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益阳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益阳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和“站起”的动作,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绘制出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某次实验获得的图线如图所示,a、b、c为图线上的三点,有关图线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a→b→c为一次“下蹲”过程
B.a→b→c为一次“站起”过程
C.a→b为“下蹲”过程,b→c为“站起”过程
D.a→b为“站起”过程,b→c为“下蹲”过程
2.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如图,火箭点火后刚要离开发射台竖直起飞时()
A.火箭处于平衡状态B.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C.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空气推动火箭升空
3.如图,倾斜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成60角,直杆上套有一个圆环,圆环通过一根细线与.当圆环沿直杆下滑时,小球与圆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一只小球相连接
向成30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圆环不一定加速下滑
B.圆环可能匀速下滑
C.圆环与杆之间一定没有摩擦
D.圆环与杆之间一定存在摩擦
4.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5.2018 年 11 月 6 日,第十二届珠海航展开幕.如图为某一特技飞机的飞行轨迹,可见该飞机先俯冲再抬升,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圆形轨迹,飞机飞行轨迹半径约为 200 米,速度约为300km/h.
A.若飞机在空中定速巡航,则飞机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图中飞机飞行时,受到重力,空气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驾驶员处于失重状态.
D.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座椅对驾驶员的支持力约为其重力的 4.5 倍.
6.有时候投篮后篮球会停在篮网里不掉下来,弹跳好的同学就会轻拍一下让它掉下来.我们可以把篮球下落的情景理想化:篮球脱离篮网静止下落,碰到水平地面后反弹,如此数次落下和反弹.若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碰撞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7.质量分别为m1、m2的甲、乙两球,在离地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两球到达地面前经时间t0同时到达稳定速度v1、v2,已知空气阻力大小f与小球的下落速率v成正比,即f=kv(k>0),且两球的比例常数k完全相同,两球下落的v-t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质量m1较小
B.稳定速度与质量成正比
C.释放瞬间甲球的加速度较大
D.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8.跳水运动员从10m高的跳台上腾空跃起,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达到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进入水池,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在空中的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
D.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9.小明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站在电梯内水平放置的体重秤上,小明质量为55kg,电梯由启动到停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图1可知电梯此时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B.图2可知该同学此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C.图2可知电梯此时一定处于加速上升状态
D.图2可知电梯此时的加速度约为0.7m/s2
10.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其传
v=的恒定速率运行。
旅客把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1m/s
μ=,A、B间的距离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
为2m,g取2
10m/s。
则()
A.行李从A处到B处的时间为2s
B.行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1.9s
C.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1m
D.行李从A处到B处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11.灯笼,又称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如图是某节日挂出的一只灯笼,轻绳a、b将灯笼悬挂于O点绳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绳b水平.灯笼保持静止,所受重力为G,绳a、b对O点拉力分別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F1和F2的合力与灯笼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灯笼只有重心位置处受重力作用,其他位置不受重力
12.人乘坐电梯加速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
C.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
D.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
13.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在t=0至t=12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
A.18m B.54m C.81m D.360m
14.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初速度v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v0的大小是()
A.gh
B.gh C.2gh D.2gh
15.在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的条件下,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碰撞时间极短)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以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
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0m
B.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C.小球弹起到最大高度的时刻t2=0.80 s
D.空气阻力与重力的比值为1∶5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B.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汽车的惯性大小随着牵引力的增大而减小
D.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
17.如图所示,平板车甲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乙滑上甲后,因甲、乙间有摩擦,乙做减速运动,甲做加速运动,若甲的板面足够长,则甲的最大速度不可能出现于
()
A.乙的速度最小时B.甲、乙速度相等时
C.甲、乙相对静止时D.乙的速度为零时
18.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
A.等于零,对人不做功
B.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
C.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
D.沿斜面向上,对人做正功
19.2019年2月16日,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选拔赛(第一站)在京举行,重庆选手施延懋在女子3米跳板决赛中,以386.60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当运动员压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板发生形变是因为运动员的重力大于板对她支持力
B.弯曲的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在最低点时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D.跳板由最低点向上恢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20.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自由伸长,一滑块以初速度v0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滑行,先是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
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从滑块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选地面为零势能面,滑块的加速度a、滑块的动能E k、系统的机械能E和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与弹簧形变量x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21.乘坐如图所示游乐园的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周轨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若没有保险带,人一定会掉下去B.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仍可能产生压力,但压力一定小于mg
