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透镜成像例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透镜成像例题
例1、如图所示,AB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MN为透镜的主光轴,L为透镜。

由图可知()
A.该透镜可能是凸透镜
B.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
C.若该透镜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
D.若该透镜是凹透镜,B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
解析:
图中仅仅只给出了折射光线,而没有入射光线,此时无法确定光线相对于原来是会聚还是发散,故A、B 都是正确;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B点为凸透镜的焦点,若入射光线没有平行主光轴,则折射光线不会通过焦点,即B不是焦点,对于凹透镜而言,没有实焦点,故C、D都是错误的。

答案:A、B
例2、完成下列光路图
解析:
画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时,应记住三条特殊光线: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凸透镜是实际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⑵通过焦点的光线(或光线的延长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⑶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如下图所示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的原因
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从物体上一点发出的光线(或反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一点,这点就是物体上点的像点,若干像点就形成了物体的像。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
(1)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2)凸透镜成虚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和像都减小。

4、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距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例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
前20cm处,在
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cm < f < 20cm B.f > 10cm
C.f < 10cm D.f >20cm
解析:
解决这类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条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必然大于二倍焦距,即u>2f。

本题中有20cm>2f
解不等式得:f<10cm
答案:C
例4、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
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
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
解析:
由于本题中物像异侧,说明此像是一实像;又由于像距比物距大,可推知此像是一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之外。

即:f<18cm<2f①
20cm >2f②
综合①、②解得9cm<f<10cm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