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保温复合管标准征求意见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
×× CJ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 ×××××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 Preformed directly buried composite insulating pipes for
polyurethane[PUR]foamed-plastics and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PE]protect
pipes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XX 年 9 月 20 日)
201X 年 ××月 ××日发布 201X 年 ××月 ××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
CJ/T ×××××-
目
录
前言…………………………………………………………………………………………………………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2 4
结构、分类及标记………………………………………………………………………………………
2 5
材料………………………………………………………………………………………………………3 6
要求………………………………………………………………………………………………………4 6.1
工作管…………………………………………………………………………………………………4 6.2
外护管…………………………………………………………………………………………………6 6.3
聚氨酯泡沫…………………………………………………………………………………
………7 6.4
保温复合塑料管………………………………………………………………………………………
8 7 试验方法……………………………………………………………………………………………………8 7.1 工作管……………………………………………………………………………………………………8 7.2 外护管……………………………………………………………………………………………………9 7.3
聚氨酯泡沫
…………………………………………………………………………………………9 7.4
保温复合塑料管
(10)
8
检验规则……………………………………………………………………………………………… 10 8.1
通则
…………………………………………………………………………………………
10 8.2
组批……………………………………………………………………………………………
10 8.3
抽样………………………………………………………………………………………………
10 8.4 出厂检验……………………………………………………………………………………………
10 8.5 型式检验……………………………………………………………………………………………… 10 8.6 判定规则……………………………………………………………………………………………… 11 9
标识、运输、贮存 (1)
1 9.1
标识……………………………………………………………………………………………………11 9.2
运输……………………………………………………………………………………………………11 9.3
贮存 (11)
CJ/T ××××× I
前言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的要求进行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参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GB/TXXX《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GB/T 18742.2-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9998.2《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 ××××.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等国标并结合我国生产及使用实际情制订。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住房及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负责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军星管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天津鸿泰管业有限公司、浙江飞鱼实业有限公司、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建工测试部)、广州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淄博洁林塑料制管有限公司、河北宝路七星塑业有限公司、天津市建材协会塑料管道专委会、沈阳建筑大学、青岛泰能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XXXX。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的国家行业标准。
CJ/T ×××××- 1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发泡预制直埋保温复合塑料管的术语和定义、结构、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连续工作温度)PP-R 工作管不高于 70℃,PVC-C 工作管不高于90℃,PE-RT(Ⅱ)型工作管不高于 70℃,工作压力不大于 0.6MPa 保温管的制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文件的应用时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点)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 1 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4217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 GB/T6111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的规定(a 型封头)。
GB/T 6342 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
GB/T 6343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
GB/T 667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 8804.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 3 部分: 聚烯烃管材
GB/T 8806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 8811 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8813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 10297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 GB/T 10799 硬质泡沫塑料开孔与闭孔体积百分率试验方法
