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下一步工作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背景及目的
为确保食品安全,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3. 严格执法,强化责任:依法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4. 信息公开,接受监督:及时公开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工作内容
1. 全面排查
(1)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包括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环节。
(2)重点排查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
(3)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核实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1)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对高风险食品进行定期监测。
(2)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
3.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1)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2)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4. 食品安全执法检查
(1)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进行查处。
(2)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维护食品安全市场秩序。
四、工作步骤
1. 第一阶段(1个月内):制定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
2. 第二阶段(1-3个月):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
3. 第三阶段(3-6个月):对排查出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4. 第四阶段(6-12个月):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工作成效。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4.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取得实效。
六、预期效果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使我辖区食品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和整改,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