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地理学教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一一、前言20_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

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习的实习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

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32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

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16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

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

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

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

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

以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一、实习背景和目的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现象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探索,加强对地球地貌、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选择了中国某省自然景观和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习时间为两周。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地形地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了解形成背景和演化过程。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地貌剖面测量,进一步了解地形地貌的复杂性。

2. 水文地理调查选择一条河流进行水文地理调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指标,了解河流的特征和水文循环。

调查河流附近的湖泊、水库等地形,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气候与环境观测在实习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气象观测,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指标,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同时,观测当地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等,分析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四、实习成果和心得体会1.实习成果完成地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多个地貌剖面图和记录表;进行了水文地理调查并测量了河流流量;完成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象观测,并记录了当地的环境状况;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和总结了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环境状况。

2.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框架。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展望未来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为我提供了实践探索的机会,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地理实习报告集合5篇

地理实习报告集合5篇

地理实习报告集合5篇地理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 __年8月1日至__年8月8日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一]、概况: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分述:实习时间:__年8月1日至__年8月8日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

沿途认识植物。

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

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

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8月8日:乘车下山,经秀峰观察常绿阔叶林。

一、植物概况:庐山植物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76.6%。

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1、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

其中,庐山牯岭街10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

②、扁柏:柏科。

③、马挂木:木兰科。

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

⑤、金钱松:松科。

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

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

⑧、大花金鸡菊:菊科。

⑨、胡桐树:胡桐科。

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

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用途:观赏。

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

用途:材用。

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

用途:观赏。

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

用途:观赏及药用。

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二、实习地点翠华山三、实习目的1、复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原因;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掌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实习仪器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五、实习内容1、实习区域概况本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

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

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

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

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

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

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

湫池周围。

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

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

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

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这里风景优美,清雅幽静,为西安远郊夏日避暑,游览胜地。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二、实习地点翠华山三、实习目的1、复习地质罗盘的使用,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角;2、观察山崩地貌,解释各种山崩地貌的形成原因;3、认识山地土壤的特点,分析山区土壤的形成原因;4、了解山地水文特征,掌握堰塞湖的形成机制。

四、实习仪器地质罗盘、手持GPS、数码相机五、实习内容1、实习区域概况本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

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

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

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

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

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

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

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

湫池周围。

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

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

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一、前言____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

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习的实习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____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

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____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

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____平方公里,东西最长____公里,南北最宽____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____%,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

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最高点海拔____米,最低点海拔____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

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

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 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

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

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

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____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

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

总结自己获得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地理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具体为: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一)实习任务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实习前要熟悉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情况,做好相关知识准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注意安全3.实习时要认真听讲,勤于观察分析,作好实习笔记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时间:8月29日—9月3日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汤泉湖——阳山碑材火石峰——棒槌山黄山六合方山南采场四.实习内容南京地质地貌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地理实习报告(4篇)

地理实习报告(4篇)

地理实习报告(4篇)第1篇:地理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本次野外实习目的地为西藏林芝,并实地观察各实习地点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土壤分布,水文景观,植被变化,以及气候对植被类型的影响.实习目的和要求:1巩固已学课程,掌握主要自然地理要素.2学会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其他地质工具的使用.3重点学会野外工作资料的收集,记录,样品采集.4掌握已学过的野外地理素描和剖面的绘制首发.(一)实习时间:7月13日(二)实习地点:日多温泉(三)实习目的:观察地质构造,地貌特征,植被组成.(四)实习内容: 海拔:经度:纬度:1 向南倾复的逆冲断裂组合.2 拉萨河古地貌构造, 植被地带性变化.(五)实习总结:从拉萨的高山草甸到日多的灌木丛,及低矮乔木.原因: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空气饱和水汽压下降,空气中湿度增加.(一)实习时间:7月13日(二)实习地点:米拉山口(三)实习目的:观察地貌特征,植被组成.(四)实习内容: 海拔:5023经度:29°49ˊ6〞纬度:96°20ˊ6〞1观察到有大漂砾和冰川活动痕迹,冰川作用明显.2 山顶荒漠化现象,随海拔升高,雪线随之上升.3 植被为矮生灌木,高山草甸.土壤为高山草甸土,毛毡土.(五)实习总结:米拉山口作为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分水岭,由于人类活动,其荒漠化现象日渐严重,由于海拔升高,地貌风景特殊,旅游业得以发展,也是环境变化的一个因素.(一)实习时间:7月13日(二)实习地点:巴松错(三)实习目的:观察地貌特征,植被组成.(四)实习内容: 海拔:5023经度:29°49ˊ6〞纬度:96°20ˊ6〞1巴松错性质:地质灾害,为堰塞湖.2.3 植被为矮生灌木,高山草甸.土壤为高山草甸土,毛毡土.(五)实习总结:米拉山口作为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分水岭,由于人类活动,其荒漠化现象日渐严重,由于海拔升高,地貌风景特殊,旅游业得以发展,也是环境变化的一个因素.第2篇:地理实习报告地理实习报告范文3篇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地理的实习报告范文五篇地理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

