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高二化学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详解】A.石灰石为碳酸钙,碳酸钙难溶,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故A错误;
B.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题目中离子方程式漏掉了Cu2+与OH-的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 =BaSO4↓+ Cu(OH)2↓,故B错误;
②Al2O3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AlCl3可以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Al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均能一步完成,故不符合;
③FeCl2可以被氯气氧化为FeCl3,FeCl3可以与铜反应生成CuCl2,CuCl2可以与铁反应生成FeCl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均能一步完成,故不符合;
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Cl2的结构式:Cl-ClB.MgCl2的电子式:
C.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N2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分子中只含1对共用电子对,则Cl2的结构式为Cl-Cl,故A正确;
B.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由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故B正确;
C.钠原子的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的现象
B.用撒熟石灰的方法可改良酸性土壤
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因素之一
D.用明矾可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
【答案】D
【解析】
【详解】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的现象,故A正确;
D.氮气分子中,每个氮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结构,氮气的电子式为 ,故D错误;
答案选D
5.检验反应C+2H2SO4(浓) CO2↑+2SO2↑+2H2O产生的气体中同时含CO2和SO2,下列不需要用到的装置是
A. 稀硫酸 B. 品红溶液 C.KMnO4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CO2之前先检验SO2,再除去SO2,最后检验CO2,由此分析。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Br2为液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 NaHCO3和MgCO3的摩尔质量均为84g/mol,则2.8 g由NaH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为 ,则氧原子数为0.1NA,故B正确;
C.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故0.1 mol FeCl3·6H2O加入沸水中生成胶体的粒子数小于0.1NA,故C错误;
B. O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选;
C. KNO3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KNO3属于电解质,故C选;
D. CH4是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故CH4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选;
故选C。
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下列物质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食醋 B. 云雾 C. 食盐水 D. 白糖水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 ,解得m1=2.8g,n1=0.05mol,即该反应产生的Fe2+的物质的量=n1=0.05mol,消耗Fe的质量=2.8g,则Fe+2Fe3+=3Fe2+消耗的Fe的质量=5.6g-2.8g=2.8g,所以: ,解得n2=0.15mol,即该反应产生的Fe2+的物质的量=n2=0.15mol,所以反应后溶液中含Fe2+的物质的量=0.05mol+0.15mol=0.2mol,A符合题意。
【详解】通常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但由于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SO2干扰CO2的检验,故检验CO2之前先检验SO2,再除去SO2,最后检验CO2,故检验产生的气体中同时含CO2和SO2的方法是:先将气体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再用KMnO4溶液除去SO2,并用品红溶液检验SO2除尽后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不需要的装置是A;
D.OH-和NH4+反应生成NH3·H2O而能大量共存,OH-和Ca2+生成微溶物Ca(OH)2而不能大量共存,Ca2+和SO42-生成微溶物CaSO4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B。
10.将5.6 g铁粉放入某含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中,有3.2 gCu析出,无铁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含Fe2+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选A。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盐酸溶解石灰石: +2H+=CO2↑+H2O
B.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Ba2++ =BaSO4↓
C. 将SO2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SO2+2OH-= +H2O
D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Cu+2Fe3+=2Fe+3Cu2+
【答案】C
答案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已知反应P4+3NaOH+3H2O=3NaH2PO2+PH3↑,产物PH3中P的化合价为-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P4分子中含有P-P的物质的量为6 mol
B.31 gP4中所含的电子数为5×6.02×1023
C. 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A.0.2molB.0.15 molC.0.5 molD.0.1 mol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3.2 gCu析出,则溶液中无Fe3+,无铁粉剩余,则反应结束后,Fe元素以Fe2+存在于溶液中,因为氧化性:Fe3+>Cu2+,则先后发生两个反应:Fe+2Fe3+=3Fe2+,Fe+Cu2+=Cu+Fe2+,溶液中Fe2+的总物质的量为两个反应产生的Fe2+的物质的量,据此据此计算。
D. 反应生成2.24 L(标准状况)PH3,转移的电子数为0.3×6.02×1023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1 mol P4分子中含有P-P的物质的量为6 mol,A正确;
B.31gP4 物质的量= =0.25mol,所以n(电子)=0.25mol×15×4=15mol,即电子数=15mol×6.02×1023mol-1=15×6.02×1023,B错误;
