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18-19 03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学习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虞.美人( ) 雕阑.( ) 玉砌.
( ) 槛.
菊( ) 不谙.( ) 彩笺.( ) 骤.
雨( ) 都.门( ) 凝噎.( ) 暮霭.( ) 戚.戚( ) 乍.
暖( ) 【答案】 yú lán qì jiàn ān jiān zhòu dū yē ǎi qī zhà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知⎩⎨⎧往事知
.多少( )知.明而行无过矣( )失其所与,不知.( )
(2)故⎩⎨⎧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既克,公问其故.( )故.木受绳则直( )暮去朝来颜色故.( )
(3)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
信将疑(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刺客不行,良将.
犹在( ) (4)敌⎩⎨⎧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答案】 (1)动词,知道/名词,同“智”,智慧/形容词,同“智”,明智
(2)形容词,旧的,原来的/名词,缘故/连词,所以/动词,衰退,衰老 (3)动词,保养/副词,且,又/动词,扶/副词,将要/名词,将领 (4)动词,对付,抵挡/名
词,敌人,仇人/动词,攻击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小楼昨夜又东风
..()__________
(2)都门帐.饮无绪()__________
(3)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
(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
(5)寒蝉凄切
..()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动词吹进了东风(2)名词作动词设帐(3)动词使动用法使……凋零(4)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忧伤(5)形容词作动词凄切地鸣叫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都门帐饮无绪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头绪。

(2)便纵有千种风情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男女相爱流露出来的感情(多含贬义);②风土人情。

【答案】(1)没有心情。

(2)情意。

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宵酒醒何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宾语前置句不忍心回望那(依旧)被明月照耀的故国山河。

(2)省略句今晚酒醒之后我身在何处?
[常识·速览]
[识作者]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在位15年,世称李后主。

975年南唐亡后被俘,978年七夕是他42岁生日,宋太
宗命人在宴会上赐毒酒将他毒死。

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的词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艳情、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

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充满对昔日生活的追恋和悔恨之情,风格沉郁凄怆。

现存词40余首,收在《南唐二主词》中。

代表作有《虞美人》《相见欢》《望江南》等。

词人宰相——晏殊
晏殊(991—1055),少有才名,7岁能做文章。

14岁
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
密使。

谥元献。

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晏殊擅长诗词,尤工小令,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
榭歌台、花前月下,所以多描写旖旎风光,淡怨闲情,有的
则流露出一种寂寞衰迟之感,颇有哲理意味。

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

有《珠玉词》及清人胡示堂所辑《晏元献遗文》传世。

代表作有《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等。

宋朝第一词人——柳永
柳永(?-约1053),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
进士。

柳永是宋朝第一位专业词人,在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柳词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词继承和发展了唐代民间慢词,奠定了宋代慢词的基础,被
公认为北宋“婉约派”的词宗。

著有《乐章集》,收词近二百首,其中著名的有《望海潮》《雨霖铃》等。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著名学者李
格非之女。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
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主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她
颠沛流离于江浙皖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她的词形式上
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艺术上独有成就,被称为“易安体”。

她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著有《漱玉词》。

前期的代表词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后期的代表词有《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渔家傲》等。

[探背景]
《虞美人》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词。

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结果被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

死时四十二岁。

《蝶恋花》
宋初百余年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一个暂时的太平盛世。

晏殊早年显达,诗酒成为他生活的中心。

晏殊的词作善于造语,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苦心刻画而又不显斧凿痕迹的丽句,在他的词中多见。

《雨霖铃》
《雨霖铃》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所作。

词人柳永屡试不第,一生落魄,直到晚年才考中进士,那时已经年过半百了,可是仕途坎坷,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

词人赴任时的那种羁旅之愁、沦落漂泊之感是可以想象的,何况又要与心爱的人别离。

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的内心充满了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

《声声慢》
李清照写《声声慢》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后南渡,志趣相投的丈夫病逝,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其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作。

[知常识]
文学常识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故名“长短句”;又因和乐歌唱,又叫“曲子词”,还有“诗余”等别称。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格式的标志。

不同的词牌规定了不同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词牌与词的内容无必然联系,有的在词牌下面有标题,表明作品的主题。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四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虞美人》
《虞美人》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又包含了他对故国山河的思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上片:写诗人在秋月之夜登楼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怀念。

