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塔操作指导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页/共45页
进料量增加,塔内上升蒸汽速度上升,当进料量增加到上升蒸汽速度超过 液泛速度时,严重的雾沫夹带会破坏塔的正常操作。此时一般采用增大回流 比的方法,要提高传质效果。 ②进料量变化超过塔顶冷凝器和塔釜再沸器的设计负荷时,不仅改变了塔 内上升蒸汽的速度,而且塔顶、塔釜温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致使塔板上气 液平衡组成发生变化,产品质量。此时尽是使进料量保持平稳,调节时也需 缓慢进行。 • 进料组成的影响: 进料组成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精馏操作,当重组分浓度增加时,精馏段负荷 增加,重组分被带到塔顶,使塔顶产品质量不合格。当轻组分浓度增加时, 提馏段
这部份液体就叫回流液。回流比就是回流液量与塔顶产品量之比。 • 灵敏板:在精馏的操作中,某一板和相邻板的组成变化较大,因而温度变化也较大,在操作发生变化时,
该板的温度或组成变化最灵敏,所以称此板为灵敏板。
第2页/共45页
• 雾沫夹带:随着气速的提高,雾滴被带到上一块塔板的现象叫雾沫夹带。如 气体自下层塔板带到上层塔板的雾沫夹带量达百分之十,这时塔的操作就会 不正常,表现出的结果是塔顶重组分浓度增加,塔压增大。
第8页/共45页
• 顶冷凝器的冷剂影响: 对采用内回流的塔,其冷剂量的大小,对精馏操作影响较为显著,也是回 流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冷剂无相变化时,冷凝器的负荷主要由冷剂量来调节, 冷剂量减少,导致塔顶冷凝器的物料温度升高,回流量减少,顶温升高,塔 顶产品中重组分含量增加。当冷剂有相变化时,在冷剂量充分的前提下,调 节冷剂蒸发压力所带来的回流量、塔顶温度的变化更为灵敏。 对外回流的塔,冷剂量及冷剂蒸发压力的波动对精馏塔的操作影响与内回 流塔的影响形式相类似。
(2)液泛(有几种原因)
(1)注入解冻剂,防止产品污染,调整塔的 操作状态
(2)调整工艺条件
(1)塔顶轻组分偏高
(1)调整前系统的灵敏板温度,打开塔 顶不凝气阀门适当放火炬
(2)回流温度偏高
3
塔压偏高 (3)回流量偏小
(2 降低塔顶冷剂温度或压力 (3)加大回流量
(4)塔釜加热量过大
(4))适当减小塔加热量
• 9、进料流量不能大起大落: 当进料量大幅度波动时,会破坏塔的操作平衡状态,塔釜加热量会剧烈波 动,塔顶/塔釜产品会短时间内不合格。 (展开)
第17页/共45页
• 10、对多股进料的塔,要合理分配各股进料量的配比和调节各股进料温度: 在多股进料的情况下,各股进料量配比和进料温度对塔的温度分布影响很大。 (展开) 控制各股进料量配比和进料温度可调控顶温,提高塔的处理能力。 (展开) 当塔超负荷操作时,可调整各股进料量配比来降低塔的负荷。 (展开) 当回流量不够时可调整各股进料量配比和进料温度来达到适当的缓解。(展 开)
第14页/共45页
当塔压改变时,塔的其它参数设定值必须随之调整, 例如,在正常操作中,有时塔的压力改变了,而塔的灵敏板温度设定值没有 调整时,此时会造成塔顶或塔釜产品不合格。(展开) • 4、注意塔的物料平衡: 做好塔的物料平衡,进/出物料量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出现淹塔和空塔现象。 (展开) • 5、注意塔体的温度分布是否合理:
• 塔系统的操作与调整应遵循操作压力相对恒定,灵敏板温度比较稳定,回流 量、进料量、进料温度、进料组成相对稳定的原则。
• 由于各精馏塔的结构和工艺条件不尽相同,故对于各个塔的操作,应结合具 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 另外,精馏塔操作要寻求物料、热量和汽液平衡,任何突然变化都将破坏已 经建立的三个平衡。及时发现和判断异常情况的原因,并根据它的变化趋势, 及时甚至超前作出调节,稳健地建立新的平衡。在精馏塔中,还应学会利用 精馏塔的操作曲线来指导操作,避免操作时走弯路。
• 液泛速度:精馏操作中,由于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过大,使下层塔板上的液 体涌至上层塔板,破坏了正常操作,此蒸汽上升速度即为液泛速度。
第3页/共45页
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
