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圆桌论坛
UAN ZHUO LUN TAN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曾明亮
摘要:绩效考核方式是当前各级医院实现有效管理以及确切交流的有效方式,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就需要整个团队不断建设与发展,共同努力,促进提升。

当前我国三级医院的服务压力过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通过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成功为其减压。

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方式进行探究,并针对当前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效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继而促进我国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用指标
绩效考核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有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式,这种考核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继而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

因此,就当前发展情况下,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我国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绩效考核经验不足
当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借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究,能够有效探究其相关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并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并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也没有突出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部分领导者只是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但是并没有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因此其相关工作还有待完善。

(二)未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当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机制尚不完善,其中的相关条例的制定不符合实际需求,部分考核标准过于片面化,不能针对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优化管理。

部分条例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工作内容的确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导致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考核体系并不能针对工作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覆盖,实际涵盖范围较窄。

(三)绩效考核目的定位绩效考核目的定位不明确
在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将实际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挂钩,使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过于形式化,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已经建立起绩效评价机制,但是由于其只是通过绩效评价的结果来规定员工的薪资,对于员工的职位变动以及晋升并没有实际的关联,这就造成了部分员工会由于激励性不足,出现工作积极性差的现象。

(四)未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薪酬有经济性薪酬与非经济性薪酬之分。

经济性薪酬主要是实际的物质奖励,其中包括有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补贴以及年中分红和保险福利等相关待遇。

但是非经济性薪酬,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发展前景等。

而与绩效考核机制直接挂钩的是经济性薪酬的评定,但是对非经济性薪酬却较少关注。

为了能够有效确立起绩效评价体制的建设,就应当平衡经济性薪酬与非经济性薪酬的发展,实现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二、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是当前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一。

当前我国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考核机制和考核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体系,因此就需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和规范的基础性绩效考核评价指标。

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制度和法规的规范,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没有相应的指导与约束,就会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随意性和任意性较大,内容不全面,抑制了绩效评价体系的功能和效果发挥。

因此,就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对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完善,摒弃那些不合理的信息指标的确定。

在对医院的运行方式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体系。

(二)个人绩效考核与相应奖酬进行挂钩
通过制定出科学可实行性的绩效考核方案,来对各部门、各级别之间的部门管理和社区居民的分级考核机制。

同时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实行月度考核、季度考核,还要实行全面的年终考核机制。

通过对员工相关工作的抽查方式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实现服务数量考核与服务质量考核相结合、业务考核与管理考核相结合,来确切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建设。

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得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也能够让员工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与自信心,加强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绩效考核也成了员工实现晋升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极大地增强医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与建设,进而有效改善人力资源的价值建设。

(三)设置高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的设立是考核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问题,由
131
于其是绩效考核评级体系的核心,因此在绩效考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立是否科学、合理,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考核指标的设立时,就要关注服务中心的公益性,在突出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关注服务中心对应的社会效益的建设。

就是要考虑到在绩效指标的建设过程中要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动态服务工作实施考核,此外,相关指标的建设还要注重可操作性以及可比性的建立。

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单位长期发展的角度进行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完善,促进短期目标的建设,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个人的发展、业务与科研的开展进行结合,从而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面均衡发展。

(四)重视沟通反馈环节
实施绩效考核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对考核结果反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从而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建设与发展,有效提升员工积极性,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绩建立。

在绩效评价工作建立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绩效管理的反馈制度的建立。

鼓励职工了解、参与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发现自身问题并不断改进,从而实现既提升了医院整体业绩的目的,又能及时化解因绩效考核产生的各种矛盾。

同时使管理者客观、准确地了解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为发现潜在的管理风险提供预警。

(五)完善信息保障机制
现代化的医院系统绩效考核机制的准确实行与医疗机构结构的完善与功能服务的发展息息相关。

为了能够在绩效评级体系中获得更有参考价值的报告,就需要加强绩效考核过程中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效果,帮助医院实现更好的决策方式,继而开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潜在发展动力,培养其未来的价值与功能。

三、结束语
当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的相关章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实践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于我国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时间较短,建设过程起步较晚有关。

同时,由于社区的基本岗位构成较为复杂,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在实际绩效指标的制定过程中难以对全部工作内容进行评价,这就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评价工作的缺失,不能发挥绩效评价的真正作用。

但是我国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时间并不长,这就为我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供了发展机遇。

这就需要不断从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继而能够丰富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评价指标的建设,将绩效结果与薪资评定相挂钩,充分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力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吉林:延边大学,2018.
[2]王岩鑫.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
[3]夏秋蓉,张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195-196.[4]常羽佳.基于城市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新经济,2016(z1):17.
作者简介:
曾明亮,石狮市宝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石狮。

(上接第130页)
加真实的情景中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

如当前电子商务领域有规模较小的网店、有规模较大的生活购物平台,同时也有跨境电商平台,而不同领域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养水平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深入到企业进行实际观摩、实习,从而发觉自身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制定自身的学习计划与完善方案,以提升学生在就业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二)教师提升对于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课程教学研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提升对于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以教学为导向的教学研究工作,首先,需要保证自身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师要通过自我学习、培训等方式洞察社会领域会计工作内容、工作形式的变化,将真正有应用实践价值的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学有所用”;其次,教师要重视新型教学理念的引入以及计算机等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实现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研究工作,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教师有更多的关注,深入剖析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且存在良好学习习惯等问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设计教学活动与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即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为高质量的专业及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三、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及课程教学活动面临诸多挑战,课程教学的实践训练机会相对较少、教师的课程教学研究工作不足等,都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对于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等策略,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促进专业教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姚.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20):197-198.
[2]占寰,韦燕.浅谈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57.
[3]任春华.浅谈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商情,2018(50):275.
[4]杨毅,刘秀丽,洪洁.高职院校会计手工账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7(14).
[5]柯杰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4-16.
作者简介:
蔡欢,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

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