GB/T 12811 硬质泡沫塑料平均泡孔尺寸试验方法
GB/T 13018 聚乙烯(PE)管材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 GB/T 1302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碳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GB/T 18742.1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 1 部分:总则
GB/T 18742.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 2 部分:管材
GB/T 18742.3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 3 部分:管件
GB/T 18743 液体输送用热塑性管材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GB/T 18998 1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 1 部分:总则 GB/T 18998.2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 2 部分:管材 GB/T 18998.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件系统.第 3 部分:管件 GB/T xxx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 CJ/T 114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 DIN 8077 聚丙烯(PP)
管材尺寸 DIN 8078 聚丙烯(PP)管件尺寸 DIN 8079 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件尺寸 GB/TXXX-XXX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 PE-RT 管道系统
第 1 部分:总则 GB/TXXX-XXX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 PE-RT 管道系统
第 2 部分:管材
CJ/T ××××× 2 GB/TXXX-XXX
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 PE-RT 管道系统
第 3 部分:管件 GB/T21300 塑料管材和管件不透光性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号、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3.1.1 保温复合塑料管 Composite plastics tubular holder
由聚乙烯外护管、聚乙烯支架、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层及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Ⅱ)管材组成的预制直埋保温管。
3.1.2
工作管 working pipe 预制直埋复合塑料保温管中,用于输送介质的芯管。
3.1.3
支架
guiding holder 保温管内支承聚乙烯外护管的构件,防止工作管和外护管偏心。
3.1.4
保温层 protecting layer (Insulation layer)
在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为保持管道输送介质温度而设置的保温材料层。
3.1.5
外护管
outer protecting pipe 保护保温层免受地下水侵蚀、运输、施工过程中不遭破坏,保证工作管正常工作的外防护层。
3.1.6 工作压力 working pressure 管材,管件,阀门等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承受的压力。
3.2 符号(需企业协调)本标准采用 GB/T 18742.1 给出的符号。
本标准采用 GB/T 18998.1 给出的符号。
本标准采用 GB/TXXX-XXX 给出的符号。
3.3 缩略语
(需企业协调)本标准采用 GB/T 18742.1 给出的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 GB/T 18998.1 给出的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 GB/TXXX-XXX 给出的缩略语。
4 结构、分类及标记 4.1
结构保温管是由工作管(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或氯化聚氯乙烯(PVC-C) 管材或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 Ⅱ)管材)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层和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紧密结合的预制管。
保温层内有支架,可有报警线。
保温管的结构见图 1。
CJ/T ×××××- 3
图 1 复合保温管结构图 1、外护管 2、保温层 3、支架 4、工作管 5、报警线
4.2 标记及分类
4.2.1 标记 4.2.2 公称外径为 160mm 等级为 S3.2 的 PP-R 保温复合塑料管的标记为:
PP-R 保温复合塑料管 dn160 S3.2 CJ/T××××-×××× 4.2.3 公称外径为 160mm 等级为 S6.3 的 PVC-C 保温复合塑料管的标记为:
PVC-C 保温复合塑料管 dn160 S6.3 CJ/T××××-×××× 4.2.3 公称外径为
160mm 等级为 S4 的 PE-RTⅡ的保温复合塑料管的标记为:
PE-RT Ⅱ保温复合塑料管 dn160 S4 CJ/T××××-×××× 5
材料 5.1 外护套材料 5.1.1 高密度聚乙烯(HDPE)
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添加必要的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炭黑等用以提高保温直埋外防护性能的其它材料,其中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密度应大于 935kg/m 2 。
5.1.2
炭黑
外护套用树脂所添加的炭黑应满足一下要求 a) 密度:1500kg/m 3 ~
2000kg/m 3 ; b) 甲苯萃取量:≤0.1%(质量百分比); c) 平均颗粒尺寸:
0.01μm~0.025μm。
5.2
工作管 5.2.1 PP-R 工作管生产 PP-R 工作管材所用原材料应符合 GB/T 18742.1 中对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料的规定。
5.2.2 PVC-C 工作管生产 PVC-C 工作管材所用原材料应符合 GB/T 18998.1 的规定。
5.2.3 PE-RT Ⅱ工作管生产 PE-RT Ⅱ工作管材所用原材料应符合
GB/TXXX-XXX 的规定。
5.3 保温层保温层材料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
所用原材料应符合
GB/T××××-××××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CJ/T ××××× 4
6.1 工作管 6.1.1
管材结构尺寸