• 塔压的影响:塔的设计和操作都是基于一定的塔压下进行的,塔压的波动 将对塔的操作产生如下的影响: ①影响产品质量和物料平衡。改变操作压力,将使每块塔板上气液二相平 衡的组成发生变化。塔压升高,使得塔顶气相产品浓度增加,但产量减少; 塔釜轻组分浓度增加,釜液量增加。同理,当压力下降时,塔顶气相中轻 组分浓度降低,数量增加;塔釜重组分浓度增加,釜液量减少。故正常操 作时,应保持塔压恒定。 ②影响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塔压升高,轻重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减少,轻 组分不易蒸出,分离效率降低。反之,相对挥发度提高,分离效率好。
(5)进料温度低
(5)调整进料温度
(6)进料量大,造成塔的 负荷偏大
(6)调整进料量
(1)进料温度偏高或进料 量偏大
(1)降低进料温度或调整进料量
5
塔顶温度高
(2)再沸器、中沸器加热 量过大
(2)适当调整再沸器.中沸器加热量
(3)回流量偏小
(3)加大回流量
(4)塔压偏高
(4)稳定正常操作压力
(5)液泛
目录
• 精馏操作的基本概念 • 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 • 精馏塔操作的日常调整 • 操作中的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 • 装置负荷改变后精馏操作的调整 • 精馏塔及精馏操作中的节能措施 • 新技术简介
第1页/共45页
精馏操作的基本概念
• 精馏:把混合物进料进行多次部份汽化、部份冷凝,使混合物分离成所要求的组成产品的操作过程 。 • 相对挥发度:即为混合液中二组分挥发度之比,以符号α表示。 • 回流比:在精馏过程中,塔顶蒸汽经塔顶冷凝器全部或部份冷凝成液体流量 (2)调整加热量至正常 (3)降低TRC436的设定值 (4)稳定正常操作压力
(5)前系统带入的轻组分 (5)调整前系统至正常
(6)液泛
第18页/共45页
操作中的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
序号 异常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1)进料量发生波动
(1)稳定进料流量
(2) 进料组成发生波动
(2)调整前系统操作,稳定塔的进料组成
1
塔压波动 (3)再沸器或中沸器调整过猛 (3) 调整加热量
(4) 再沸器或中沸器加热阀位 振荡
(4)仪表处理
2
塔压差过 (1)冻塔 大
对比操作手册所提供的塔体温度分布曲线来判断,若温度指示整体上移, 说明塔顶产品会不合格。(展开) • 6、在回流温度和回流量的优先选择上,首选是控制回流温度:
第15页/共45页
当塔顶温度偏高时,并不一定回流量提高越多越好, 有时,加大回流量后顶温反而升高,这是由于不同的塔有一个确定的设计 液相流速,加大回流量后,会造成塔的内循环过大,降低了塔的处理能力, 甚至会导致液泛,破坏了塔的正常操作。在装置负荷较大时,要谨慎调节塔 顶回流量(展开) • 7、控制塔的“实际”回流比: 控制塔的适宜回流比能保证塔顶产品合格,实际操作中有时塔顶冷凝器中 存在不凝气,导致塔压超高,为保证塔压正常会在塔顶排放不凝气,此时在 维持原来的回流量下会造成塔顶产品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排放的这一部分不 凝气应算在塔顶产品中,塔的实际回流比就比原来的回流比小,为保证塔顶 产品合格,此时应适当加大回流量。 (展开)
第10页/共45页
精馏塔塔釜采出量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塔的物料平衡。 当进料量不变,塔釜采出量增加时,会造成塔釜液面 下降,甚至抽空,导致再沸器循环量减少,釜温下降,轻组分不能从塔釜蒸 出,塔釜产品不合格。若釜液采出量减少,将会导致塔釜液面过高,甚至出 现淹塔现象,增加釜液循环阻力,同样造成传热不好,塔釜产品不合格。 特别是对于釜液为易聚合的重组分,釜液面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物料在 再沸器中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聚合的可能性。
第9页/共45页
• 塔顶采出量的影响: 精馏塔顶采出量的大小与该塔进料量的大小有着对应的关系,进料量增加,
塔顶采出量也要相应增加,否则就会破坏塔的物料平衡。当进料量不变,若 塔顶采出量增大,则回流比必定会减少,回流量减少,气液接触不好,传质 效率下降。 同时操作压力相应下降,结果重组分被带到塔顶,导致塔顶产 品不合格。 若进料量加大而采出量不变,其结果是回流比增大,塔内物料量增多,上 升蒸汽速度增加,塔压差增大,严重时会引起液泛。 • 塔釜采出量的影响:
第11页/共45页
总之,精馏塔的操作首先要保证塔压稳定,当由于某个因素的干扰使塔的 正常操作受到破坏时,必须找出引起变化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缓慢的调节,使操作恢复正常,切忌无目 标地调节,引起恶性循环,甚至造成停车或质量事故。