故选D。
2.电解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如“下雨警报器”等。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B.O2C.KNO3D.CH4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CO2的水溶液虽然可以导电,但是溶液中的离子是由碳酸电离产生的,并非CO2自身电离产生的,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选;
答案选A。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标准状况)Br2含有的溴分子数为0.1NA
B.2.8 g由NaH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A
C.0.1 mol FeCl3·6H2O加入沸水中生成胶体的粒子数为0.1NA
D. 在加热的条件下,6.4 gCu与足量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C.结合电子得失守恒可知,1molP4参加反应,有3molP化合价升高,即有3molP作还原剂,有1molP化合价降低,即有1molP作氧化剂,所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3:1,C错误;
D.结合电子得失守恒可知,1molP4参加反应,生成1molPH3,转移3mol电子,当反应生成2.24 L(标准状况)PH3(0.1mol)时,转移0.3mol电子,即电子数为:0.3×6.02×1023。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是一种常见的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此用撒熟石灰的方法可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因素之一,故C正确;
D.明矾溶于水可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故D错误;
8.下列物质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杂(括号中物质为杂质)的是
A.NaCl(Na2CO3)B.CO2(SO2)C.Na2CO3(NaHCO3)D.Na2SO4(NaH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CO3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A不满足题意;
B.SO2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B不满足题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食醋 醋酸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云雾为胶体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符合题意;
C.食盐水为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白糖水是蔗糖水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只需要判断选项是胶体分散系即可。
④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aCO3,Ca与氧气反应生成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均能一步完成,故不符合;
综上所述,①不符合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故C正确;
故选C。
13.下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
C. 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Fe2+、K+、 、
D.0.1 mol·L-1NaOH溶液:Ca2+、Na+、 、
【答案】B
【解析】
【详解】A.H+和HCO3-反应生成H2O和CO2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满足题意;
B.H+、Mg2+、K+、 、Cl-之间不能反应,能大量共存,B满足题意;
C.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为强碱溶液或酸溶液,为强碱溶液时,Fe2+和OH-生成Fe(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为酸溶液时,H+、NO3-、Fe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满足题意;
C.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加热除去Na2CO3中的NaHCO3,C满足题意;
D.NaHSO4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C。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H2SO4溶液:K+、 、 、
B.c(H+)=0.1 mol·L-1的溶液:Mg2+、K+、 、Cl-
答案选AD。
1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符合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编号
a
b
c
d
转化关系
①
Na2O
Na2O2
Na
NaOH
②
Al2O3
AlCl3
Al
Al(OH)3
③
FeCl2
FeCl3
Fe
CuCl2
④
CaO
Ca(OH)2
Ca
CaCO3
A. ② B. ④ C. ① D. 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NaOH受热不分解,不能生成Na2O,步骤d→a不能一步完成,故符合;
A. 还原剂 B.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氧化剂 D.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FeS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Fe3O4中铁的化合价为+ ,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气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是氧化剂,Fe元素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FeS是还原剂,答案选A。
C.Cl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 工业上可用Cl2作原料制漂白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A错误;
B.Cl2是一种黄绿色 有毒气体,B正确;
C.Cl2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正确;
D.工业上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D正确;
C.少量的SO2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易溶的Na2SO3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2+ 2OH-= SO32-+H2O,故C正确;
D.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铜金属性弱于铁,不会把铁置换出来,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故D错误;
答案选C。
7.在反应3FeS+5O2 Fe3O4+3SO2中,FeS的作用是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高二化学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P31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多次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详解】A.石灰石为碳酸钙,碳酸钙难溶,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故A错误;