工作管为 PP-R 管材的保温管规格尺寸见表 1,工作管为 PVC-C 管材的保温管规格尺寸见表 2,工作管为 PE-RT Ⅱ管材的保温管规格尺寸见表 3。
表1
PP-R工作管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平均外径工作管 S4 S3.2 S2.5 D cm,min
D cm,max
公称壁厚 e n
允许偏差公称壁厚 e n
允许偏差公称壁厚 e n
允许偏差 25 25.0 25.3 2.8 +0.4 3.5 +0.5 4.2 +0.6 32 32.0 32.3 3.6 +0.5 4.4 +0.6 5.4 +0.7 40 40.0 40.4 4.5 +0.6 5.5 +0.7 6.7 +0.8 50 50.0 50.5 5.6 +0.7 6.9 +0.8 8.3 +1.0 63 63.0 63.6 7.1 +0.9 8.6 +1.0 10.5 +1.2 75 75.0 75.7 8.4 +1.0 10.3 +1.2 12.5 +1.4 90 90.0 90.9 10.1 +1.2 12.3 +1.4 15.0 +1.6 110 110.0 111.0 12.3 +1.4 15.1 +1.7
18.3 +2.0 125 125.0 126.2 14.0 +1.5 17.1 +1.9 20.8 +2.2 140 140.0 141.3 15.7 +1.7
19.2 +2.1 23.3 +2.5 160 160.0 161.5 17.9 +1.9 21.9 +2.3 26.6 +2.8 200a
200.0 201.8 22.3 +2.4 27.2 +2.9 33.2 +3.6 注 a)
标记的管材外径尺寸参照德国标准 DIN8077:2007。
1 工作管可以按使用单位要求使用其它技术要求的管材,但管材的力学性能须有明显的屈服极限。
6.1.2
颜色
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3
外观
工作管的色泽基本一致。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凹陷、气泡和其他影响工作管性能的表面缺陷,不应含有可见杂质,工作管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6.1.4 工作管物理及力学性能应满足表 4 规定。
6.2
外护管
6.2.1 外护管规格尺寸外护管的公称外径和最小壁厚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外护管的公称外径和最小壁厚,可以按使用单位的要求,选用其他公称外径的外护管,其最小壁厚应不小于本表最小壁厚。
6.2.2
颜色外护管一般为黑色,其它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2.3 外观其内外表面采用无放大目测,不应有损失其性能的沟槽。
不允许有气泡、裂纹、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CJ/T ×××××- 5 表 2
PVC-C 工作管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 c
平均外径工作管 S6.3 S10 D cm,min
D cm,max
公称壁厚 e n
允许偏差公称壁厚 e n
允许偏差 25 25.0 25.2 2.0 +0.4 2.0 +0.4 32 32.0 32.2 2.4 +0.5 2.0 +0.4 40 40.0 40.2 3.0 +0.5 2.0 +0.4 50 50.0 50.2 3.7 +0.6 2.4 +0.5 63 63.0 63.3 4.7 +0.7 3.0 +0.5 75 75.0 75.3 5.6 +0.8 3.6 +0.6 90 90.0 90.3 6.7 +0.9 4.3 +0.7 110 110.0 110.4 8.1
+1.1 5.3 +0.8 125 125.0 125.4 9.2 +1.2 6.0 +0.8 140 140.0 140.5 10.3 +1.3 6.7 +0.9 160 160.0 160.5 11.8 +1.4 7.7 +1.0 180 180.0 180.6 13.3 +1.6 8.6 +1.1 200 200.0 200.6 14.7 +1.7 9.6 +1.2 225 225.0 225.7 16.6 +1.9 10.8 +1.3 250 250.0 250.5 18.4 +2.1 11.9 +1.4 280 280.0 280.6 20.6 +2.3 13.4 +1.6 315 315.0 315.6 23.2 +2.6 15.0 +1.7 355 355.0 355.7 26.1 +2.9 16.9 +1.9 400 400.0 400.7 29.4 +3.2 19.1 +2.2 450 450.0 450.8 - - 21.5 +2.4 500 500.0 500.9 - - 23.9 +2.6 560 560.0 561.0 - - 26.7 +2.9 630 600.0 631.1 - - 30.0 +3.2
表3
PE-RT(Ⅱ)工作管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d n
平均外径工作管 S5 S4 d em , min
d em , max
公称壁厚e n
允许偏差公称壁厚e n
允许偏差 16 16.0 16.3 1.8 +0.3 2.0 +0.3 20 20.0 20.3 2.0 +0.3 2.3 +0.4 25 25.0 25.3 2.3 +0.4 2.8 +0.4 32 32.0 32.3 2.9 +0.4 3.6 +0.5 40 40.0 40.4 3.7 +0.5 4.5 +0.6 50 50.0 50.5 4.6 +0.6 5.6 +0.7 63 63.0 63.6 5.8 +0.7 7.1 +0.9 75 75.0 75.7 6.8 +0.8 8.4 +1.0 90 90.0 90.9 8.2 +1.0 10.1 +1.2 110 110.0 111.0 10.0 +1.1 12.3 +1.4 125 125.0 126.2 11.4 +1.3 14.0 +1.5 140 140.0 141.3 12.7 +1.4 15.7 +1.7 160 160.0 161.5 14.6 +1.6 17.9 +1.9
CJ/T ××××× 6 表 4
工作管物理及力学性能
项目试验参数要求试验温度℃试验时间 h 静液压应力MPa PP-R 工作管纵向回缩率 135±2 e
n ≤8mm
1 8mm<e n ≤16mm
2 e n >16mm
3 - ≤2% 简支梁冲击试验 0±2 - 破损率<试样的10% 静液压试验 20 1 16.0 无破裂无渗漏 95 22 4.2 95 165 3.8 95 1000 3.5 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试验 110 8760 1.9 无破裂无渗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230℃/2.16kg)
g/10min 变化率≤原料的30% PVC-C 工作管密度/(kg/m 3 ) -(23±2)℃1450~1650 维卡软化点/℃ ~ ≥110 纵向回缩率/(%) (150±2)℃ ≤5 氯含量(质量百分比)/(%) -~ ≥60 纵向回缩率 110 e
n ≤8mm
1 8mm<e n ≤16mm
2 e n >16mm
3 - <3% 静液压试验20 ≥1 43.0 无破裂无渗漏95 ≥165 5.6 95 ≥1000 4.6 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试验95 ≥8760 3.6 无破裂无渗漏
PE-RTⅡ工作管静液压试验 20 1 11.2 无破裂无渗漏 95 22 4.1 95 165 4.0 95 1000 3.8 纵向回缩率 110 e
n ≤8mm
1 8mm<e n ≤16mm
2 e n >16mm
3 - ≤2% 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试验 110 8760 2.
