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必考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密封了一段空气柱的注射器。
若迅速下压活塞,此过程中()
A.密封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B.密封空气的内能变大
C.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D.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B
解析:B
ABD.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过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故A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热机在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上面实验中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有关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说明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上方的气体密度小
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说明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D 解析:D
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A错误;
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内能转换为机械能,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
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下方气体密度较大,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A.老人晒太阳
B.电饭锅煮饭
C.下滑时小孩屁股会热
D.冰箱冷藏食物C
解析:C
A.老人晒太阳,老人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电饭锅煮饭,米饭从电饭锅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孩在滑梯上下滑的过程中,屁股与滑梯之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冰箱冷藏食物,食物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来了,湘江边油菜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B.七月份湖南省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D.冬季,寒潮来临,长沙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A
解析:A
A.能闻到花香是花香分子进入鼻子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河水夹带泥沙、空气中弥漫的沙尘、飞舞的雪花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冬天里雪花飞舞B.公园里花香四溢
C.扫地时尘土飞扬D.天空中乌云翻滚B
解析:B
分子热运动是微观世界的微小粒子的运动,人眼直接无法观察到的,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雪花飞舞、尘土飞扬、乌云翻滚是人眼直接观察得到的,是宏观的机械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如图为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凝固时间是10min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相同,内能相等
D.该物质的熔点是80℃D
解析:D
AD.由图可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所以为晶体,且熔点等于凝固点,所以熔点为80℃,故A错误,D正确;
B.由图可知,凝固过程为5min~10min,则凝固时间为5min,故B错误;
C.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虽然B、C两点时温度相同,但是内能减小了,故C错误。
故选D。
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
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
B .两次实验时都是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的
C .此实验用的温度计可以用体温计替代
D .两次实验中,水沸腾后,熄灭酒精灯,水并没有立刻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A
解析:A
A .根据Q cm t =∆吸,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升温少的质量大,所以第一次用的水的质量大于第二次的,故A 正确;
B .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都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说明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B 错误;
C .由于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而本实验水沸腾时温度为98℃,所以此实验用的温度计不可以用体温计替代,故C 错误;
D .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当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故D 错误。
故选A 。
8.手指按到键盘上,与键盘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手指和键盘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热量
B .温度
C .比热容
D .质量B
解析:B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手指和键盘之间有温度差,没有发生热传递,则手指和键盘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
故选B 。
9.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B .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C.丙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A
解析:A
A.甲图中压紧的铅块接触的两个表面分子间的引力,与下面铅块和钩码的总重力相平衡,使得下面的铅块不掉下来,故A正确;
B.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压缩筒内气体,通过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故B错误;
C.丙图中小朋友下滑时,身体和滑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丁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对木塞做功,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10.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D.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A
解析:A
A.固体分子间有间隙,但是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是因为物体间存在空隙,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B错误;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
D.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做功热传递增加
解析:做功热传递增加
[1][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钻木”能“取火”,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
12.(1)一瓶矿泉水喝剩半瓶后,其比热容与喝之前相比_______(填“不变”或“减少”)
(2)一瓶质量是0.5kg 的矿泉水,温度从30℃降低到10℃,会_______热量(“放出”或“吸收”)
(3)请计算出其放出或吸收多少热量?(________)(c 水=4.2×103J/(kg•℃))不变放出42×104J
解析:不变 放出 4.2×104J
(1)[1]比热容是物质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也不变,则一瓶矿泉水喝剩半瓶后,其比热容与喝之前相比不变。
(2)[2]一瓶质量是0.5kg 的矿泉水,温度从30℃降低到10℃,温度降低内能减小,会向外放出热量。
(3)[3]由吸放热公式可知,放出的热量为
3410 4.210J/(kg C)kg 30C 10C ()0.5() 4.210J Q c m t t ⨯⋅︒⨯⨯︒︒⨯=-=-=水吸
13.一杯质量为2kg ,初温为25℃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了50℃,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J ,吸收热量后水的比热容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05不变
解析:2×105 不变
[1]水吸收的热量:
354.210J/(kg )2kg 50 4.210J Q cm t ==⨯⋅⨯⨯=⨯吸℃℃;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温度无关,加热过程中,随着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但水的比热容不变。
14.为了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推行了“学生饮用奶计划”。
如图所示
是一种学生饮用奶,它的净含量为200 mL ,若它的密度为1.25×
103 kg/m 3,比热容为4.0×103 J/(kg·℃),冬天饮用时把它从10 ℃加热到40 ℃需要吸收________J 的热量。
学生在饮用过程中,剩余牛奶的________(填物理特性)保持不变。
3×104密度(或比热容)
解析:3×
104 密度(或比热容) [1]牛奶的体积