C.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D.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22.某同学探究小球沿光滑斜面顶端下滑至底端的运动规律,现将两质量相同的小球同时从斜面的顶端释放,在甲、乙图的两种斜面中,通过一定的判断分析,你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甲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B.甲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C.乙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D.乙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23.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装好传感器,用于测量运动员在不同时刻下落的高度及速度。
如图甲所示,运动员及所携带的全部设备的总质量为50kg,弹性绳有一定长度。
运动员从蹦极台自由下落,根据传感器测到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速度-位移(v -x)图像。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运动员下落运动轨迹为一条抛物线
B.弹性绳的原长为16m
C .从x =16m 到x =30m 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变大
D .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弹性势能为18000J
24.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物体A ,A 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 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 A 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物体运动可分解成沿绳子方向的直线运动和沿竖直杆向上的运动
B .A 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v 0cos θ
C .A 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0cos v
D .A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25.体重为50kg 的小明蹲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启动电梯。
在电梯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他突然站起,则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下蹲”过程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则先失重后超重;“站起”过程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则先超重后失重;由图可知,人先失重后超重,可知a→b→c 为一次“下蹲”过程; A .a →b →c 为一次“下蹲”过程,与结论相符,选项A 正确;
B .a →b →c 为一次“站起”过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a →b 为“下蹲”过程,b →c 为“站起”过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a →b 为“站起”过程,b →c 为“下蹲”过程,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故选A.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火箭点火后刚要离开发射台竖直起飞时,火箭向上得到的反冲力大于其本身的重力,火箭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A 错误;
BC .当物体做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做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火箭刚要离开发射台时,是在向上做加速运动,此时火箭处于超重状态,B 错误,C 正确;
D .火箭点火后,火箭向下喷出高速大量气体,根据反冲运动,火箭本身获得向上的很大反冲力来推动火箭升空,D 错误。
故选C 。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收缩方向的拉力,小球的合外力不为零,小球不可能匀速下滑,小球与圆环相对静止,一定都做匀加速运动;所以AB 项错误;假设圆环与杆之间没有摩擦,取整体为研究对象,()()sin60+M m g M m a ︒+=,加速度2sin 6053m /s a g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当绳子的拉力和杆垂直时小球的加速度才为253m /s ,因此小球的加速度不是253m /s ,说明环的加速度也不是253m /s ,说明整体受到摩擦力,存在摩擦,C 错误D 正确
4.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 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A 和B 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然后隔离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大小不变;物体B 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而加速度方向
向左,摩擦力向左;故选A .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与隔离法.
【名师点睛】1、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整体法的优点: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体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
2、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隔离法的优点: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便于初学者使用.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飞机在空中定速巡航,则飞机的动能不变,而重力势能要不断变化,则机械能要变化,选项A 错误;图中飞机飞行时,受到重力,空气作用力的作用,选项B 错误; 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加速度向上,则驾驶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 错误.300km/h=83.3m/s ,则图中飞机经过最低点时,座椅对驾驶员的支持力
22
83.3 4.5200
v N mg m mg m mg r =+=+= ,选项D 正确.故选D. 6.A
解析:A
【解析】
篮球向下运动时,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mg f ma -=,解得1f a g m
=-;篮球反弹向上运动时,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mg f ma +=,解得2a f g m =+
,联立得:12a a <,即下落的加速度小于上升的加速度,故v-t 图线正方向的斜率小于负方向的斜率,由于碰撞中存在能量损失,所以小球弹起时的速度越来越小,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小球最终达到稳定速度时,加速度为0,则
mg kv =
解得
kv m g
= 可知稳定时,速度与质量成正比,因为12v v >,所以
12m m >
A 错误,
B 正确;
C .释放瞬间,空气阻力为0,两球加速度均为g ,大小相等,C 错误;
D .v t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根据图像可知0t 时间内甲球的位移大于乙球的位移,D 错误。
故选B 。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对于超重、失重和平衡状态的定义是: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上;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也向下.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
综上可知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都是只受到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A.描述与分析结果不相符;故A 错误.
B.描述与分析结果不相符;故B 错误.
C.描述与分析结果不相符;故C 错误.
D.描述与分析结果相符;故D 正确.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图1可知小明处于平衡状态,电梯此时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A 正确; BC .图2可知小明处于超重状态,有向上的加速度,则电梯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
B 正确,
C 错误;
D .此时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
59kg 10N /kg 590N N =⨯=
则加速度大小为
20.7m /s N mg a m
-=≈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ma μ=
解得
25m/s a =
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1m/s ,则有
10.2s v t a =
=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2110.1m 2
x at == 行李速度达到v =1m/s 后与传送带共速,不再受摩擦力的作用,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2 1.9s L x t v
-=
= 所以行李从A 到B 的时间为 12 2.1s t t t =+=
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对结点O : G= F 1sin θ;F 2=F 1cos θ,解得;,选项A 正确,B 错误; F 1和F 2的合力与灯笼的重力是平衡力,而灯笼的重力与灯笼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C 错误;灯笼各个部分都受重力作用,这些重力的作用点等效为灯笼的重心,选项D 错误;故选A.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人乘坐电梯加速向上运动,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人处于超重状态,即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 C 正确.