4 无破裂无渗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190℃/5kg)
g/10min 与对原料测定值之差,不应超过±0.3 g/10min 且不超过±20%
6.2.4 外护管物理及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6.3
聚氨酯泡沫
6.3.1
保温层保温层材料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其物理性能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CJ/T ×××××- 7
表 5 外护管公称外径和最小壁厚
单位为毫米
外径分组公称外径(Dc)
最小壁厚(emin) 1 75 3 90 3 110 3 125 3 140 3 160 3 200 3.2 2 225 3.5 250 3.9 315 4.9
表 6 外护管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检测项目
试验参数试样数量要求外观(目测) 外护管应为黑色,其内外表面采用无放大目测,不应有损失其性能的沟槽。
不允许有气泡、裂纹、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
无杂质、无气泡纵向回缩率/(%) 外护管任意管段3 ≤3 拉伸屈服强度/MPa - 3 ≥19 断裂伸长率/(%) - 3 ≥350 外护管外径增大率/(%) 保温管发泡前后,外护管任一位置同一截面的外径增大率。
3 ≤2 热稳定性/(min)
外护管原材料在下的氧化诱导时间。
5 ≥20 最大轴线偏心距/(㎜)
外护管外径㎜≤160 3 3.0 ≥180 3 4.5 熔体流动速率,MFR(190℃/5Kg)
3 管材熔体流动速率≤0.5g/min
表 7 保温层性能项目试验参数试样数量要求泡沫密度/(kg/m3 )
任意位置。
3 ≥60 泡沫的闭孔率/(%) - 3 ≥88 泡孔尺寸/(mm)
泡孔应均匀细密,沿径向测量的泡孔平均尺寸。
3 ≤0.5 泡沫的吸水率/(%) 在常压沸水中浸泡 90min 后。
3 ≤10 导热系数/[W/(m/?K)] 未进行老化泡沫保温层 50℃状态下导热系数λ 50 。
3 ≤0.033 压缩强度(MPa)
保温层泡沫径向压缩强度或径向相对形变为 10%时的压缩应力。
3 ≥0.3 保温层截面上空洞、气泡/(%)
泡沫应均匀地充满工作管与外护管间的环形空间。
任一保温层截面上空洞和气泡的面积总和占整个截面面积的百分比。
≤5;
单个空洞的任意方向尺寸与同一位置保温层厚度相比。
≤1/3
6.4 保温复合塑料管
保温复合塑料管物理及力学性能指标性能符合表 8 的规定。
CJ/T ××××× 8
表 8 保温复合塑料管物理及力学性能项目试验参数试样数量要求轴向剪切强度/(MPa)
23℃的轴向剪切强度。
3 0.025 保温层挤压变形量/(%)
径向变形量应不超过其设计保温层厚度。
≤15 外护管划痕深度/(%)
外护管划痕深度不应超过外护管最小壁厚的,且最大不应超过 1mm。
≤10 工作管端头留出尺寸/(mm)
裸露的非保温区以备热熔焊接或溶剂粘接。
两段长度公差为±20mm。
150~250 管端泡沫脱层/(mm)
保温层应于工作管及外护管紧密粘接,管段泡沫脱层径向尺寸。
≤2 沿轴向的深度。
≤70 环向累计长度与圆周长。
≤1/3 外护管表面温度/(℃)
保温管的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应保证运行时外护管表面的温度。
<50 报警线MΩ 报警线与报警线、报警线与工作管之间的电阻值为
500
7
试验方法
7.1
工作管
7.1.1
规格尺寸
应按照按 GB/T8806 的规定执行。
7.1.2
颜色与外观
工作管内外表面检测时,采用无放大目测。
7.1.3
纵向回缩率纵向回缩率应按 GB/T6671 的规定执行。
7.1.4
简支梁冲击试验简支梁冲击试验应按 GB/T 18743 的规定执行。
7.1.5
静液压试验
静液压试验方法应按 GB/T6111、ISO 1167:1996 的规定执行((a 型封头))。
7.1.6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应按 GB/T3682 规定执行。
7.1.7 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应按GB/T6111、ISO 1167:1996 的规定执行(a 型封头)。
7.1.8
密度密度测试应按 GB/T1033 规定执行。
7.1.9 氯含量氯含量的测定应按 GB/T 7139(GB/T7139-1986,eqv ISO1158:1984)的规定执行。
7.1.10 维卡软化点
PVC-C 管材、管件
