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主题与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以“感受自然”为主题,选编了《草原》
《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请你
支持我”、习作“变形记”、语文园地等内容。
《草原》一文展现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丁
香结》描写了丁香花的美丽姿态,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古诗
词三首》分别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花之歌》则用
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花的生命与追求。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引导学生感受自
然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和
古诗词。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生动
的语言表达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默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质疑、批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增进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友爱精神。
三、具体课文教学目标
(一)《草原》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毯、陈”等 8 个生字,会写“毯、陈”等 14 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 20 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体会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丁香结》
1、知识与技能
会写“缀、幽”等 13 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 20 个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能力,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积极面对困难,乐观豁达。
(三)《古诗词三首》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词的大意。
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三首古诗词在表达上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热爱之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花之歌》
1、知识与技能
会写“穹、孕”等 8 个字,会写“苍穹、孕育”等 13 个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花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任务情境,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争取别人的支持。
能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明白在与人交流时要真诚、有礼貌。
五、习作“变形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发挥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重点部分写详细。
能根据所写内容,题目自拟。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学习变形记的写作方法。
鼓励学生在写作前先构思,列出提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六、语文园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交流平台:结合课文,交流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仿写;了解分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分号。
书写提示:了解行书的特点,欣赏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提高书写水平。
日积月累:背诵并默写《过故人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练习等方式,掌握语文园地中的各项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七、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
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3、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
挥想象力。
八、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
2、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5、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
九、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回答问题
的质量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作业评价: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包括生字词书写、阅读理解、写作等,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3、测验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口语交际和习作评价:根据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表现,
评价其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十、教学资源
1、教材、教参。
2、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3、课外阅读材料:推荐与自然主题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展学生
的阅读视野。
总之,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提高
语文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