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止血药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28
22
艾叶 《名医别录》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
2021/3/28
23
△炮姜 《珍珠囊》
[来源]为姜科植 物姜的块茎炮 制品。
2021/3/28
24
三、 化瘀止血药
三七(A) 茜草(A)
2021/3/28
25
【药用来源】
三七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 的根。
(为治中小面积水火烧烫伤要药) 中小面积水火烧烫伤:~大黄粉、煅石膏等。 湿疹:浓煎外洗。 疮疡痈肿:~双花、连翘等同用。
2021/3/28
13
地榆
【使用注意】
对于大面积烧烫伤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 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2021/3/28
14
【用量用法】
用量:10~15g。外用适量。 用法:煎服。
地榆
长叶地榆
10
药 材 形 态
2021/3/28
地榆
11
【性能特点】
功效பைடு நூலகம்
2021/3/28
凉血止血 解毒疗疮
地榆
12
退出
【临床应用】
地榆 凉血止血
解毒疗疮
1. 用于血热出血证。 尤善治下焦之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
1)便血,~生地、白芍、黄芩、槐花 (约营煎) 2)痔疮出血,~槐角、防风、黄芩、枳壳 (槐角丸) 3)血热崩漏下血:~生地、黄芩、丹皮 (治崩极验方) 4)血痢,~甘草 (地榆汤 ) 2. 用于水火烧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2021/3/28
38
【使用注意】
不宜与乌头配伍(十八反)。
白及
2021/3/28
退出39
【药用来源】
仙鹤草
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 的全草。
2021/3/28
40
白及
36
退出
【临床应用】
白及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1. 用于体内外多种出血证 。 尤为肺胃出血要药。
肺阴不足,咳血:~枇杷叶、阿胶 (白及枇杷丸) 胃出血之吐血、便血:~乌贼骨 (乌及散) 外伤或金疮血不止:~白蔹、黄芩、龙骨 ( 外用) 现用治肺结核空洞咳血,有止血,促进病灶愈合,痰菌转
阴作用。
地榆
2021/3/28
退出15
【药用来源】
为柏科小乔木植物侧柏 的嫩枝叶。
侧柏叶
2021/3/28
16
【药用来源】
白茅根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 的根茎。
2021/3/28
17
【相似药物比较】
芦根 甘寒
肺胃膀胱
清热利小便 清泄肺胃
偏入气分,以清热生津为主。
白茅根 甘寒
1.肺热咳嗽 2.胃热呕吐
2021/3/28
26
退出
三七
植 物 形 态
【处方用名】
三七 田七 参三七 (山漆)
2021/3/28
三七
28
退出
【性能特点】
功效
2021/3/28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三七
29
退出
【临床应用】
三七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1. 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 本品有如下特点: ①止血作用广泛,药效卓著; ②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③止血又定痛; ④几乎无毒副作用。故有“止血神药”之说。
2021/3/28
3
3. 使用注意
1)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敛邪,有“止血留瘀” 之弊,故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
2)对实热方盛或有瘀滞的出血证,不宜用收敛性强的止血 药。
3)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挽救气 脱危候。
4)止血药是否炒炭,应视具体药物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退出31
【药用来源】
茜草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
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2021/3/28
32
四、 收敛止血药
白及(A) 仙鹤草(B )
2021/3/28
33
【药用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白及
2021/3/28
34
白及
植 物 形 态
【性能特点】
功效
2021/3/28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2021/3/28
4
一、 凉血止血药
小蓟(A) 大蓟(B) 地榆(A) 侧柏叶(B) 白茅根(B)
2021/3/28
5
【药用来源】
小蓟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分或 根。
2021/3/28
6
【性能特点】
功效
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2021/3/28
小蓟
7
退出
【药用来源】
为菊科植物蓟的地上部分或根。
肺胃膀胱 3.热淋
偏入血分,以清热凉血止血见 长。
2021/3/28
18
二、温经止血药
艾叶 炮姜
2021/3/28
19
☆艾叶 《名医别录》
[来源]本品 为菊科植物 艾的干燥叶。
生用、捣绒 或制炭用。
2021/3/28
20
☆艾叶 《名医别录》
【性能】辛、苦,温
归肝、脾、肾经
【功效】 温经止血 散寒调经 安胎
第十节 止血药
2021/3/28
1
【概述】
1. 定义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2021/3/28
2
2.分类、特点及适应证
1)凉血止血药 味多苦、甘,性寒凉,入心肝经。 血热妄行所致之出血病证。 2)化瘀止血药 味多苦,性温或寒,入肝经。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病证。 3)收敛止血药 味多涩,性多平,入肝、脾经。 内无实邪之各种出血证。 4)温经止血药 味多辛,性温热,入肝、脾经。 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2021/3/28
21
艾叶 《名医别录》
【应用】 1.出血证。本品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
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 2.月经不调、痛经。本品能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尤善调
经,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 3.胎动不安。本品为妇科安胎之要药。
外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为温灸的主要原料。
大蓟
2021/3/28
8
【相似药物比较】
大蓟
甘,苦, 凉. 心肝
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散瘀消痈之力强,善治全身各 部位血热出血病证
小蓟
1.血热出血证 2.热毒痈肿
散瘀消痈之力弱,兼利尿通淋, 尤善治尿血、血淋。
2021/3/28
9
【药用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
地榆
2021/3/28
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 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或配伍皆可。
2. 用于各种瘀滞疼痛与跌打伤痛。 常单独应用,或配合活血、理气等药同用。
2021/3/28
30
【用量用法】
三七
3~10g,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1~1.5g;亦入丸 散。 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2021/3/28
亦多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2021/3/28
37
【临床应用】
白及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2. 用于疮疡肿痛,溃疡久不收口,手足皲裂。 白及又有消肿生肌之功,用治疮疡,不论已溃未溃均可应用。 如疮疡初起未溃,~银花、贝母、天花粉、乳香等; 如疮疡已溃、久不收口以及手足皲裂,有可奏生肌敛疮 之功,往往研粉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