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应按 GB/T 8802(GB/T8802-2001,eqv ISO2507:1995)的规定执行。
7.2
外护管
7.2.1
规格尺寸
应按照按 GB/T8806 的规定执行。
7.2.2
颜色与外观
CJ/T ×××××- 9
外护管内外表面检测时,采用无放大目测。
7.2.3
拉伸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外护管拉伸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测试应按 GB/T8804 的规定执行: 7.2.4
纵向回缩率外护管纵向回缩率测试应按 GB/T6671 的规定执行。
7.2.5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应按 GB/T 17391 的规定执行。
7.3
聚氨酯泡沫
7.3.1
泡孔尺寸泡孔尺寸检测应按 GB/T xxx 的规定执行。
7.3.2
保温层截面上空洞、气泡保温层截面上空洞、气泡检测应按 GB/T ×××的规定执行。
7.3.3
泡沫密度泡沫密度测试应按 GB/T6364 的规定执行。
7.3.4
压缩强度压缩强度测试应按 GB/T 8813 执行。
7.3.5
吸水率吸水率应按 GB/T
××××的规定执行。
7.3.6
闭孔率闭孔率测试应按 GB/T 10799 的规定执行。
7.3.7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测试应按 GB/T 10297 方法执行。
7.4 保温复合塑料管
7.4.1
管端垂直度保温复合塑料管管端垂直度检验应按 GB/T XXX 的规定执行。
7.4.2
保温复合塑料管挤压变形及划痕保温管挤压变形及划痕的检验应按 GB/T XXX 的规定执行。
7.4.3
管端焊接预留段长度保温管管端焊接预留段长度检验应按 GB/T XXX 的规定执行。
7.4.4
管端脱层保温复合塑料管管端脱层检验应按 GB/T XXX 的规定执行。
7.4.5 外护管外径增大率外护管外径增大率按 GB/T ××××的规定执行。
7.4.6 轴向剪切强度 23℃的轴向剪切强度应按 GB/T ××××的规定进行试验。
7.4.7 报警线
报警线检测应按 GB/T ××××的规定执行。
8.检验规则
8.1
通则
产品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标志方可出厂。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1、表 2、表 3 的规定。
CJ/T ××××× 10 8.2
组批
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同一规格保温管作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 50 根。
8.3
抽样按 GB/T2828.1 用正常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Ⅰ,合格质量水平 6.5。
抽样方案见表 7。
8.4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应逐件试验,不合格产品修复后应全部重新检验,修复次数不应超过 2 次。
8.4.1 工作管出厂检验的项目为外观、尺寸、纵向回缩率、简支梁冲击试验及静液压试验中 20℃/1h和 95℃/22h(或 95℃/165h)试验,按 5.1.5、5.1.3、6.2.1、6.2.2、6.2.3 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8.4.2 保温管外护管的密度、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保温管外径增大率,按 6.3.3、6.3.4、6.5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批合格判定数见表 4。
8.4.3
保温管保温层密度、保温管的尺寸偏差、轴向偏心距、绝缘电阻值按
5.3.2、5.4.1、5.4.3、5.4.4 有关要求进行检验。
批合格判定数见表 9 8.4.4
检验项目,抽样方案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 9 保温管出厂检验抽样和合格质量水平判定批量 N 样本量 h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 Re <25 2 0 1 26~50 8 1 2 51~90 8 1 2 91~150 8 1 2
8.5
型式检验 8.5.1