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如下: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南京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自然地理学生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

实习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

实习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陕西省西安市。

按实习的先后顺序,实习的地点依次为:口镇、冶峪河;乾县大北沟、水土保持所;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博物馆;南五台;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

罗盘,卷尺,gps,地质锤,植物标本夹等。

四、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_工作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_工作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姓名:陈邦杰班级:09级一班学号:09009110110专业:地理科学导师:李瑞辛晓十边柳齐曙光王书转学校:南阳师范学院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日期: XX年5月10日目录一.序言自然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对本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

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我们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深们对上学期所学习的关于土壤和植物的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们环旅学院09级地理科学与地信学生在辛晓十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淮源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五1 / 19的野外实习考察。

这次实习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实地考察与实际操作等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土壤剖面及划分土壤剖面的层次(水帘洞东)、垂直带观察(太白岭)、采取与制作植物样本(桐柏山腹地)、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的变化及对植物群落的调查(桐柏县城郊乡刘湾村龙潭风景区)。

二.桐柏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阳盆地东缘、国道312公路和宁(南京)西(安)铁路纵贯县境东西,土地面积1941km2,辖9镇7乡,总人口42万。

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南北气候在这里交替,桐柏山连起豫鄂两省,中原与南楚文化相互交融。

桐柏资源丰富,区位优越。

桐柏地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

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

已探明矿藏56种,全县人均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

其中,天然碱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中国天然碱之都”。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彩5篇-最新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彩5篇-最新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彩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内容1.实习时间:2x14年10月26日--2x14年10月31日2.实习地点:桂林旅游风景区(包括桂林市旅游区、漓江旅游区和阳朔旅游区)3.指导老师:魏新玲、张杰云、刘晓莉4.实习目的:①调查桂林及周边地区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人文等状况,分析其旅游资源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②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

5.实习安排:10月26日中午十二点从学校出发至信阳火车站,乘坐k457次火车前往桂林该车次是从郑州开往湛江,我们会跨越湖北省和湖南省,途经孝感、武汉、岳阳、长沙、株洲、衡阳、永州等地方到达我们的实习地点--桂林。

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我们不时的把我们的眼光放在外面,观看沿途的风景,有的同学还在打牌,睡觉等。

10月27日游览漓江,南溪山公园,义江缘风景区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桂林,在饭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游观光大巴车来到码头。

之后我们乘坐轮船游玩漓江,观看到桂林的城徽山--象鼻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

在游船上,我们观看着漓江两边桂林这座城市,一座富含文化底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城市。

下船后,我们徒步参观南溪山公园,在那里我们品尝多种茶叶,点心。

听那里面的服务人员讲解有关这座城市的小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普及茶文化,让我们再次对中国茶艺加深了解。

之后我们去乘车去饭店吃饭,到达旅店安顿休息。

【2018最新】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共6篇)-范文模板 (15页)

【2018最新】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共6篇)-范文模板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共6篇)精选范文: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共6篇)一、实习目的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二、实习内容1.简介: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

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

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

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

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

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

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

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1)石菊花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

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

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

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通用10篇)

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通用10篇)

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通用10篇)紧张又充实的实习生活又告一段落了,你梳理过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吗?需要好好地写一封实习报告总结一下。

现在你是否对实习报告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引言20xx年6月24日—20xx年6月28日,我们班同学对青岛市部分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认识实习和纪录片观看的教学生活。

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有意义的实习生活。

通过这几天的实习生活,使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直接的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1)了解自然地理学概况,掌握地质、地貌形成原理,学习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利用等有关知识;(2)认识青岛著名景点中的显著地貌,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和地貌现状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参与科研活动,学会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的使用,培养学习兴趣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三、实习记录及分析1、青岛及崂山的地质基础: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作为地盾的基础是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经吕梁运动变质而成),主要为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麻岩、白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蛇纹大理岩、石英岩等。

这些最古老的基底层在崂山湾沿海一带(下宫至王哥庄)由陆续出现。

吕梁运动后,本区地壳基础即成为地台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地壳基本稳定,但仍以上升运动为主,所以在本区缺少古生代的岩层。

