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风暴读后感 -完整获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育风暴》读后感
仓头小学吕红艳
作为一个师范生,教育类的书籍也是看过不少,或许因为我现在身处于教师这个岗位,感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作家王宏甲的著作《中国新教育风暴》更加吸引了我。
我从这部类似于长篇报告文学的教育专著作中感知了其他教育前辈工作的艰辛,吸取了很多经验,这些在我的脑海里、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一、前人之见,疏己之塞
新课程改革、新课标的说法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了。
作为一名师范生和一名人民教师,可以说是对这些字眼极其熟悉了。
在认真阅读了《中国新教育风暴》这本书以后,我从宏观理论的高度认识到教育改革是世界潮流,我们中国正处在教育转型的历史时期,而课程改革正是教育转型的关键所在。
课程改革的最集中体现就是综合课程的使用。
透过课改实验区的种种现象,我深刻认识到那些勇挑实验重担的教师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英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最优秀的老师。
这些认识犹如一阵阵清风,拨去我眼前的团团迷雾,使我对全国上下正在进行的课改热潮,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走出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
二、一个变教师为导师的时代
“导师”的理解应该为“引导型”老师,就像《中国新教育风暴》
一书中王能智老师所倡导的教师要“设一个圈套让学生去钻”,“让学生把手放开,把脑放开。
”新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就要求我们教师做一个引导型教师,而非“输灌型”教师。
新形势下的教学主体在这里发生了改变,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这里,不再是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因为老师说的与专家说的可能有很大分歧,专家说的与网上最新出现的也可能有很大不同。
到底谁是正确的呢?现在,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每个学生。
学生就在我与课本、我与课堂、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学校、我与家、我与人们、我与社会、我与环境、我与未来、我与……中认识我,建设我。
这就要求老师是个“通才”,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习课本适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去,到生活中去。
在这个变教师为导师的时代,我们老师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学习是最好的阶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对教师知识的储备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因此要做好以上这一切并产生效果,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佩服的、过硬的教学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艺术,完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机灵,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个性魅力的人。
这个目标很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相信,树立明确的目标是成功
的第一步。
没有目标,偶然的收获只能是昙花一现。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首先,我们应该向书本学习。
书本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只有不断研究、体会、反复感悟,才能深刻理解并把握教材。
其次,作为老师,要向学生学习。
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本活的书本。
他们有不同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学习方式。
第三,同行之间,我们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特别作为青年教师,就更应该向年长的老师学习。
因为他们有许许多多的经验,有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另外,老师要向社会学习。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有好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
我们要多看报、听广播、看杂志、关注教育信息网站等。
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拓宽自己有限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做老师的往往自己寻找客观理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看书,没有时间去和学生交流。
同事间往往不能坦诚相待等等。
我们正在自我封闭,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平时光读自己学校所订的教育教学杂志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高瞻远瞩,要适时阅读一些大部头的,专家著作的、前瞻性较强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
我们要做真正为工作而生活的事业人。
四、勇做课改前沿的弄潮人
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
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
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
课改要改革,但也不能把过去我们所有的做法都抛弃,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活用好的东西,因为课改与传统教学不是对立的。
新型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课堂的气氛应是祥和轻松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融洽的。
而这种课堂气氛的创造,就需要我们具备三心:仁者之心、智者之心、宽容之心。
仁者之心就是要爱学生。
学生的行为有时确实让我们做老师的很生气,但此时我们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不能动气,要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些事。
智者之心就是要看教育的智慧,教育的艺术,教育的美。
要懂得运用学科的美丽所在,以美育德,让学生较好,较容易受到感染,才能使之更快更好融入到学习中。
宽容之心是什么?我每个人都是非常清楚的。
在如今的形式下,我们要真正的做到这三心,用真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处于新型课堂的环境中,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和爱心;在这个美丽的大环境中,依据新课标的内容,运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不断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对新课改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和教学都上一个台阶。
为了推进新课改,让我们共同进步,勇立课改潮头,共同撑起小学课改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