下片:抒发作者怀念故国的悲伤之情。

《蝶恋花》
《蝶恋花》是写离别的词,上阕写景,借景传情,抒发了词人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情;下阕写人,写主人公的相思与期待,意境深远。

《雨霖铃》
《雨霖铃》是一首写离情的词作。

全词通过对秋天傍晚江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缠绵悱恻的惜别之情,上片写离别的情况,下片写别后的层层设想,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惆怅的心情和真挚感人的恋情。

《声声慢》
《声声慢》写的是无法言说的“愁”,主要通过清冷的秋景来渲染愁情,表现词人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境。

[文脉·梳理]
蝶恋花⎩⎪⎨⎪⎧⎭⎪⎬⎪⎫景⎩⎨⎧⎭⎬⎫② , 燕双飞,月照户西风凋碧树间接抒情
人⎩⎨⎧⎭
⎬⎫夜不寐,上高楼,望天涯彩笺尺素无寄处直抒胸臆伤离别离别痛
雨霖铃⎩⎪⎨⎪⎧离别之前⎩⎨⎧⎭
⎬⎫寒蝉、长亭、骤雨帐饮无绪,兰舟催发渲染离别氛围③ ⎩⎨⎧⎭⎬⎫执手泪眼,无语凝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情景交融突出离情
离别之后⎩⎨⎧⎭⎬⎫杨柳岸、晓风残月好景虚设,风情难诉想象别后突出相思
声声慢⎩⎨⎧
上阕⎩⎨⎧⎭⎬⎫风急晚冷——借酒浇愁——更愁④ ——联想惆怅——更伤心内心愁苦下阕⎩⎨⎧⎭
⎬⎫无心赏花梧桐细雨独坐无眠,无限愁情 【答案】 ①不堪回首 亡国之恨 ②菊含愁 兰泣露
③离别之时 ④旧时雁过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一、阅读《虞美人》,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试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

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愁思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2.《虞美人》一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片“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实景,接着转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往事知多少”,这里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

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这又是虚写,作者再一次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

下片一开始虚写“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把“雕阑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饱含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他把这一切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

以愁驭文,行文跌宕起伏。

二、阅读《蝶恋花》,回答下面的问题。

3.《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有人说此句气象阔大,境界高远,你怎么理解这一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极目所见,而且包含有对昨夜通宵不睡,卧听西风吹落树叶情景的回忆。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肃杀,“凋”字正传达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

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办法排遣,于是,主人公便“独上高楼”。

前面抒写的只是忧伤低回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寂寥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空阔、毫无障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目。

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尽铅华,纯用白描。

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三、阅读《雨霖铃》,回答下面的问题。

4.《雨霖铃》一词写到了哪些景色?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惨悲凉,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词人离别时的落寞情怀。

5.怎样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表现出的凄美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情境上看。

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浇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从画面色调上看。

这一句妙在景中有情,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寄托拳拳之情。

另外,“柳”与“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

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

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

残月凄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

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从全诗旨趣上看,这首诗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作者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今宵酒醒何处”点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一幅清秋羁旅图。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

这两句暗含旨趣,画面生动,诱发想象,引起共鸣,因此成为千古佳句。

四、阅读《声声慢》,回答下面的问题。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渲染了怎样的环境?这对作者抒发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渲染了一个满目凄凉、满耳苦雨声的凄苦的环境。

这样的环境恰好和词人孤苦凄凉的心情融为一体,对作
者抒发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

■合作探究·
7.《雨霖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照常理此句应当出现在豪放派的词作中,而现在却出现在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作中,是否有些矛盾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这句话在整首词中并不矛盾。

它表现了作者在离开京城、离开心爱的人之前,对以后的前途感到茫然,楚天辽阔却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感受,抒发了一种凄婉哀怨的情感。

(示例二)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同一个词人既可以有婉约的作品,也可以有豪放的作品,所以即使这句话被视为“豪放”,也并没有产生矛盾。

我们现在所说的“豪放”也好,“婉约”也罢,都是后人评论的——是后人加上去的。

这些词人自己可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属于哪一派的,更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会被归为某个派系,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的。

所以我们在鉴赏宋词时,需要体会和比较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却没有必要拘泥于风格的划分,做一个非此即彼的判断。

虞美人
春 花 秋 月何 时 了?
春去秋来,岁月更替,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它们勾起那
往事 知 多少。