B.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题目中离子方程式漏掉了Cu2+与OH-的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 =BaSO4↓+ Cu(OH)2↓,故B错误;
②Al2O3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AlCl3可以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Al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均能一步完成,故不符合;
③FeCl2可以被氯气氧化为FeCl3,FeCl3可以与铜反应生成CuCl2,CuCl2可以与铁反应生成FeCl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均能一步完成,故不符合;
4.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Cl2的结构式:Cl-ClB.MgCl2的电子式:
C.N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N2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分子中只含1对共用电子对,则Cl2的结构式为Cl-Cl,故A正确;
B.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由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故B正确;
C.钠原子的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的现象
B.用撒熟石灰的方法可改良酸性土壤
C.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因素之一
D.用明矾可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
【答案】D
【解析】
【详解】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的现象,故A正确;
D.氮气分子中,每个氮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结构,氮气的电子式为 ,故D错误;
答案选D
5.检验反应C+2H2SO4(浓) CO2↑+2SO2↑+2H2O产生的气体中同时含CO2和SO2,下列不需要用到的装置是
A. 稀硫酸 B. 品红溶液 C.KMnO4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CO2之前先检验SO2,再除去SO2,最后检验CO2,由此分析。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Br2为液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 NaHCO3和MgCO3的摩尔质量均为84g/mol,则2.8 g由NaH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为 ,则氧原子数为0.1NA,故B正确;
C.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故0.1 mol FeCl3·6H2O加入沸水中生成胶体的粒子数小于0.1NA,故C错误;
B. O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不选;
C. KNO3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KNO3属于电解质,故C选;
D. CH4是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故CH4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选;
故选C。
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下列物质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食醋 B. 云雾 C. 食盐水 D. 白糖水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 ,解得m1=2.8g,n1=0.05mol,即该反应产生的Fe2+的物质的量=n1=0.05mol,消耗Fe的质量=2.8g,则Fe+2Fe3+=3Fe2+消耗的Fe的质量=5.6g-2.8g=2.8g,所以: ,解得n2=0.15mol,即该反应产生的Fe2+的物质的量=n2=0.15mol,所以反应后溶液中含Fe2+的物质的量=0.05mol+0.15mol=0.2mol,A符合题意。
【详解】通常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但由于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SO2干扰CO2的检验,故检验CO2之前先检验SO2,再除去SO2,最后检验CO2,故检验产生的气体中同时含CO2和SO2的方法是:先将气体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再用KMnO4溶液除去SO2,并用品红溶液检验SO2除尽后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不需要的装置是A;
D.OH-和NH4+反应生成NH3·H2O而能大量共存,OH-和Ca2+生成微溶物Ca(OH)2而不能大量共存,Ca2+和SO42-生成微溶物CaSO4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B。
10.将5.6 g铁粉放入某含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中,有3.2 gCu析出,无铁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含Fe2+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选A。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盐酸溶解石灰石: +2H+=CO2↑+H2O
B.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Ba2++ =BaSO4↓
C. 将SO2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SO2+2OH-= +H2O
D 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3Cu+2Fe3+=2Fe+3Cu2+
【答案】C
答案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已知反应P4+3NaOH+3H2O=3NaH2PO2+PH3↑,产物PH3中P的化合价为-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P4分子中含有P-P的物质的量为6 mol
B.31 gP4中所含的电子数为5×6.02×1023
C. 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A.0.2molB.0.15 molC.0.5 molD.0.1 mol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3.2 gCu析出,则溶液中无Fe3+,无铁粉剩余,则反应结束后,Fe元素以Fe2+存在于溶液中,因为氧化性:Fe3+>Cu2+,则先后发生两个反应:Fe+2Fe3+=3Fe2+,Fe+Cu2+=Cu+Fe2+,溶液中Fe2+的总物质的量为两个反应产生的Fe2+的物质的量,据此据此计算。
D. 反应生成2.24 L(标准状况)PH3,转移的电子数为0.3×6.02×1023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1 mol P4分子中含有P-P的物质的量为6 mol,A正确;
B.31gP4 物质的量= =0.25mol,所以n(电子)=0.25mol×15×4=15mol,即电子数=15mol×6.02×1023mol-1=15×6.02×1023,B错误;
故选D。
