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庚创业经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家庚创业经历
1.早期经历:1890年,陈嘉庚17岁时奉父函召第一次出洋新加坡。

1891年,18岁时在其父所营顺安米店学商。

1892年,接管“顺安”号米店。

在经营米店期间,陈嘉庚通过观察父亲经营米店的方式,逐渐掌握了商业经营的规律和技巧。

2. 投资和经营领域:陈嘉庚的商业视野广阔,涉足多个领域。

他在1904年开始先后创办了新利川黄梨罐头厂和“日春”号黄梨厂,还购进500英亩空地,取名“福山园”,种植黄梨。

接着又涉足橡胶业,套种橡胶。

他的商业眼光和行动非常迅速,看到市场空白就迅速进入,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3.国际市场的开拓:陈嘉庚非常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他在1911年专程到暹罗考察当地市场,开设第四家黄梨罐头厂。

同时间购进稻谷,开始经营熟米生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敏锐地看到了商机,果断决定运营航运业。

4.困境与挑战:在20世纪20年代,虽然国际市场萧条,橡胶价格连续三年下滑,但他认定橡胶是朝阳行业,一口气买下9家橡胶厂。

然而到了1926年欧美国家因橡胶制品获利丰厚而大量投入生产,日本大力推行“南进政策”,制造廉价胶片在东南亚市场压价倾销,陈嘉庚公司陷入困境。

5. 改革与创新:面对困境,陈嘉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
新。

他改进了橡胶的加工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并调整了销售策略,成功地挽回了公司的困境。

他还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公司的现代化进程。

通过这些措施,陈嘉庚成功地将自己的公司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6. 教育和社会责任:陈嘉庚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他的商业成就,更在于他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他一生中赚来的资产几乎全部用于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

他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学校、图书馆、医院和博物馆等设施,为当地社会的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陈嘉庚的创业经历充满了冒险、创新和拼搏精神。

他敢于尝试新领域、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改革创新,并且始终秉持着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他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的商业成就,更在于他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