第12页/共45页
精馏塔操作的日常调整
第4页/共45页
③影响塔的生产能力,塔压升高,组分的重度增加,塔的处理能力增加。 也即提高了生产能力。 ④影响操作温度和组分间的对应关系,在化工操作中常以温度作为衡量产 品质量的间接指标,这只有在塔压恒定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若改变塔压, 温度与产品质量的对应关系也将发生改变,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 进料量的变化 :进料量对精馏塔操作的影响分二种情况: ①进料量变化没有超出塔釜再沸器和塔顶冷凝器的设计负荷时,只要及时 调节,对塔顶、塔釜温度不会有显著的影响,而只会引起塔内上升蒸汽的变 化。
第6页/共45页
负荷增加,轻组分被带到塔釜,使塔釜产品质量不合格。釜液中的轻组分 损失增加。 • 进料温度的变化: 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塔的操作影响很大。进料温度降低,将增加再沸器 的负荷,减少塔顶冷凝器的负荷。而当进料温度升高时,则增加了塔顶冷凝 器的负荷,而降低了再沸器的负荷。当温度变化过大时,会影响整个塔身温 度分布,从而改变汽液平衡组成。 • 塔内上升蒸汽量与再沸器加热量的关系 : 塔内上升蒸汽速度大小,直接影响着传质效果,一般塔内上升蒸汽速度不 得超过液泛速度,常选择最大允许操作速度为液泛速度的80%,而速度过 低会使传质效果下降。
(5)精心调整
第20页/共45页
(1) 灵敏板指示偏低
(1)提高TRC400温度适当值
(2)塔压偏高
(2)降低塔压
6
塔釜产品不合 (3)塔加热量不足 格
(3)提高塔加热量
(4)前系统带入的重组分 (4)调整前系统至正常
(5)液泛
(1)塔顶回流量偏小
(2)塔加热量过大
7
塔顶产品不合 格,
(3)灵敏板指示偏高 (4)塔压偏高
(5)冷剂量偏小
(5)调整冷剂量或冷剂液位
第19页/共45页
(1)塔釜液面低,循环不 良
(1)/ (2)提高塔釜液面至正常值
(2) 塔釜液面过高,循环 不良
4
釜温及灵敏板 (3)塔釜重组分多 温度提不起来
(4)中沸器量小
(3)调整前系统操作,塔釜略放火炬系统 或改用反冲洗线来加热
(4)根据塔体温度来调节中沸器加热量
第7页/共45页
影响塔内上升蒸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再沸器的加热量,在釜温保持稳定的 情况下,加热量增加,上升蒸汽速度加大,如加热量调节过大,有可能造成 塔的液泛。 • 回流比的影响: 正常生产时,需要经常调整回流比,当塔顶重组分含量增大时,需要增大 回流比,将重组分压下去,当轻组分流到了提馏段,造成塔釜温度下降时, 可以适当地减少回流比使釜温提起来。 增大回流比,可提高塔顶产品质量,但降低了塔的处理能力,增大能耗, 当回流比过大时,将会造成内循环过大,甚至会导致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 作。
第16页/共45页
• 8、塔釜液位设定要合理: 首先要判断引起塔釜液位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来调整。当 塔釜液位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塔釜再沸器循环恶化,造成塔釜温度偏低,灵 敏板温度下降,塔釜产品不合格。 (展开) 对于釜液易聚合的重组分的塔,塔釜液位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物料在再 沸器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聚合的可能性 。(展开) 正常操作中塔釜液位设定在55~80%为宜。
第13页/共45页
一个塔的操作好坏受许多因素影响,具体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1、稳定塔压:
塔压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压力和温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有先稳定塔压, 塔的其它参数才能确定下来。 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塔压。塔压波动的原因(展开) 要保持塔不超压,杜绝塔压联锁。(展开并举例说明塔超压的严重性) • 2、控制塔的灵敏板温度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塔顶或塔釜产品不合格。 (展 开) • 3、塔的灵敏板温度的改变要随塔压而改变:
