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家长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家长怎么做?
1、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跳水皇后”郭晶晶虽嫁入豪门,却身体力行地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很多时候,孩子成了什么样,不是看家庭经济怎么样,而是看有着什么样的父母。
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让他明白学会区分合理需和过分要求,并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内心健康自信的孩子自然无需物质的攀比。
2、奖励激励
现在孩子生活越来越好,从小什么东西都拥有了。
内心欲望满足的太容易太快,也会把孩子给宠坏了。
家长不妨换一种方式,孩子想要一个东西,我们可以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获得。
例如孩子学习进步几名,或者每天负责打倒垃圾。
这样的话,孩子的物质需求达到了满足,同时学习又有了进步。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会孩子什么值得去比较,也是修正攀比心理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对比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而非盯着别人不放。
多跟自己比较,我成长了吗?我跟去年有什么不同?我有什么样的收获和进步?不仅可以促进孩子形成正向的比较,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反思能力。
如果有时间带孩子去乡下劳作、去做志愿者,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让孩子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满足感,而不是被攀比的小怪物追着跑。
另外,让孩子明白赚钱不易也是很有意义的。
4、把握好度
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培育,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适当的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幼小的心灵。
如果孩子因为刚上幼儿园而害怕新环境或陌生人的话,家长可以购买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书包和玩具,鼓励孩子上学。
此外,家长也不能过分的溺爱独生子女,若是满足于他们想要的一切,长时间下去会养成过度的自我中心心理。
家长必须做到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以及娇生惯养,若过度迁就的话可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孩子出现攀比心理的原因:
1、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
攀比心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一种心理,适当的攀比可以促使人进步,但过分的攀比会使人迷失心智,损害身心健康。
2、父母的穷教育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孩子的能够享受到的物质需求,越来越丰富。
刚开始的时候,面对孩子一些要求,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接受。
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我们也会重视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正确价值观。
3、过分溺爱,对孩子无条件满足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聪明且健康成长,几乎满足于所有的需求。
只要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的孩子必须有。
就是因为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娇生惯养,而让孩子出现攀比心理,久而久之产生依赖。
孩子出现攀比心理的危害:
1、好胜心强,会嫉妒他人
攀比并不是一次的较量,而是永无止境的对比。
比如今天我穿了一件刚刚流行起来的衣服,明天可能他穿过来的就是其他流行的衣服。
流行的东西一直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着改变,品牌店也一直在推出新的产品,孩子不可能拥有一切的,有时候会因为求而不得,对某些人产生嫉妒的心理。
嫉妒会使孩子内心变得阴暗,在背后对人指指点点,说人是非。
2、会变得不自信,甚至自卑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
如果再跟某个人攀比的时候,比不过他人则会严重打击到信心,让自己不敢在其他人面前抬头,认为自己输了就是丢脸,会产生自卑心理。
孩子有攀比心理也算是社会上不健康的物质需求的产物,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只要处理得当就能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