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册期中素质检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道德与法治初二上册期中素质检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关于责任与角色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就相同
B. 有责任才有角色
C.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D. 角色相同,责任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因此,角色不同,责任也就不同。

选项A、B、D的说法均错误,因为它们没有正确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2.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疫情期间,小华坚持每天去学校上课
B. 小丽拒绝将捡到的涉密文件交给国家有关部门
C. 小明在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D. 小刚看到有人在公园里乱扔垃圾而不加劝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疫情期间,小华应遵守防疫规定,而非坚
持去学校上课,故A错误;小丽捡到涉密文件应交给国家有关部门,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体现,故B错误;小明在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有利于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符合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故C正确;小刚看到有人在公园里乱扔垃圾而不加劝阻,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故D错误。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前提是()
A. 国家的统一领导
B.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D.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因此,国家的统一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A正确;B项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故排除;C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之一,但不是前提,故排除;D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之一,同样不是前提,故排除。

4.“中国天眼”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
电望远镜。

它的建成使用,使中国在国际天文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体现了我国()
A.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B. 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C.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D. 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领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天眼”FAST的建成使用,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体现,A正确;虽然我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整体上与世界科技强国仍有差距,B错误;C项与题干内容无关,且我国尚未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故排除;D项与题干内容不符,且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本题强调的重点,故排除。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往中应()
A. 拒绝外来文化
B. 传承中华文化
C. 尊重文化多样性
D. 弘扬民族精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了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往中应尊重文化多样性,C正确;拒绝外来文化是不正确的态度,我们应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A 错误;B项虽然重要,但与题干内容不符,故排除;D项与题干内容不直接相关,故排除。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关于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有()
A.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B. 承担责任总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C. 逃避责任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D. 未成年人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答案:A、B、C
解析:责任通常指个体分内应做的事,即一个人必须要做的事情。

承担责任往往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等代价,但也会获得回报,如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逃避责任会损害个人声誉,导致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D项错误,因为未成年人虽然受到法律保护,但也需承担与其年龄和能力相适应的责任,如学习责任、家庭责任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爱国、创新、包容、进取
答案:A、B、C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

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项中的“创新、包容、进取”虽然也是积极的价值观念,但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答案:A、B、C、D
解析: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依法治国的完整体系。

4.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其中最基本、最重要、成效最显著的权利是()
A. 人身自由权
B. 政治权利和自由
C.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D. 平等权
答案:A、C
解析: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B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但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D项平等权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题干强调的是“最基本、最重要、成效最显著”的权利,因此D项不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C.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D. 享有权利的主体不一定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答案:A、B、C
解析: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因为义务具有强制性。

D项错误,因为在我国,享有权利的主体同时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二者是统一的。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
答案:√
2.题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
律权威、法律效力。

()
答案:√
3.题目: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以及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
定人群的权利保护。

()
答案:√
4.题目: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国
家权力。

()
答案:√
5.题目: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
答案:√
6.题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
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
答案:√
7.题目: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只有大家都认同并遵守同
一社会规则,社会才能有条不紊地发展。

()
答案:√
8.题目: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未成年人可
以例外。

()
答案:×
9.题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意味着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
利必须为宪法和法律所保障,当它们受到侵害时,国家应依法予以保护。

()答案:√
10. 题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答案:√
四、填空题(每题3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
律(权威)、法律(效力)。

答案:总章程;地位;权威;效力
2.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等。

答案: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3.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

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答案:网络生活
5.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
(诚信建设),政府要率先垂范,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守信用。

答案:传统美德;诚信建设
五、问答题(每题5分)
1.题目: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谈谈你对其中“爱国”这一价值观的理解。

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

对于“爱国”这一价值观,我认为它是对祖国深厚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表达。

爱国不仅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和尊重上,更体现在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中。

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准备;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题目:
谈谈你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一治国方略的理解。

答案: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以德治国则强调通过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3.题目: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答案: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它对于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能够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它还能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4.题目: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答案: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浪费;不乱扔垃圾,分类投放垃圾;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

其次,我们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碳排放;鼓励家人和身边的人一起参与环保行动。

最后,我们还要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广播等渠道,向更多的人传播环保理念,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