小楼昨夜又 东风,
难忘的)往事不知有多少。

(软禁我的)小楼昨夜又吹进东风,
故国 不堪回首 月明中。

不忍回望那(依旧)被明月照耀的故国山河。

⎣⎢⎢⎡春花秋月:春去秋来, ⎦⎥⎥⎤岁月更替。

何:什么。

了:完结。

往事:指当年的帝王生活。

往,以前。

小楼:指软禁李煜的居处,在宋陵。

堪:忍心。

回首:回望。

雕 阑 玉 砌 应 犹在,只是
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的南唐宫殿)应该还在,只是
朱颜 改。

问君能有几 多愁?宫女的容颜再没有原来红润了。

若要问我(到底)有多少怨愁?
恰似一江 春水 向东 流。

正像一江(绵绵不绝的)春水滚滚向东奔流。

⎣⎢⎢⎡雕阑玉砌:雕花栏杆
⎦⎥⎥⎤和玉石台阶,借指南唐故
都的宫殿。

恰似:正好像。

蝶恋花
槛 菊 愁烟 兰栏杆边的秋菊笼罩在寒烟之中,似含忧愁;兰草上沾着
泣 露。

罗幕 轻 寒, 燕子双飞去。

寒露,似在饮泣。

室内罗幕不御轻寒,双燕早已飞去。

明月不谙 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明月不解离人之苦,彻夜把清辉投进朱门。

⎣⎢⎢⎡槛(jià
n ):栏杆。

罗幕:丝织的帷

⎥⎥⎤幕。

谙(ān ):熟悉,知晓。

朱户:朱门,精美的宅第。

昨 夜 西风 凋 碧树。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过后,绿树凋零。

独自登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 寄彩笺兼尺素,
极目远望。

想要把彩色的信笺和尺素寄给离散的佳人,
山长水阔 知 何处?山高水阔却不知在何处?⎣⎢⎢⎡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

⎥⎥⎤尺长,称为“尺素”。

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

雨霖铃
寒蝉 凄 切,对 长亭晚, 骤雨初
秋蝉的鸣叫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暴雨刚刚停
歇。

都 门帐 饮 无 绪, 留恋处、
歇。

在京城门外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
兰舟 催 发。

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

⎣⎢⎢⎡
寒蝉:秋蝉。

凄切:指蝉的叫声
凄凉急切。

长亭:古代在交通
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骤雨:大雨。

初:刚刚。

都门:国都之门。

无绪:没有心情。

兰舟:
⎦⎥
⎥⎤
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这里用作对船的美称。

催:催促。

执手相看泪 眼,手拉着手泪眼相望, 竟无 语 凝 噎。

念 去
(此时此刻)哽噎着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想到我这次要离别
去、千里烟波, 暮霭 沉 沉 楚 天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傍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天空
阔。

是多么深远辽阔。

⎣⎢⎢⎡执手:手拉着手。

竟:竟然。

凝噎:哽噎,说不出话。

念:想到。

去去:重复“去”字,
⎦⎥
⎥⎤
表示行程遥远。

暮霭(ǎi ):傍晚的云雾。

沉沉(chén chén ):深厚的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阔:辽阔。

多 情 自 古 伤离别, 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今天我们彼此分手)偏
那 堪、冷落 清秋 节! 今宵酒醒
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
何处? 杨柳岸、晓 风 残月。

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挂着一钩残月。

此 去经年 ,应是 良 辰 好景
这一去年复一年,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
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也形同虚设。

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经年:年复


⎥⎤
一年。

虚:空。

便纵:即使。

风情:情意。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内心空虚,想找回那些失去的事物,却只觅得满身的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
还有满心的忧伤凄楚。

在这种天气忽而回暖,又忽而转冷的
时候,最难将 息。

时候,最难调养休息。

⎣⎢⎢⎡
寻寻觅觅:形容内心惘然若失、
图寻找的不安状态。

将息:

⎥⎥
⎤休息,调养。

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 晚 来 风
晨起后的三两杯酒无法消去愁情,再加上秋风迅疾, 急!又加重了愁思!⎣⎢⎢⎡⎦
⎥⎥⎤
三杯两盏淡酒: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心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也不抵事。

雁 过 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 相识。

北雁南来,当空飞过,(睹此)倍感伤心,(也许)正是昔时传书的鸿雁吧。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句:有悼亡和思乡的含意,词人
南渡,丈夫病亡,书信无人可寄,所以北雁南来,感到伤心。

说“相


⎥⎤
识”,是因为作者早年给赵明诚《一剪梅》词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句子,故称雁为“旧时相识”。

