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有妙招.doc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有妙招
蔬菜田里有些马铃薯看上去斑斑点点,像疮又像痂,看上去这么丑,切开一看里面不烂,这是什么原因呢?简单来说就是马铃薯毁容了,自己还可以吃,但是要拿出去卖,可就没人要了。
这种现象其实是马铃薯疮痂造成的。
疮痂病实际上是一种土传病害,除了侵染马铃薯,还侵染甜菜、芜菁甘蓝、胡萝卜等。
诱发疮痂病的病菌可通过种薯传播,也可由染病土壤通过农具、风和水等途径传到新的田块中。
就是说,从这个田里走到那一块,就把病菌带过来了。
一、治病先“把脉”疮痂病菌有两种类型:普通疮痂病菌和酸性疮痂病菌。
疮痂病的侵染通过块茎的皮空、气孔或伤口,大多发生在块茎发育的初期。
普通疮痂病多在沙质土壤、H5.5~7.5、土壤温度20~22℃、干燥的条件下最容易发生。
现实中,在酸性土壤中添加过量的碱性物质,例如石灰、厩肥后,常会突然诱发本病。
本病菌在微碱性的土壤中可以存活很久,在强酸性土壤中则难以存活。
酸性疮痂病菌则在pH4.0的酸性土壤中仍能生长,但在土壤中存活的能力不如普通疮痂病菌。
二、疮痂病防治结合
1、种薯处理: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农用链霉素+滑石粉包衣。
2、土壤处理,使用疮痂净、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增施酸性肥料调整土壤pH值。
3、不施用未沤好的土杂肥,并在结薯后的2周内保持土壤湿润。
马铃薯疮痂病在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尤其多发,所以我们要提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