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批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案例
1、2009年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比2005年上升3.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万亿美元和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
钢、煤、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经济的分量在加重,中国经济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09年,中国全年GDP增长达到8.7%,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战斗中率先实现了总体回升向好。
中国动力不仅驱动着中国经济,更传递到世界经济中。
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当之无愧地成为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2、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
设性作用。
美国人认为中国已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国,而是世界大国。
在朝核、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美国对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的重视,比较突出地反映在“两国集团”( G2 )论上。
它是由彼得森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滕提出奥巴马外交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加以强调。
美国人认识
到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但那些老盟友在关键时刻也不
顶用—日本复苏艰难,法国、德国、英国在危机面前各行其道无法与美国“并肩战斗”。
而中国呢?2008年经济增长9% , 2009年要保持8%,要走出危机离开中国不行。
G2论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不断崛起这一客观现实的承认,也反映了美国摆脱自身所处困境的需要。
在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美国希望借助中国力量帮助其分担责任。
针对G2论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
G2论是毫无根据的,是错误的。
”
虽然美国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紧随其后的准超级大国但是“G2“不等于两极。
中美两国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从1990年中国GDP仅为美国GDP的6.7%上升到2008年的30.8%。
但是,中美两国的绝对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从1990年相差5412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98600亿美元。
3、欧洲: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推动中欧经济关系加深过程中,视中国为发
展机遇的同时,更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给欧洲带来的“竞争”和“挑战”。
欧洲在与中国经贸往来中保护主义措施大增频频对中国产品发起反
倾销调查。
二是对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不舒服”、“不适应”。
欧洲在积极评价中国一些外交表现的同时又常有微言,如责备中国与欧洲“配合不够”在发展与非洲关系等问题上“踩了欧洲的脚”触犯
了欧洲的势力范围。
三是在处理欧中关系时意识形态因素增多。
欧洲国家明显提高了在“人权”、“民主”等意识形态问题上批评中国的调门,频频出现指责中国“非洲政策”和“西藏问题”、“新疆问题”的言论图谋通过“引导”、“规范”中国运行在欧洲设定的轨道上。
欧盟最近发表的一份对华文件明确表示欧盟不会像美国那样“大喊大叫”地过问中国内政,但也绝不会放弃这种做法。
四是更强调中国的“责任”。
欧盟呼吁中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体系、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负起更大的责任来”,要求中国更多地借鉴欧洲的价值观和法律理念要求中国尊重欧盟在全球范围的既得利益要求中国强
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求中国严格遵守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