363200mL 200cm 20010m V -===⨯, 由m V
ρ=得牛奶的质量: 33631.2510kg/m 20010m 0.25kg m V ρ-==⨯⨯⨯=,
牛奶吸收的热量:
34
℃)℃℃);
=∆=⨯⋅⨯⨯-=⨯
Q cm t
4.010J/(kg0.25kg(4010310J
吸
[2]因为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所以,学生在饮用过程中,剩余牛奶的密度、比热容都保持不变。
15.如图所示,在右端开口的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 是一支温度计。
若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是:活塞将向______(填“左”或“右”)运动;A中空气内能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温度计C的示数将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右减小降低
解析:右减小降低
[1] 因为汽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所以A中气体压强大于B右侧大气压强,当把销钉拔出后,活塞将向右运动;
[2] [3]A中空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所以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16.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利用针筒抽取满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用力压活塞时水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_。
间隙斥力解析:间隙斥力
[1]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
[2]分子间有斥力,所以用力压活塞时水不容易被压缩。
17.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
小丽和小亮为了使自己的手更暖和些,分别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分别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方法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做功
解析:热传递做功
[1][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小丽哈气,一股热气的热量传递到手上,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双手的内能;小亮搓手,双手摩擦,摩擦生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双手的内能。
18.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如图,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测得数据如下表:
升高的温度t/℃20304050
加热水的时间t/s6090120150
加热煤油的时间t/s3*******
(1)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
(2)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____之比,叫做水的比热容;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实验图象,其中图线______表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
多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b
解析:多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b
(1)[1]根据数据知道,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所以,说明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2)[2]根据比热容的定义知道,一定质量的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与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水的比热容。
(3)[3]根据图丙知道,升高相同的温度,b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所以,b图线表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
19.如图是某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______(晶体/非晶体),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理由是______;
(2)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1c、2c,则1c:
c ______。
晶体小于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了热量1:2
2
解析:晶体小于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了热量1:2
(1)[1]由图像可知,该物体在BC阶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
[2][3]由B点到C点虽然温度不变,但物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所以在C点的内能大于
在B 点的内能。
(2)[4]该物质在AB 段和CD 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是CD 段所用的时间是AB 段的两倍,说明CD 段吸收的热量是AB 段的两倍,则比热容之比为 111222c 1===c 2
Q Q m t Q Q m t
∆∆ 20.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常用于“冷疗法”治疗外伤疼痛:
(1)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
它的装瓶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在向瓶中充气时,瓶内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作用。
压缩体积升高汽化吸收
解析:压缩体积 升高 汽化 吸收
(1)[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那么要想在常温下让氯乙烷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2]在向瓶中充气时,此时对瓶内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3][4]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三、解答题
21.小华和小欣探究水和某种未知液体放热降温的特性,她们用相同的烧杯装了质量均为200g 的水和未知液体,均加热到80℃后,置于相同环境中让两种液体自然冷却。
同时记录两种液体的温度,得到如图所示温度和时间图像。
设降温初期两种液体相等时间内放出的
热量相等,c 水=4.2×103J/(kg·℃)求:
(1)表示水的图线是哪一条;
(2)3分钟内水放出的热量;
(3)未知液体的比热容。
解析:(1)a ;(2)8400J ;(3)2100J/(kg·℃)
(1)由图像可知,降低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时间长,水放出的热量多,即图线a 表示水的温度变化随时间的关系。
(2)由图可知水的初温为80℃,3min 时温度为70℃,水的质量为200g ,即0.2kg ,那么3分钟内水放出的热量为
30 4.210J/(kg )0.2kg (80-7J (0)=8400)Q cm t t =-=⨯⋅⨯⨯℃℃℃
(3)在3分钟内液体温度变化为20℃,质量为0.2kg ,放出的热量和水相同为8400J ,则未知液体的比热容为
8400J =2100J/(kg )0.2kg 20Q c m t =
=⋅∆⨯未℃℃
答:(1)表示水的图线是a ; (2)3分钟内水放出的热量为8400J ;
(3)未知液体的比热容为2100J/(kg·℃)。
22.把100克的热铁球,投入冷水中,铁球的温度从860℃下降到60℃,已知铁球放出热
量3.68×
104焦,求铁的比热容为多少? 解析:460J/(kg•℃)
【解析】
铁球的质量:
m =100g=0.1kg
铁球放出的热量:
Q =3.68×104J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可得:
c =()0Q m t t -=()
43.6810J 0.1kg 86060⨯⨯-℃℃=460J/(kg•℃) 答:铁的比热容是460J/(kg•℃)。
23.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某县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县内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出水流量为150m 3/h . (1)求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所放出的热量.
(2)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燃气蒸汽锅炉供热,且天燃气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为90%,则利用上
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多少天燃气?
(ρ水=1.0×103kg/m 3,c 水=4.2×103J/(kg·
℃),天燃气的热值为q=4×107J/m 3) 解析:(1)2.52×1010J (2)700m 3
已知出水流量为150m 3/h ,由ρ=m/V 得,
水的质量:
m=ρV=1.0×l03kg/m 3×150m 3=1.5×l05kg ,
水放出的热量:
Q=cm △t=4.2×l03J/(kg•℃)×1.5×l05kg×(90℃-50℃)=2.52×1010J.
(2)由η=Q 吸/Q 放得:
天然气需要放出的热量:
Q 放=Q 吸/η=2.52×1010J/90%=2.8×1010J ,
由Q 放=Vq 得:天然气的体积:
V=Q 放/q=2.8×1010J/4×107J/m 3=700m 3
24.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 kg 、
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 J/m 3。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 %被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多少天然气?