进料量增加,塔内上升蒸汽速度上升,当进料量增加到上升蒸汽速度超过 液泛速度时,严重的雾沫夹带会破坏塔的正常操作。此时一般采用增大回流 比的方法,要提高传质效果。 ②进料量变化超过塔顶冷凝器和塔釜再沸器的设计负荷时,不仅改变了塔 内上升蒸汽的速度,而且塔顶、塔釜温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致使塔板上气 液平衡组成发生变化,产品质量。此时尽是使进料量保持平稳,调节时也需 缓慢进行。 • 进料组成的影响: 进料组成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精馏操作,当重组分浓度增加时,精馏段负荷 增加,重组分被带到塔顶,使塔顶产品质量不合格。当轻组分浓度增加时, 提馏段
这部份液体就叫回流液。回流比就是回流液量与塔顶产品量之比。 • 灵敏板:在精馏的操作中,某一板和相邻板的组成变化较大,因而温度变化也较大,在操作发生变化时,
该板的温度或组成变化最灵敏,所以称此板为灵敏板。
第2页/共45页
• 雾沫夹带:随着气速的提高,雾滴被带到上一块塔板的现象叫雾沫夹带。如 气体自下层塔板带到上层塔板的雾沫夹带量达百分之十,这时塔的操作就会 不正常,表现出的结果是塔顶重组分浓度增加,塔压增大。
第8页/共45页
• 顶冷凝器的冷剂影响: 对采用内回流的塔,其冷剂量的大小,对精馏操作影响较为显著,也是回 流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冷剂无相变化时,冷凝器的负荷主要由冷剂量来调节, 冷剂量减少,导致塔顶冷凝器的物料温度升高,回流量减少,顶温升高,塔 顶产品中重组分含量增加。当冷剂有相变化时,在冷剂量充分的前提下,调 节冷剂蒸发压力所带来的回流量、塔顶温度的变化更为灵敏。 对外回流的塔,冷剂量及冷剂蒸发压力的波动对精馏塔的操作影响与内回 流塔的影响形式相类似。
(2)液泛(有几种原因)
(1)注入解冻剂,防止产品污染,调整塔的 操作状态
(2)调整工艺条件
(1)塔顶轻组分偏高
(1)调整前系统的灵敏板温度,打开塔 顶不凝气阀门适当放火炬
(2)回流温度偏高
3
塔压偏高 (3)回流量偏小
(2 降低塔顶冷剂温度或压力 (3)加大回流量
(4)塔釜加热量过大
(4))适当减小塔加热量
• 9、进料流量不能大起大落: 当进料量大幅度波动时,会破坏塔的操作平衡状态,塔釜加热量会剧烈波 动,塔顶/塔釜产品会短时间内不合格。 (展开)
第17页/共45页
• 10、对多股进料的塔,要合理分配各股进料量的配比和调节各股进料温度: 在多股进料的情况下,各股进料量配比和进料温度对塔的温度分布影响很大。 (展开) 控制各股进料量配比和进料温度可调控顶温,提高塔的处理能力。 (展开) 当塔超负荷操作时,可调整各股进料量配比来降低塔的负荷。 (展开) 当回流量不够时可调整各股进料量配比和进料温度来达到适当的缓解。(展 开)
第14页/共45页
当塔压改变时,塔的其它参数设定值必须随之调整, 例如,在正常操作中,有时塔的压力改变了,而塔的灵敏板温度设定值没有 调整时,此时会造成塔顶或塔釜产品不合格。(展开) • 4、注意塔的物料平衡: 做好塔的物料平衡,进/出物料量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出现淹塔和空塔现象。 (展开) • 5、注意塔体的温度分布是否合理:
• 塔系统的操作与调整应遵循操作压力相对恒定,灵敏板温度比较稳定,回流 量、进料量、进料温度、进料组成相对稳定的原则。
• 由于各精馏塔的结构和工艺条件不尽相同,故对于各个塔的操作,应结合具 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 另外,精馏塔操作要寻求物料、热量和汽液平衡,任何突然变化都将破坏已 经建立的三个平衡。及时发现和判断异常情况的原因,并根据它的变化趋势, 及时甚至超前作出调节,稳健地建立新的平衡。在精馏塔中,还应学会利用 精馏塔的操作曲线来指导操作,避免操作时走弯路。
• 液泛速度:精馏操作中,由于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过大,使下层塔板上的液 体涌至上层塔板,破坏了正常操作,此蒸汽上升速度即为液泛速度。
第3页/共45页
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
• 塔压的影响:塔的设计和操作都是基于一定的塔压下进行的,塔压的波动 将对塔的操作产生如下的影响: ①影响产品质量和物料平衡。改变操作压力,将使每块塔板上气液二相平 衡的组成发生变化。塔压升高,使得塔顶气相产品浓度增加,但产量减少; 塔釜轻组分浓度增加,釜液量增加。同理,当压力下降时,塔顶气相中轻 组分浓度降低,数量增加;塔釜重组分浓度增加,釜液量减少。故正常操 作时,应保持塔压恒定。 ②影响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塔压升高,轻重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减少,轻 组分不易蒸出,分离效率降低。反之,相对挥发度提高,分离效率好。