若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f) 正常生产时,每两年或累计产量达 300km(按延长米计),应进行周期性型式检验。
8.5.2
型式检验按第 6 章规定全项目检验。
8.6
判定规则 8.6.1 样本中被检验出的不合格样本单位数不超过表 5 中规定的批质量合格判定数时,则判定交付批合格;超过批质量合格判定数时,则判定交付批不合格。
进行批质量的判定。
复验结果作为最终判定依据。
8.6.2 不合格批未经剔除不合格品时,不得再次提交检验。
复验应按表 4 进行抽取样本单位数和进行批质量的判定。
复验结果作为最终判定依据。
9 标志、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保温管可用任何不损伤外护管性能的方法标志,标志应经受住运输、贮存和使用环境。
9.1.1 保温管
保温管生产者应在外护管上标志如下:
a) 生产企业名称或代号、商标;
b) 在外表面标注介质温度、压力及管径、编号等标识; c) 对有安装方向要求的管件,应在外表面做出安装方向标识; d)工作管的外径和壁厚;
e)工作管的规格及等级;
f)产品标准代号;
CJ/T ×××××- 11
g)生产批号。
9.2
运输
保温管必须采用吊带或其它不伤及保温管的方法吊装,严禁用钢丝绳直接吊装;在装卸过程中,严禁碰撞、抛摔在地面拖拉滚动。
长途运输过程中,保温管必须固定牢靠。
不应损伤外护管及保温层。
9.3
贮存 9.3.1
保温管堆放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面应平整、无礁石等坚硬杂物;
b) 地面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保证堆放后不发生塌陷和倾倒事故;
c) 堆放场地应挖排水沟,场地内不允许积水;
d) 堆放场地应设置管托,管托应确保保温管外护管下表面高于地面
150mm。
9.3.2
保温管堆放高度不应大于 2.0m。
9.3.3
保温管不得受烈日照射、雨淋和浸泡,露天存放时宜用蓬布遮盖。
堆放处应远离热源和火源。
CJ/T ××××× 1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管道系统对管件的附加要求 A1 带金属接头的管件
其螺纹接头符合 GB/T7306 的规定。
A2 管件按原料的不同可分为 PP-R、PVC-C、PE-RT Ⅱ管件三类。
管件按连接方式的不同分为热熔承插连接管件、溶剂粘结型管件、法兰连接型。
管件按系列 S 分类与管材相同,按 DIN8077:2008、GB/T18998.2-2003、
GB/T18742.2 -2002、GB/T ××××.3-200×的规定。
管件的壁厚应不小与相同管系列 S 的管材的壁厚。
管件应满足 DIN8078:2008、GB/T18998.3-2002、
GB/T18742.3-2002、GB/T ××××.3-200×中技术要求中的各项使用要求。
A.2.1 材料 A2.1.1 生产管件所用原材料应符合 GB/T 18742.1、GB/T18998.2-2003、GB/T ××××.1-200×的要求。
A2.1.2 管件金属部分的材料在管道使用的过程中对塑料管道材料不应造成将解或老化。
A2.1.3 回用料管件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回用料。
A2.1.4 外护管
外护管的使用条件、性能和规格应满足表 1、2、3 的要求。
外护管的最小壁厚应符合中表 1、2、3 的要求。
A2.1.5 保温层
保温管件聚氨酯保温层的材料、结构和性能应符合 6.3 的要求。
A2.1.6 保温接头热收缩式套袖接头:对于热收缩式套袖接头,宜采用先发泡后收缩的现场工艺,同时必须保证保温层泡沫密度。
a)所用热收缩带的剥离强度不应小于 60N/cm,热收缩带通过正确的火焰加热后,应能将管道外壳和接头套袖搭接处严密柔性连接。
b)现场外观要求:热收缩带收缩后边缘应有均匀的热熔胶溢出,不应出现过浇、鼓泡、翘边或局部漏烤等现象,封端盖片及发泡孔盖片应胶结严密。
A3 试验方法 A3.1 外护管外护管取样应按 DIN8078:2008、GB/T18998.3-2002、GB18742.3-2002、GB/T ××××.3-200×的要求进行检验。
A3.2.保温层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层按 6.3.2 的要求进行检验。
CJ/T ×××××- 13 A3.3 管件应按 DIN8078:2008、GB/T18998.3-2002、
GB18742.3-2002、GB/T ××××.3-200×的要求进行检验。
A4 检验规则产品需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标志方可出厂。
A4.1 组批用同一种原料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批规格管件作为一批。