解析:(1)1.008×
106 J (2)0.048m 3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t =100℃,水吸收的热量是:
Q 吸 =cm (t-t 0)=4.2×103 J/(kg •℃)×3kg ×(100℃-20℃)=1.008×106J ;
(2)由=100%Q Q η⨯吸放
知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661.00810=10J 10J 0%==1.6860%Q Q η⨯⨯⨯吸
放 由Q 放 =Vq 知道,烧开这壶水需要天然气的体积是:
6373
0.048m 3.510?J /1.6810J m Q V q ⨯===⨯放。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1.008×106J ;
(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 %被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0.048m 3天然气。
25.如图是“光电互补型”太阳能热水器,晴天以吸收太阳能作为加热方式,阴雨天可用电加热方式。
某该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的水为120kg ,当水温由15℃升高到45℃时,求:
(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 水=4.2×103J/(kg·℃)]
(2)若在阴雨天,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工作时的效率为70%,则要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kW·h?
解析:(1)1.512×107J ;(2)6kW.h
【解析】
(1)已知水的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根据,,,A B C D 得,水吸收的热量是: 374.210J/kg?120kg 4510 1.51210J Q cm t =∆=⨯⨯⨯-=⨯吸(℃)(℃℃);
(2)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工作时效率为70%,根据Q W η=吸电
得,消耗的电能是: 771.51210J ==2.1610J 6kW?h 70%Q W η⨯=⨯=吸
电。
26.如图所示是家庭、宾馆常用的电热水壶及其电路原理图。
电热水壶最多能装1L 的水,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2156Ω,电热丝R 2的阻值为44Ω。
(1)开关S 1S 2分别处于什么状态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
此时电热水壶的电功率是多少?
(2)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30℃的水烧开需要5分钟。
则烧开这壶水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在这次烧水中,电能转化为热的效率是多少?
解析:(1)S 1、S 2都闭合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电热水壶的加热功率为1100W ; (2)烧开这壶水消耗的电能为3.3×105J ;电能转化为热的效率约为89.1%。
【解析】
(1)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R 1被短路,只有R 2工作,电路电阻最小,功率最大,所以此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
此时电热水壶的电功率为()2
222201100W 44ΩV U P R ===加热 (2)烧开这壶水消耗的电能为:51100W 300S 3.310J W Pt ⨯⨯===
由ρm V
=,水的质量为33331.010kg /m 110m 1kg m V ρ-⨯⨯⨯=== 吸收的热量为:
354.210J /kg ?1kg 10030 2.9410J Q cm t ⨯⨯⨯⨯吸==(℃)(℃﹣℃)=,
电能转化为热的效率为552.9410100%100%89.1%3.310Q J W J
吸η⨯=⨯=⨯≈⨯ 27.秦山核电基地目前共有9台运行机组,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
每分钟的安全发电
量大约相当于少消耗烟煤13.0t ,减排二氧化碳约40.6t ,二氧化硫约0.2t ,氮氧化物约0.8t
(1)13.0t 烟煤如果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J ?(q 烟煤=2.9×107
J/kg )
(2)假设13.0t 烟煤在煤炉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部分被水吸收,可以使4×105kg 的水从20℃升高到100℃,求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 ?[c 水=4.2×103J/(kg•℃)]
(3)求煤炉加热水的热效率?[第(3)题结果精确到1%]
解析:(1)3.77×1011J ;(2)1.344×1011J ;(3)36%。
【解析】
(1)13.0t 烟煤如果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mq =13.0×103kg ×2.9×107J/kg =3.77×1011J ;
(2)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 水△t =4.2×103J/(kg •℃)×4×105kg ×(100℃﹣20℃)=1.344×1011J ; (3)煤炉加热水的热效率: η=Q Q 吸放=11111.34410J 3.7710J
⨯⨯×100%≈36%。
2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20℃、质量为100g 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完全燃烧酒精3g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
(3)科学研究表明:1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汽需要吸收2.26×103J 的热量.水开始沸腾后持续观察沸腾现象,同时发现水的质量减少了5g ,求此过程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解析:(1)3.36×104J ;(2)37.3%;(3)1.13×104J .
【解析】
(1)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即需将水加热至100℃,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4.2×103J/(kg•℃)×0.1kg×(100℃﹣20℃)=3.36×104J ;(2)3g 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 放=mq =3×10﹣3kg×3.0×107J/kg =9×104J ;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η=Q Q 吸放×100%=443.3610J 910J
⨯⨯×100%≈37.3%;(3)1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汽需要吸收2.26×103J 的热量,则5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汽需要吸收的热量:Q =5g×2.26×103J/g =1.13×104J .
点睛:(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的温度变化,根据Q 吸=cm (t ﹣t 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知道酒精的热值和质量,根据Q 放=mq 求出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和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值即为烧水的效率;(3)根据1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汽需要吸收的热量求出5g 的水完全汽化成同温度水蒸气所需要吸收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