(5)进料温度低
(5)调整进料温度
(6)进料量大,造成塔的 负荷偏大
(6)调整进料量
(1)进料温度偏高或进料 量偏大
(1)降低进料温度或调整进料量
5
塔顶温度高
(2)再沸器、中沸器加热 量过大
(2)适当调整再沸器.中沸器加热量
(3)回流量偏小
(3)加大回流量
(4)塔压偏高
(4)稳定正常操作压力
(5)液泛
目录
• 精馏操作的基本概念 • 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 • 精馏塔操作的日常调整 • 操作中的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 • 装置负荷改变后精馏操作的调整 • 精馏塔及精馏操作中的节能措施 • 新技术简介
第1页/共45页
精馏操作的基本概念
• 精馏:把混合物进料进行多次部份汽化、部份冷凝,使混合物分离成所要求的组成产品的操作过程 。 • 相对挥发度:即为混合液中二组分挥发度之比,以符号α表示。 • 回流比:在精馏过程中,塔顶蒸汽经塔顶冷凝器全部或部份冷凝成液体流量 (2)调整加热量至正常 (3)降低TRC436的设定值 (4)稳定正常操作压力
(5)前系统带入的轻组分 (5)调整前系统至正常
(6)液泛
第18页/共45页
操作中的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
序号 异常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1)进料量发生波动
(1)稳定进料流量
(2) 进料组成发生波动
(2)调整前系统操作,稳定塔的进料组成
1
塔压波动 (3)再沸器或中沸器调整过猛 (3) 调整加热量
(4) 再沸器或中沸器加热阀位 振荡
(4)仪表处理
2
塔压差过 (1)冻塔 大
对比操作手册所提供的塔体温度分布曲线来判断,若温度指示整体上移, 说明塔顶产品会不合格。(展开) • 6、在回流温度和回流量的优先选择上,首选是控制回流温度:
第15页/共45页
当塔顶温度偏高时,并不一定回流量提高越多越好, 有时,加大回流量后顶温反而升高,这是由于不同的塔有一个确定的设计 液相流速,加大回流量后,会造成塔的内循环过大,降低了塔的处理能力, 甚至会导致液泛,破坏了塔的正常操作。在装置负荷较大时,要谨慎调节塔 顶回流量(展开) • 7、控制塔的“实际”回流比: 控制塔的适宜回流比能保证塔顶产品合格,实际操作中有时塔顶冷凝器中 存在不凝气,导致塔压超高,为保证塔压正常会在塔顶排放不凝气,此时在 维持原来的回流量下会造成塔顶产品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排放的这一部分不 凝气应算在塔顶产品中,塔的实际回流比就比原来的回流比小,为保证塔顶 产品合格,此时应适当加大回流量。 (展开)
第10页/共45页
精馏塔塔釜采出量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塔的物料平衡。 当进料量不变,塔釜采出量增加时,会造成塔釜液面 下降,甚至抽空,导致再沸器循环量减少,釜温下降,轻组分不能从塔釜蒸 出,塔釜产品不合格。若釜液采出量减少,将会导致塔釜液面过高,甚至出 现淹塔现象,增加釜液循环阻力,同样造成传热不好,塔釜产品不合格。 特别是对于釜液为易聚合的重组分,釜液面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物料在 再沸器中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聚合的可能性。
第9页/共45页
• 塔顶采出量的影响: 精馏塔顶采出量的大小与该塔进料量的大小有着对应的关系,进料量增加,
塔顶采出量也要相应增加,否则就会破坏塔的物料平衡。当进料量不变,若 塔顶采出量增大,则回流比必定会减少,回流量减少,气液接触不好,传质 效率下降。 同时操作压力相应下降,结果重组分被带到塔顶,导致塔顶产 品不合格。 若进料量加大而采出量不变,其结果是回流比增大,塔内物料量增多,上 升蒸汽速度增加,塔压差增大,严重时会引起液泛。 • 塔釜采出量的影响:
第11页/共45页
总之,精馏塔的操作首先要保证塔压稳定,当由于某个因素的干扰使塔的 正常操作受到破坏时,必须找出引起变化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缓慢的调节,使操作恢复正常,切忌无目 标地调节,引起恶性循环,甚至造成停车或质量事故。
第12页/共45页
精馏塔操作的日常调整
第4页/共45页