满地 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
院里菊花遍地盛开,(而我自己)却因忧伤而憔悴瘦损,
谁堪摘?
到如今有谁共来赏它摘它?⎣⎢⎢⎡黄花:菊花。

李清照喜用“黄花”,想必与她的心情

⎥⎥
⎤有关。

《醉花阴》中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守着窗儿 ,独自 怎生
孤单无聊独坐在窗前,如何
得 黑!
才能熬到天黑(让我结束这一天的愁苦)!⎣⎢⎢⎡⎦⎥⎥⎤怎生:怎么。

黑:天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 点 滴 滴。

这次细雨敲打着梧桐,直到黄昏还点点滴滴没有止休。

这种
第, 怎 一个愁字 了 得!
情形,怎么能用一个“愁”字说尽!⎣⎢⎢⎡⎦⎥⎥⎤
次第:光景,情形。

[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
《蝶恋花》中晏殊运用菊愁、兰泣、幕寒、燕飞、树凋、风烈、路远、山长、水阔等景物渲染了一种凄楚、冷漠、荒远的氛围;柳永在《雨霖铃》中以眼前的实景、实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词人不忍和他心爱的人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声声慢》中李清照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作为愁情的衬托,情景相互映衬,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

2.写法指导
运用情景交融“三注意”
情景交融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

运用情景交融能使景与情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运用情景交融需要注意:
(1)要寻找适合抒发感情的某一类景物。

例如:为了抒发欢快之情可以借助美好的景物,为了抒发悲哀之情可以借助凄凉的景物。

(2)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情后景。

(3)可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等把感情渗透于字里行间,融于景物描写之
中,使一切景物都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3.迁移运用
请根据唐人张敬忠《边词》中的诗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做到情景交融。

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荒寒的边地,河冰刚解冻,春天的脚步隐约可闻,春天的身
影、色彩却仍然未见,而此时的长安已是花落纷纷了吧?边地的春天来得好迟呀,
不由得引起守边将士对长安深深的怀念。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千古词帝之李煜
翻阅历史,一个“错”字写就了李煜悲情的一生。

年仅25岁的李煜硬生生
地被历史的激流卷进政治旋涡中,登上了帝王的宝座。

纵然事与愿违,也别无选
择。

在位15年,是李煜生命中屈辱难堪的15年,在无奈的命运中,李煜唯一可
以选择的,只有自己的性情和才情。

于是,历史上便出现了一位集昏庸、无为、
失败于一身的皇帝,集风流倜傥、天才卓绝于一身的词家。

人生,真是一个难解
的谜题,也许正如李煜的生命初衷:不求威仪天下,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
性情而为。

是啊,政治上碌碌无为的李煜,最终以词曲艺术的辉煌不朽于世,此
生,纵然错位悲情,亦不空虚。

【应用角度】“错位”“得与失”“追求”等。

2.精彩应用
李煜也是寂寞的。

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那些打小
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往往是没有朋友的。

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
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

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

他的寂寞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

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佳作·领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完结
B.雕阑玉砌
....应犹在雕阑玉砌:代指现在所住的宫殿
C.欲寄彩笺.兼尺素笺:信笺
D.昨夜西风凋.碧树凋:使……凋落
B[B项,“雕阑玉砌”代指故国的宫殿。

]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D.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B[B项,正确的停顿应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3.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槛菊愁烟兰泣露。

(“兰”和“菊”被人格化,作者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
B.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燕子的双飞,反衬出词人心中对感情的向往) C.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 D.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承上句“到晓”)
B[B项,燕子的双飞,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年复一年)满地黄花..堆积(菊花) B.⎩⎨⎧斜光到晓穿朱户..
(即朱门,指富贵人家)明月不谙.离别苦(熟悉,知晓)
C.⎩⎨⎧独自怎生..得黑(怎么)留恋处、兰舟..催发(对船的美称)
D.⎩⎨⎧多情自古伤.离别(悲伤)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情形,光景)
D [D 项,伤:为……忧伤。

] 5.名句默写。

【导学号:41242061】
(1)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2)________________,燕子双飞去。

(3)昨夜西风凋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对长亭晚,________________。

(5)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是旧时相识。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 (1)雕阑玉砌应犹在 (2)罗幕轻寒 (3)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4)寒蝉凄切 骤雨初歇 (5)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雁过也 正伤心 (7)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