d n ≤32mm 规格的管件每批不超过10000 件。
d n >32mm 规格的管件每批不超过5000 件。
如果生产 7 天仍不足上述数量,则以七天为一批。
一次交付可有一批或多批组成,交付时应注明批号,同一交付批号产品为一个交付检验批。
A4.2 出厂检验 A4.2.1 管件出厂检验的项目为外观、尺寸、纵向回缩率、简支梁冲击试验及静液压试验中 20℃/1h试验,按 6.3.3、DIN8078:2008、
GB/T18998.3-2002、GB18742.3-2002、GB/T ××××.3-200×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A4.2.2 外观、尺寸抽样按 GB/T2828 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 I,合格质量水平6.5.进行。
管件外护管的密度、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保温管外径增大率,按6.3.1.1、6.3.1.3、6.3.4.2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A4.2.3 管件保温层密度、轴向偏心距按 6.3.2.2、6.3.4.3 要求进行检验。
A4.3 型式检验 A4.3.1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6 章规定全项目检验。
A4.3.2 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产品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A5 标志 A5.1 产品应有下列永久性标记:
a) 产品名称:应注明原料名称,例:PP-R、PVC-C、PE-RT Ⅱ; b) 产品规格:应注明公称外径、管系列 s;例:等径管件标记为 PP-R d n 25 S3.2;异径管件标记为 PP-R d n
25×20 S3.2;带螺纹管件的标记为 PP-R d n
25×3/4〞s3.2。
c) 商标。
A5.2 产品包装至少应有下列标记:
a)生产厂名、地址、商标;
CJ/T ××××× 14 b) 产品名称、规格; c)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d) 本标准号。
A5.3 包装一般情况下,每个包装箱内应装相同品种和规格的管件,包装箱内应有内衬袋,每个包装箱重量不超过 25kg。
A5.4 运输管件在装卸及运输使不得暴晒、污染、重压、抛摔和损伤。
A5.5 储存
管件应储存在室内库房,远离热源,合理放置。
矿山技术工作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为了提高公司技术管理水平,规范公司各矿山的地质、测量和采矿的技术工作,特制定矿山技术工作标准。
第一篇矿山地质
第一章总则
1.1.1矿山地质是为保证和发展矿山生产所进行的一切地质工作的总称。
矿床从转入地质勘探开始到矿山设计、基建、生产直到矿山闭坑等不同阶段的各项地质工作,均属于矿山地质工作范畴。
1.1.2 矿山必须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地质机构,配备足够的人员和仪器、设备,以保证完成矿山地质工作任务。
1.1.3 矿山地质部门应根据矿床的成矿条件,有计划地对矿区边部、深部和外围进行找矿勘探,不断增加矿山保有储量;加强矿区生产勘探,提高对已知矿体的勘探程度,提供生产所需的工业矿量。
1.1.4矿山地质部门应做好日常地质编录、取样等基础工作,不断补充和完善矿山地质资料,为采剥生产提供正确的依据(图、表资料)。
1.1.5 矿山地质部门应参与矿山设计与基建的地质工作,以及矿山生产建设规划、矿山采剥生产技术计划和工程设计的编制与审查。
1.1.6 矿山地质部门应定期计算并分析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的保有情况;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综合利用和采掘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以及矿石损失、贫化管理。
1.1.7 矿山地质部门应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提高矿山工作水平,促进矿山地质工作现代化。
第二章地质编录及矿山地质图件第一节编录质量要符合下列要求
1.2.1原始编录要建立自检、互检、抽查制度,综合编录必须对采用的原始资料先行审核,再编制各种所需的地质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