③影响塔的生产能力,塔压升高,组分的重度增加,塔的处理能力增加。 也即提高了生产能力。 ④影响操作温度和组分间的对应关系,在化工操作中常以温度作为衡量产 品质量的间接指标,这只有在塔压恒定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若改变塔压, 温度与产品质量的对应关系也将发生改变,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 进料量的变化 :进料量对精馏塔操作的影响分二种情况: ①进料量变化没有超出塔釜再沸器和塔顶冷凝器的设计负荷时,只要及时 调节,对塔顶、塔釜温度不会有显著的影响,而只会引起塔内上升蒸汽的变 化。
第6页/共45页
负荷增加,轻组分被带到塔釜,使塔釜产品质量不合格。釜液中的轻组分 损失增加。 • 进料温度的变化: 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塔的操作影响很大。进料温度降低,将增加再沸器 的负荷,减少塔顶冷凝器的负荷。而当进料温度升高时,则增加了塔顶冷凝 器的负荷,而降低了再沸器的负荷。当温度变化过大时,会影响整个塔身温 度分布,从而改变汽液平衡组成。 • 塔内上升蒸汽量与再沸器加热量的关系 : 塔内上升蒸汽速度大小,直接影响着传质效果,一般塔内上升蒸汽速度不 得超过液泛速度,常选择最大允许操作速度为液泛速度的80%,而速度过 低会使传质效果下降。
(5)精心调整
第20页/共45页
(1) 灵敏板指示偏低
(1)提高TRC400温度适当值
(2)塔压偏高
(2)降低塔压
6
塔釜产品不合 (3)塔加热量不足 格
(3)提高塔加热量
(4)前系统带入的重组分 (4)调整前系统至正常
(5)液泛
(1)塔顶回流量偏小
(2)塔加热量过大
7
塔顶产品不合 格,
(3)灵敏板指示偏高 (4)塔压偏高
(5)冷剂量偏小
(5)调整冷剂量或冷剂液位
第19页/共45页
(1)塔釜液面低,循环不 良
(1)/ (2)提高塔釜液面至正常值
(2) 塔釜液面过高,循环 不良
4
釜温及灵敏板 (3)塔釜重组分多 温度提不起来
(4)中沸器量小
(3)调整前系统操作,塔釜略放火炬系统 或改用反冲洗线来加热
(4)根据塔体温度来调节中沸器加热量
第7页/共45页
影响塔内上升蒸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再沸器的加热量,在釜温保持稳定的 情况下,加热量增加,上升蒸汽速度加大,如加热量调节过大,有可能造成 塔的液泛。 • 回流比的影响: 正常生产时,需要经常调整回流比,当塔顶重组分含量增大时,需要增大 回流比,将重组分压下去,当轻组分流到了提馏段,造成塔釜温度下降时, 可以适当地减少回流比使釜温提起来。 增大回流比,可提高塔顶产品质量,但降低了塔的处理能力,增大能耗, 当回流比过大时,将会造成内循环过大,甚至会导致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 作。
第16页/共45页
• 8、塔釜液位设定要合理: 首先要判断引起塔釜液位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来调整。当 塔釜液位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塔釜再沸器循环恶化,造成塔釜温度偏低,灵 敏板温度下降,塔釜产品不合格。 (展开) 对于釜液易聚合的重组分的塔,塔釜液位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物料在再 沸器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增加聚合的可能性 。(展开) 正常操作中塔釜液位设定在55~80%为宜。
第13页/共45页
一个塔的操作好坏受许多因素影响,具体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1、稳定塔压:
塔压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压力和温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有先稳定塔压, 塔的其它参数才能确定下来。 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塔压。塔压波动的原因(展开) 要保持塔不超压,杜绝塔压联锁。(展开并举例说明塔超压的严重性) • 2、控制塔的灵敏板温度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塔顶或塔釜产品不合格。 (展 开) • 3、塔的灵敏板温度的改变要随塔压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