到中生代,构造运动强烈,岩层发生深大断裂,产生断块。

本区凹陷,部分上隆,有些地方发育中生代砂页岩系(莱阳层,在下宫东南之小山上有出露),证明在中生代,地壳曾有下降,部分地区接受沉积。

在中生代,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本区广泛分布的崂山花岗岩就是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岩浆多次侵入的产物。

崂山花岗岩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分为四个阶段:①粗粒斑状花岗岩②钾质白岗岩④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一)杭徽公路实习1.实习目的: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并学会区分它们。

2. 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地处扬子地背斜,不同时代地质构造线的方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临安市境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等,还有大型的花岗岩侵入体,为实习观测不同特征的地层露头提供了条件。

3. 主要内容:(1)硅质岩我们首先来到了青山湖大桥往板桥转弯处的硅质岩观测点,看到山体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黄。

硅质岩,即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也称燧石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硅质岩分为____类:①生物硅质岩,②化学硅质岩,③凝灰硅质岩。

我们看到的硅质岩呈黑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属于化学沉积岩。

(2)花岗斑岩接着我们来到了牧家桥,那里燕山期的花岗斑岩是酸性火成侵入岩,主要颜色为肉红色,还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岩石分化的原因。

花岗斑岩是指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

花岗斑岩上的斑晶含量一般为____%,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有时也有黑云母和角闪石。

钾长石为正长石或透长石。

黑云母和角闪石有时可见暗化边。

斑晶通常被基质熔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

(3)凝灰岩我们的下一站是徐家坞,那里是凝灰岩的观测点。

这儿的凝灰岩以灰白色为主,属于火山沉积岩,大约是在侏罗和白垩时期大约____亿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积而成。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____%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

由于它的组成成分,凝灰岩的解理性和层理性较差。

(4)板岩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镇,这里是板岩的观测点。

藻溪镇的板岩是变质结构板状构造的变质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2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一)杭徽公路实习1.实习目的: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并学会区分它们。

2. 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地处扬子地背斜,不同时代地质构造线的方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临安市境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等,还有大型的花岗岩侵入体,为实习观测不同特征的地层露头提供了条件。

3. 主要内容:(1)硅质岩我们首先来到了青山湖大桥往板桥转弯处的硅质岩观测点,看到山体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黄。

硅质岩,即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也称燧石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硅质岩分为____类:①生物硅质岩,②化学硅质岩,③凝灰硅质岩。

我们看到的硅质岩呈黑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属于化学沉积岩。

(2)花岗斑岩接着我们来到了牧家桥,那里燕山期的花岗斑岩是酸性火成侵入岩,主要颜色为肉红色,还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岩石分化的原因。

花岗斑岩是指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

花岗斑岩上的斑晶含量一般为____%,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有时也有黑云母和角闪石。

钾长石为正长石或透长石。

黑云母和角闪石有时可见暗化边。

斑晶通常被基质熔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

(3)凝灰岩我们的下一站是徐家坞,那里是凝灰岩的观测点。

这儿的凝灰岩以灰白色为主,属于火山沉积岩,大约是在侏罗和白垩时期大约____亿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积而成。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____%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

由于它的组成成分,凝灰岩的解理性和层理性较差。

(4)板岩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镇,这里是板岩的观测点。

藻溪镇的板岩是变质结构板状构造的变质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3篇

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3篇

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报告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然地理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二、实习内容1.简介: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

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

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

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1)石菊花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

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

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

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

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

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

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

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

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标题: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野外实习是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

实习地点选择在某山区,通过观察山地地貌、水文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引言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地球表层及其自然地貌、天气气候、动植物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本次野外实习选择了某山区作为实习地点。

二、实习过程1. 山地地貌观察:我们对山地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山峰、山谷、地势起伏等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山地地貌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水文地貌实验:我们选取了一条山间小溪进行水文地貌实验。

通过测量河流流速、水位、水质等参数,并采集河水样本进行化验,我们了解了水文地貌对环境的影响。

3.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山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植被、动物分布等。

通过观察和采集样本,我们了解了山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演替规律。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我们掌握了山地地貌、水文地貌和生态环境的观察和调查技巧,并能够分析和解释相关现象。

同时,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野外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并掌握了实践技能。

但是,仅凭这次实习还远远无法涵盖自然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继续深化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并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由于实习内容的具体性质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报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二)在本周的自然教学户外实习中,我参与了一次有关生态保护的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学校的生态保护俱乐部组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提供实际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总结(3篇)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多个方面。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对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3. 深化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自然地理现象,加深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4. 增进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环境,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增强环保意识。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的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自然地理现象,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的实验。

