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养与环境因素对奶牛蹄病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营养与环境因素对奶牛蹄病的影响
赵昌松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辽宁鞍山114200
)
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蹄病现象,管理者往往首先考虑到的是饲料营养或环境条件出了状况。
因为这两个方面与牛群蹄病的发生率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在饲养管理中应重视这两个方面,对预防奶牛蹄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牛;蹄病;营养;环境
1营养因素
饲料营养中纤维素含量要充足,并定时定点定量饲喂牛群,保证牛群能够采食到足够的料量,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虽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蹄部病变的影响不大,但是也应该保证这些微量成分含量充足。
实践证明,奶牛足底部位的脂肪垫越厚蹄病的发病率越低,反之脂肪垫越薄,蹄部发病率越高。
饲料营养管理还决定着奶牛瘤胃内的pH 值,同时瘤胃内的乙酸、丙酸、丁酸等含量会随着pH 值的高低而发生相应变化。
试验证明奶牛瘤胃里的pH 值达到6.8时,这样的奶牛生产出的牛奶中乳脂肪含量也较高。
并且随着瘤胃pH 值的降低,牛奶里面的乳脂肪含量也会越来越少,如果瘤胃内pH 值下降到5.8时,牛奶里面的
乳脂肪含量就会降低很多。
同时奶牛瘤胃内的pH 值的稳定性会受到奶牛采食量的影响,如果奶牛采食量或摄入的营养不稳定的情况下,其瘤胃内的pH 值也会发生上下波动。
当瘤胃内pH 值下降到5.5以下时,奶牛蹄部的软组织就会受到伤害,因此会引起蹄部疾病发生。
所以要想预防奶牛蹄病,必须维持奶牛瘤胃内pH 值高于5.5。
如果采用机械化喂料,饲喂量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减少精料的堆积,很好预防奶牛发生瘤胃酸中毒。
但是每次挤完奶,奶牛回到牛舍后料槽是空的,奶牛只能回到卧床休息、无法采食到饲料。
这样在下次采食前,奶牛处于饥饿状态,就会采食到较多的饲料,由此摄入的糖和淀粉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引起奶牛瘤胃内pH 值下降。
建议在每次奶牛挤完奶回到牛舍后,都能吃到新鲜的饲料,将饲喂时间定在早晨四点到上午十点,这样管理好奶牛的第一顿早餐,在早晨可以吃到比较多的饲料,奶牛瘤胃内pH 值就不会发生很大波动,也就不会下降很多。
因此应加强奶牛的饲喂管理,保持料槽内始终有饲料,及时将新鲜的饲料推送到奶牛料槽内,这样管理工作直接决定着牛群蹄病的发病率[1]。
2环境因素
感染性蹄病往往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管理者都很清楚细菌常常存活于饲养环境中,如果奶牛皮肤完整无损就可以很好的抵
御这些病菌入侵,但是皮肤一旦发生挫伤,这些病菌就很容易侵扰机体而引发疾病。
同时如果饲养环境潮湿,蹄部长期受到浸泡,就给病菌的入侵创造了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潮湿的环境中奶牛蹄部疾病多发的主要原因。
当然奶牛自身体质变差、免疫力系统功能下降时,也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如果牛舍内粪便清理不及时,牛粪堆积过厚,这样不仅引起个别牛只体表卫生较差,还会致使牛蹄长期受到粪便腐蚀,容易发生蹄病。
所以牛场清理粪便的方案或者说牛粪是否能够及时清除,以及清除的程度都决定着牛群感染蹄病的风险大小。
可以选择在奶厅观察牛蹄,这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奶牛蹄部的卫生状况,从而更有效的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环境管理直接影响着蹄病的发生,通常奶牛在卧下的时候患蹄病的风险最小,所以奶牛在地面站立时间越长发生蹄病的机会就越大。
在奶牛饲养管理中决定牛躺卧时间的主要是牛床的设计,如果牛床设计不合理,体型较大的奶牛躺卧不方便,那么这些奶牛感染蹄病的风险就会很高。
设计良好的牛床不仅可以让牛很舒服的躺卧下去,还可以辅助奶牛很好的站立起来[2]。
如果饲养密度较大,奶牛活动不方便,也就没有充分的卧床休息时间。
同时如果牛舍离奶厅距离较远,每天奶牛需要行走很长的距离到奶厅挤奶,这样就会增加牛蹄与地面摩擦的时间,从而奶牛发生蹄病的风险也就越高,再加上地面卫生较差,奶牛感染创伤性蹄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炎热的夏季,在热应激条件下,奶牛饮水量增加,站立在水槽边、风扇下的时间较长,这样蹄部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也会增加感染蹄病的风险。
所以应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在牛舍安装遮阳棚、加大通风量等,确保奶牛生活环境舒适,减少感染蹄病的机会。
正常情况下奶牛蹄部的磨损大约为5mm 左右,每头奶牛蹄部的磨损还是比较一致的。
放养的牛只经常到环境干燥的牧场,在生长过程中牛蹄外部蹄甲也相对干燥,并且发脆易开裂,经过磨损发生脱落凹陷呈碗状型。
而在牛舍饲养的牛只,生长在地面潮湿的环境中,牛蹄含水量大、比放养牛只的蹄部扁平且增厚,蹄底细胞不容易脱离,会牢牢粘在一起,这也是舍内饲养奶牛容易感染蹄病的主要原因。
现代化的奶牛场都会给牛群定期进行蹄浴,来预防奶牛
发生蹄部病变,但是这只能预防感染性蹄病,而对创伤性的蹄病没有太大作用[3]。
作者简介:赵昌松(1979.12—),辽宁海城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 All Rights Reserved.