故选C 。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0到3s 内, 由于滑动摩擦力为
0.220N 4N f mg μ==⨯=
恰好等于外力F 大小,所以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3到6s 内,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
23m/s F f a m
-=
= 发生的位移为 21113.5m 2x at =
= 6到9s 内,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6s 时的速度为
33m/s 9m/s v at ==⨯=
所以发生的位移为
()2996m 27m x vt ==⨯-=
9到12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的位移为
2230119333m 40.5m 22
x v t at =+=⨯+⨯⨯= 所以总位移为
123=++=13.52740.5m 81m x x x x ++=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
乙在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45452
mgsin a gsin g m ︒=︒== .
根据2012v t at +
= ,代入数据得0v = .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相同决定水平位移,抓住平抛运动的时间和匀加速运动的时间相同,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下落过程中有1440.55v a g t ∆=
==∆,1mg f ma -=解得115f mg ma mg =-= 故1 5
f m
g =,故D 正确;在小球弹起过程中有2mg f ma +=,解得2212/a m s ,故小球上升的时间310.25124
t s ∆===,故210.75t t t s =+∆=,故C 错误;根据图象可知小球弹起的最大高度130.250.3752h m =⨯⨯
=,AB 错误;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体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例如: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A 项错误.
B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B 项错误.
C :汽车的惯性取决于汽车自身的质量,与牵引力的大小无关.故C 项错误.
D :加速度减小表示速度变化变慢,可能是增加得慢,也可能是减小的慢.所以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不一定减小.故D 项正确.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甲、乙两物体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与弹力都平衡。
乙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运动,甲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一起做匀速运动,此时甲物体达到最大速度,乙物体达到最小速度,故ABC 不符合
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的加速度斜向右上方,即加速度有水平向右的分量,可知人的脚所受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摩擦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成锐角,则静摩擦力做正功。
故选C。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跳板发生形变是因为运动员对跳板施加了力的作用,选项A 错误;
B.运动员对跳板有压力是由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 错误;
C.运动员在最低点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是处于超重状态,支持力大于重力,故C 正确;
D.跳板由最低点向上恢复的过程中,支持力对运动员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D 错误。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设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 ,弹簧的弹力为
F kx =
选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滑块的加速度为
f F f k a x m m m
+=-=-- 可知a 与x 的关系是不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故A 错误;
B .当弹簧的压缩量为x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12
p E kx =
所以滑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做功 212
F W kx =- 克服摩擦力做功
f W fx =-
对滑块由动能定理可得
0F f k k W W E E +=-
即有
2012
k k E E fx kx =-- 动能k E 为x 的二次函数,是一条曲线,故B 错误;
C .滑块克服弹簧做的功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系统的机械能
0k E E fx =-
即系统的机械能与x 之间的关系为斜率为负的一次函数,故C 正确;
D .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
Q fx =
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故D 错误; 故选C 。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当人与保险带间恰好没有作用力,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时,
20v mg m R
=, 则临界速度为
v 0,
当速度v A 错误;
B. 当人在最高点的速度v ,人对座位就产生压力。
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N =2
v m R
, 得:
N =2
v m R
−mg ,
座位对人作用力与速度v 有关,当v N >mg ,则座位对人的压力将大于mg ,故B 错误;
C. 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速度大小不等,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
2
v a R
= 可知,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C 错误;
D. 人在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人处于超重状态,
人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故D 正确。
故选:D 。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在甲图中,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提供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运动的加速度为a =g sinθ,两个斜面倾角不等,所以加速度不相同; 设高度为h ,则斜面的长度为h /sin θ。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知
21sin 2
h at θ= 解得
t =甲图中两个斜面倾角不等,故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不相同,故A 错误,B 错误;
C. 在乙图中,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提供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运动的加速度为a =g cos θ
两个斜面倾角不等,所以加速度不相同;
设底边长为s,则斜面的长度为s /sin θ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知:
21sin 2
s at θ= 解得
t = 当θ分别为30∘和60∘时,sinθcosθ相等,故时间相等,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v -t 图像不是运动员的运动轨迹。
运动员自由下落时做直线运动,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x =16m 时运动员速度最大,即重力与弹力大小相等,所以弹性绳的原长小于16cm ,故B 错误;
C .x =16m 时,重力与弹力大小相等,从x =16m 到x =30m 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且弹力
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 正确;
D .从x =0到x =30m 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4p 501030J 1.510J E mgh ∆==⨯⨯=⨯
根据运动员和弹性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弹性绳的最大势能为
4p 1.510J p E E =∆=⨯绳
故D 错误。
故选C 。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C .将A 沿杆向上的运动分解为沿绳子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垂直绳子方向的运动,如图所示:
人拉绳子的速度等于A 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则
0cos A v v θ=,
解得A 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
0cos A v v θ
=
, 故AB 两项错误,C 项正确.
D .A 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 0A v v cos θ
=, θ增大,A 物体速度增大,即A 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故D 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绳连接、杆连接的物体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相等.
2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梯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小明蹲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有
11F mg ma -=
故图像得截距大于50,在电梯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小明突然站起时有
22F mg ma -=
由于12a a <,故12F F <,图线向上攀升,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