2.电解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如“下雨警报器”等。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B.O2C.KNO3D.CH4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CO2的水溶液虽然可以导电,但是溶液中的离子是由碳酸电离产生的,并非CO2自身电离产生的,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选;
答案选A。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标准状况)Br2含有的溴分子数为0.1NA
B.2.8 g由NaH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NA
C.0.1 mol FeCl3·6H2O加入沸水中生成胶体的粒子数为0.1NA
D. 在加热的条件下,6.4 gCu与足量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C.结合电子得失守恒可知,1molP4参加反应,有3molP化合价升高,即有3molP作还原剂,有1molP化合价降低,即有1molP作氧化剂,所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3:1,C错误;
D.结合电子得失守恒可知,1molP4参加反应,生成1molPH3,转移3mol电子,当反应生成2.24 L(标准状况)PH3(0.1mol)时,转移0.3mol电子,即电子数为:0.3×6.02×1023。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是一种常见的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此用撒熟石灰的方法可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故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因素之一,故C正确;
D.明矾溶于水可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达到净水的目的,但不能消除水中Cu2+等重金属离子污染,故D错误;
8.下列物质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杂(括号中物质为杂质)的是
A.NaCl(Na2CO3)B.CO2(SO2)C.Na2CO3(NaHCO3)D.Na2SO4(NaH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CO3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A不满足题意;
B.SO2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B不满足题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食醋 醋酸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云雾为胶体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符合题意;
C.食盐水为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白糖水是蔗糖水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只需要判断选项是胶体分散系即可。
④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aCO3,Ca与氧气反应生成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均能一步完成,故不符合;
综上所述,①不符合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故C正确;
故选C。
13.下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
C. 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Fe2+、K+、 、
D.0.1 mol·L-1NaOH溶液:Ca2+、Na+、 、
【答案】B
【解析】
【详解】A.H+和HCO3-反应生成H2O和CO2而不能大量共存,A不满足题意;
B.H+、Mg2+、K+、 、Cl-之间不能反应,能大量共存,B满足题意;
C.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为强碱溶液或酸溶液,为强碱溶液时,Fe2+和OH-生成Fe(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为酸溶液时,H+、NO3-、Fe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满足题意;
C.NaHCO3受热分解成Na2CO3、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加热除去Na2CO3中的NaHCO3,C满足题意;
D.NaHSO4受热无变化,不能通过加热除去,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C。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H2SO4溶液:K+、 、 、
B.c(H+)=0.1 mol·L-1的溶液:Mg2+、K+、 、Cl-
答案选AD。
1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符合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编号
a
b
c
d
转化关系
①
Na2O
Na2O2
Na
NaOH
②
Al2O3
AlCl3
Al
Al(OH)3
③
FeCl2
FeCl3
Fe
CuCl2
④
CaO
Ca(OH)2
Ca
CaCO3
A. ② B. ④ C. ① D. 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NaOH受热不分解,不能生成Na2O,步骤d→a不能一步完成,故符合;
A. 还原剂 B.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氧化剂 D.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FeS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Fe3O4中铁的化合价为+ ,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气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是氧化剂,Fe元素和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FeS是还原剂,答案选A。
C.Cl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 工业上可用Cl2作原料制漂白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A错误;
B.Cl2是一种黄绿色 有毒气体,B正确;
C.Cl2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正确;
D.工业上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D正确;
C.少量的SO2与足量的NaOH反应,生成易溶的Na2SO3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2+ 2OH-= SO32-+H2O,故C正确;
D.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铜金属性弱于铁,不会把铁置换出来,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故D错误;
答案选C。
7.在反应3FeS+5O2 Fe3O4+3SO2中,FeS的作用是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高二化学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P31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多次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