牛床上铺设的沙子也会对牛蹄产生磨损,沙子的摩擦力越大对牛蹄的磨损程度也越大,如果沙子的磨损速度大于牛蹄生长速度时,就会引起蹄部挫伤,从而造成蹄部病变。
建议牛床上铺设沙子的,在奶厅、待挤区和通道上要铺设橡胶垫,这样可以减少奶牛
蹄部磨损,降低蹄病的发生几率。
█
参考文献:
[1]王秀丽,陆欣.奶牛蹄病的防治措施[J].新疆畜牧业,2013(10):51.
[2]陆中华,李宗方,李国利.奶牛蹄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奶牛,2006(4):39-40.
[3]韩薇.奶牛蹄病及防治措施[J].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2005(1):42-44.
作为基层畜牧兽医的主要工作,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既可以实现对动物疾病的科学控制,也能够尽可能降低动物出现疾病的概率。
所以,从某一层面来讲,通过不断强化基层畜牧兽医的动物防疫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对食品安全的维护也有着重要作用,且还能够给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针对基层畜牧兽医的动物防疫工作在具体落实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给予综合分析与及时完善。
1做好基层疫情的检测工作
疫情监测不仅是基层防疫的重要职责,也是避免疫病进一步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畜牧业的具体发
展情况,严格、细致地落实每一项疫情监测工作。
一方面,乡镇政
府、主管部门应联系实际需求,构建出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在疫情高发时段,对口蹄疫、禽流感等一系列高发疫病实施全面、细致的动态监测,定期做好畜禽养殖疫苗注射工作;另一方面,应充分
重视防疫人员监管作用的充分发挥,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排查疫情,一旦发现有野鸟、畜禽突然死亡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同时严格落实病死畜禽尸体的无公害处理工作,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避免疫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此外,要做好疫病应急物资的储备,且要定期检查物资储备情况,若有大规模疫情的发生,一定要及时启动防控预案,以此来实现快速、及时地控制疫病,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
此外,还要建立统一的领导班子部门或者是组织。
主要是因为要想促进畜牧兽医防疫完整性的不断提升,通常都需要提前做好统一部署,制定完善计划,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1]。
2加大基层防疫工作宣传力度
结合相关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很多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疫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饲养人员在实际养殖中缺少防疫知识,很多养殖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
这也是我国很多地区
在建立养殖行业时未做好知识宣传工作导致的。
因为未做好专业知识的宣传,导致防疫人员无法按照标准要求来对动物进行防疫处理,最终引发一系列疫病。
对此,各地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适当加大宣传力度,基于对不同区域防疫情况、养殖情况的综合分析来落实好各项宣传活动,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先进技术来进行养殖知识宣教工作的组织。
如,可以开设相应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其他的网站公众号,以此来为养殖户定期推送一些养殖方面的注意事项,使得养殖户可以对各种疫病做出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对防疫工作的必要性有正确认识。
另外,政府也可以搭建相应的培训平台,组织养殖户定期参与专业、系统的培训活动,以此来确保养殖户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以此来为动物健康提供有力保障[2]。
3制定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
在落实各项动物防疫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真正做到深入基层,尽可能与基层养殖户进行互动交流,以此来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动物在实际养殖中生长、集群情况。
同时,还要围绕当地比较流行的疫情来做好各项检查工作。
在落实疫病风险管理工作中,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全面把握,做好详细记录。
然后基于此,联系具体养殖情况,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完善的策略。
另外,在日常检查中,防疫工作人员也要注重和养殖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围绕各种发病情况,结合动物病情,完善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
同时,还要重视微信、QQ 等交流平台的充分利用,以此来确保农户在发现一些新问题,或者是在养殖中产生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防疫人员沟通,以此来提升防疫指导工作实效性,确保各类疫病在发生后,可以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大规模暴发情况的发生。
4增加资金与设备技术的投入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要想取得理想成效,往往都离不开资金的
试论基层畜牧兽医如何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孙全煜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甘肃临夏731100
)
为养殖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水平的高低,会给养殖行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尤其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动物养殖种类也随之不断增加,基层畜牧兽医的动物防疫工作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畜牧兽医的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应联系实际情况,探索出更完善、适合的工作策略。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