3. 野外实习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提高野外工作能力。

野外实习内容包括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的调查与观测。

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如实验室设备、实习基地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自然地理学教学实习报告此次实习,是根据自然地理学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完相关自然地理课程后组织的一次野外实习。

通过实地考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研究与考察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的兴趣,并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1.实习时间:2.实习地点:1、10月13号实习准备,乘车到达桂林。

2、10月14日徒步尧山:考察当地土壤的性状和特点及其垂直地带性分布的规律。

3、10月15日参观桂林燕山植物园:考察珍稀植物及亚热带生物群落特。

4、10月16日参观中国岩溶地质馆:参观岩溶模型及标本;请专家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10月17日漓江轮渡,徒步漓江,到达阳朔:考察桂林——兴坪——阳朔一带的漓江沿岸岩溶地貌,漓江沿岸岩溶地貌。

6、10月18日骑自行车游阳朔;经过聚龙潭,图腾谷道;回到桂林,乘车回校:考察地下岩溶地质地貌,了解异地文化。

地理位置: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起兴安,南到阳朔,东临海洋山,西抵架桥岭;地处东经109°363’--111°293’,北纬24°153’--26°23’。

地形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

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台地。

在总面积中丘陵山地共达79%。

且两侧高,中部低,处在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喀斯特(岩溶)盆地中。

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为℃。

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毫米。

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

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米/秒。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

平均气压为百帕。

土壤条件: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

酸碱度为~。

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

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

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动植物资源:桂林市有1593种动物种类,隶属60目295科。

陆栖脊椎动物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400多种; 水生物有娃娃鱼、鳗鲡等144种。

有包括银杉、银杏在内的高等植物1000多种。

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矿产水利:桂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

其中17种位于全国前列。

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平均总水量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建有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人口:桂林市现有总人口476万人,市区人口62万人。

桂林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居有壮、瑶、回、苗、侗等几十个民族,共有少数民族68万人。

汉族人口最多,占人口总数%。

尧山尧山在桂林市东北,桂林市东北与灵川县接壤即以尧山为分界线。

山势大致南北延伸,高大雄浑,状如伏牛,俗名牛山。

尧山山体断层自两亿年前的印支运动,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及2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尧山不断地推向高处,成为桂林群山的最高峰。

远云16~8亿年前,尧山原为海底,约在4亿年前的广西运动抬升为陆地,其后又降为浅海, 亿年前再由砂岩与页岩组成,经亿万年来, 以物理风化为主,岩体缓慢地破坏,形成平缓的“土山”,至今表层的碎屑堆积物仍留存在山坡与山麓。

徒步尧山,其山路由于垂直地貌显著,上山路较崎岖,有盘山公路上山。

尧山上种植松树较多,用以取做松油,其植被无特别之处。

山上缺乏相应的指示设施。

桂林植物园位于桂林市雁山镇雁山山麓,占地一千多亩,是镶嵌在山水甲天下的风景旅游名城上的一颗翠灿绿宝石,是国内外游客休憩的乐园。

在这里您可以享受到优美的园林景观、植物界的情趣、人工森林的温馨、清泉的滋润,芬芳的空气,好一个天然氧吧,让您开扩视野、回归自然!桂林植物园建园的宗旨是以收集和保存南亚热带植物物种为主,重点是广西特有植物、石灰岩特有植物、稀有濒危植物以及各类经济观赏植物。

现引种收集植物近3000种,可供观赏的园区:奇珍植物精品园;标本园;杜鹃园;百竹园;金花茶园;濒危植物园;棕榈苏铁区;(八)桃花园。

园内广泛收集世界各地及国内部分省区的植物,共2100多种! 其中有研究价值较高的银杉,金花茶,有特种经济植物八角、苦丁茶、还有许多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送给我国象征友谊的北美红杉和久负盛名的“雁山四宝”,方竹、红豆、丹桂、绿梅。

此外,该园的植物标本馆有馆藏标本40多万份,数量位居华南、华中第二位,收集的植物标本以产于广西及邻近省区的植物为主,丰富的石山植物标本是该园标本馆的主要特色之一。

桂林植物园内花木繁茂,空气清新,优美的环境中迷漫着大自然的气息,丰富多彩的植物王国充满了奇趣与神秘,是理想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理想场所。

众多的植物以及特殊的景观给与人震撼的同时,充满了对自然的好奇。

同时介绍了许多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

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岭。

漓江见闻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纳黄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新版20元人民币的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即将到达兴坪码头的地方。

