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2槐乡五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2.《槐乡五月》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槐乡五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一课,这是一篇清雅隽永的美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

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的赞美,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文章素洁高雅,意境美妙,语言优美,内容厚行文如流水,语言诗化。

实,学情分析:
学生到了三年级下册,对作品中的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已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

本课语句优美,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但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语句中蕴涵的意境,对学生来说,要很快进入文本,与文本产生共鸣,与作者的心灵共舞,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加之文中所描写的槐乡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欣赏,引导孩子渐入美的殿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纯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和槐乡孩子的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

教法学法:
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欣赏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句感悟”是基本出发点,“朗读指导”是主要表达方式。

学法的指导融入在教法中,两者相辅相成。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眼睛真亮!眼睛亮,发音准的孩子都很优秀!认真看老师写一个字,(在田字格中板书“槐”),谁认识?谁能用“槐”组词?
2、板书:槐乡。

槐乡在哪里?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叫作槐乡?
五月,是槐花盛开的季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1、课:槐乡五3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字词。

、2
学生接读课文。

3、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不但要正确、流利,还要有感情,怎样读书才能做到有感情?(学生交流)
2、这次读书老师有个高要求:“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读时要注意看哪些词,哪些地方能给你带来甜美快乐的感觉,需要的时候用笔画一画。

现在就请大家用心读书,边读边想。

3、学生交流。

四、感悟“槐花香、美、多”
1、同学们在刚才的交流中,都觉得槐花很美,(板书:美)你是从哪些语句或词语中感觉出来的?
(1)出示“??似??像??如??”
(2)自己试着读一读,能把你感觉到的美读出来吗?
(3)指名读。

(4)齐读。

2、好美的槐花啊!你再读读这句话还能感受到什么?(板书:多)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1)交流
(2)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出示远望槐乡图片)漫山遍野哪!你读(学生读)
(3)齐读。

3、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仿佛身处槐乡,看到了一副美轮美奂的槐乡图,仿佛闻到了阵阵槐花香。

课文中有写到吗?
)学生默读,画出有关词句。

1(.
(2) 清香、醇香、浓香顺序可以换吗?为什么?
(3)只有这几种香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这清香,这醇香,这浓香,全弥漫在空中,让我们闭上眼,刚来到槐乡,轻轻地吸一口,你闻到——(清香),再走近嗅一嗅,不由让人夸赞到真是——(醇香)哪,睁开眼,让我们再深吸一口——这就是(浓香)呀。

难怪作者这回会说:“连风打的旋儿都——”(师引读,生齐读下一句)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5)让我们把这种浓浓的香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吧。

(生齐读)(6)谁把这份香展示给大家看看?指名读。

真是香啊!
五、体会“槐乡情、槐乡乐”。

1、浓浓槐花香,串串槐花美,老师从大家的朗读中都感受到了,来到槐乡,还有什么令你流连忘返呢?
2、学生交流。

3、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
4、从哪里看出他们热情好客?(学生交流)你看,一桌槐花大餐。

(多媒体出示图片)还有槐花珍品(槐花蜜)来槐乡作客真是有口福啊!
5、你说他们生活快乐,从哪里看出来的?(交流)有的吃有的看有的玩,难怪,一到五月,孩子们就要高兴地喊起来——五月――生接读(洋槐开花了)再高兴点(-----)
6、儿时的快乐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他还由衷地(课件示句)”感叹“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齐读。

六、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伴随着作者的回忆走进槐乡,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槐花,闻到了甜丝丝的槐香,认识了热情快乐的槐乡孩子,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把你体验到的读出来。

(多媒体出示槐花图片,放音乐)
2、课下请同学们搜集几段描写槐乡的小片段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中,领略了《槐乡五月》槐花盛开的美景。

作者笔下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你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赞美这满树的槐花呢?(出示远近不同的槐花图片。


二、指导背诵。

1、课文第一段要求背诵,谁能给大家一点背诵建议?
2、出示:多美(似像如)香|
3、试背
4、课件出示图片和背景音乐背。

5、指名背。

三、资料交流。

把你搜集到的描写槐乡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听。

四、迁移练习。


如果你是导游,这是我们山东日照五台山的五月美景,、1课件出示:你怎样为游客们介绍呢?动笔写一写。

、交流。

2 五、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心里默记。

1 、观察发现,看看那个字容易出错?提示“咸、顿”的写法。

2 3、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随机纠正写字姿势。

4、当堂作业展示,表扬和鼓励进步学生。

六、实践活动。

用你搜集的图片和资料以“槐乡五月”为题办一期手抄报。

教学反思:本课亮点: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地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我引导学生抓住语句中的重点字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交流,使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重点:槐花的多、香和美;槐乡孩子的热情和快乐。

通过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反复对话,与同伴亲密对话,与教师平等对话,使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目的,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另外,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朗读指导比较到位。

比如:抓住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细节:“山山洼后面的省略号”清香、醇香、浓香“洼”和“坡坡岗岗”的朗读速度、.
等等,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予指导,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学生的朗读水平确实呈现了逐步上升的过程。

不足之处:三个词语的不同时,
学生的”“浓香、“醇香”、”1、在比较“清香所以一下难以说出。

理解出现了障碍。

可能平时还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平时教看来,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引导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2、课堂上遇到一些生成的东西,放的有点太过,即使收回来了,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有些地方显得不紧凑,影响到全文的整体性感悟。

这就提醒我们在预设教案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情的把握尽量到位。

遇到生成性的东西要恰当处理,偏离文本太远要及时引领孩子重新走近文本,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