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水程,漓江像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造化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为优美的岩溶景区。

溶槽谷平原中,秀山丽水相辉,景色清幽。

桂林至阳朔之间,是岩溶峰林峰丛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景致也最迷人,尤以草坪、杨堤、兴坪为胜,有浪石起奇景、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半边渡等美景。

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观。

江水赋予凝重的山以动态、灵性、生命,同时把人带进神话的世界。

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还有“洲绿、滩险、潭深、瀑飞”之胜。

江中多洲,岸边多滩,乱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树环合,翠竹竞秀。

漓江景观并因时、因地、因气候不同而变化。

晴朗天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千峦百嶂,尽人眼帘。

烟雨之日,岚雾缭绕,若隐若现,若断若续,一派空漾。

明月之夜,群峰如洗,江波如练,若置身空灵境界,清远无限。

雄奇瑰丽的百里江日长卷,使人赏心悦目,冶性陶情,净化心灵,弃俗绝尘。

可以说:“漓江神秀天下无”。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漓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XX年末的国家旅游风景名胜区审核中,漓江等10大景区受到国家旅游局点名批评通报,此次事件,为桂林开发旅游,特别是漓江的开发敲响了警钟!青狮潭水库水位逐渐下降,漓江沿岸也陆续裸露了大片土地,有些上面还长有茂密的树丛。

我们应该对此现象有深刻的反省,保护漓江,使它变得与原来一样美丽。

漓江地区以岩溶地貌为主,漓江山水景观石岩溶地貌类型中发育非常充分的一种。

自然界中的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再与土壤中因生物作用产生的碳酸一起,与可溶性岩石发生反应。

碳酸钙盐类盐中的钙离子被碳酸转移出来,并被地下水带走,看似坚硬的石头就这样一点点被侵蚀,形成峰林、孤峰和岩洞,构成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

桂林—阳朔一带的碳酸岩区形成主要在—4亿年前,年代古老地质坚硬。

沉积厚度在3000米以上,桂林地区的石灰岩的孔隙度不到1%,相比世界其他区域质量非常之高。

在轮渡过江以及徒步漓江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真谛,同时对其喀斯特地貌也是深有感触。

而且连绵不绝的山林与清澈平静的水交相辉映,伴着江里竹筏,岸边牛群,鸭群,不失为人间胜地。

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东南面。

隶属广西桂林市,位于漓江西岸,风景秀丽。

全县地势东北部和西南部较高,属土山地带。

自西北至东南的宽阔地带较低平,属岩溶地貌。

中部和东南部为丘陵地带。

县境内喀斯特石山平地拔起,群峰林立,海拔在100至500米之间,最高峰1700多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的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山青、水秀、峰奇、洞巧”,为天下四绝。

聚龙潭位于马山脚下大榕树南公里,岩内钟乳石琳琅多姿,有石巧似游龙戏水;岩外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宛如群龙驾雾,故名“聚龙潭”。

聚龙潭内,观赏的内容全是溶洞景观。

一般溶洞所有的石芽、石花、钟乳、穴珠、瀑布、落水洞、地下河等等皆可见到,美不胜收。

有些地段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

且由这些美景所附今流传的一个个优美神话,或启迪智慧、或嘲骂邪恶、或赞颂爱情、或宣扬中华传统美,皆优美动人。

游岩归来,不仅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也会得到一些新的知识。

聚龙潭由黑岩、水岩组成,兼水陆之胜。

因岩外奇峰竞秀,宛如神龙腾云,岩内乳石多姿,巧似游龙戏水,故取名聚龙潭。

全长约一千米,游览时间约四十分钟。

聚龙潭的景物,全系鬼斧神工,不假人力雕饰图腾古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著名的“十里画廊”中。

景区展出的有石器、陶器、自然图腾柱、古老的弓弩、让人听不懂念念有词充满野性诱惑的肢体语言等原始生活场景,再现了1XX--7000年前桂林先民居住、生活、宗教、狩猎和甑皮文化的历史风貌。

图腾古道的建设虽然让部分原住民有了更好的生活,但其从旅游景点出发,以作为旅游资源的行为却是非常之残忍。

这非常值得让人深思,脚踩玻璃,玩喷火,这是让其拥有的更好的生活嘛!在旅游景点的建设与规划中,是否应该更加合理,人性化,,,通过在桂林的几天野外实习,对桂林的植物气候地貌有了深刻的接触和感受。

加强了对喀斯特的了解。

深深的的感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真谛。

也对旅游城市的规划建设,人文气息得有了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