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 答
提示: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5.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试 答
提示: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 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 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 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 图片中的文字为何种字体?秦汉瓦当具有怎样的史学 价值?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 无稽之谈,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 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 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 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史料三反映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产生了什么
四 及群生也。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思考 4 试 答
史料解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 守意识。
史料四反映出儒学什么功能?
归纳总结 辩证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 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 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 护中央集权, 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 应当 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解析
汉武帝的推恩令实质上是削弱王国,加强中央
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也是通过思想统一以 维护政治统一,故选 B 项。
通史综合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政治上: (1)削弱地方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 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 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 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 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 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试 答
提示:篆书。秦汉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史证资料,对研究 建筑史、文字演变史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板块二 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 一 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 ①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
化, 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 形态。 ②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 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
3.书法艺术
4.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 精神。 (2)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上林赋 张衡的《二京赋》 。 》 ;东汉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吗? 试 答
提示:是。都是一种思想专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 “儒学”吗? 试 答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 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 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 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 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纸的发明
2.数学、农学和医学
史料解读:由①②可知史料二认为新儒学禁锢、封闭 了人们的思想,消极作用大。
史料二怎样看待董仲舒的新儒学? Nhomakorabea三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 (平民素服,代指平 ——司马迁《史记· 儒林列传》
民)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思考 3 影响? 试 答
史料解读:①推动人们积极研习儒学。②促进文化教 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 展——秦汉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1.农业
理一理]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2.手工业
3.商业发展
二、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董仲舒的新儒学
3.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 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 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 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 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思考 1 试 答
史料一如何看待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解读:由①可知,认为儒学有唯心化倾向;由②可 知, 认为新儒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及民族精神形成 有重大积极作用。
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
家……①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 ……② 我们民 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 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思考 2 试 答
提示: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 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相比,有哪些不同? 试 答 提示: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
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4.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 盐铁专卖、 “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 打击私营工商业 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 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 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2017· 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 诸侯以私恩裂地, 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 B.“大一统”思想 D.理学思想
提示: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5.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试 答
提示: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 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 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 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 图片中的文字为何种字体?秦汉瓦当具有怎样的史学 价值?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 无稽之谈,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 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 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 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史料三反映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产生了什么
四 及群生也。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思考 4 试 答
史料解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 守意识。
史料四反映出儒学什么功能?
归纳总结 辩证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 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 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 护中央集权, 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 应当 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解析
汉武帝的推恩令实质上是削弱王国,加强中央
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也是通过思想统一以 维护政治统一,故选 B 项。
通史综合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政治上: (1)削弱地方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 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 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 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 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 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试 答
提示:篆书。秦汉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史证资料,对研究 建筑史、文字演变史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板块二 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 一 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 ①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
化, 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 形态。 ②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 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
3.书法艺术
4.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 精神。 (2)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上林赋 张衡的《二京赋》 。 》 ;东汉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吗? 试 答
提示:是。都是一种思想专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 “儒学”吗? 试 答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 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 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 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 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纸的发明
2.数学、农学和医学
史料解读:由①②可知史料二认为新儒学禁锢、封闭 了人们的思想,消极作用大。
史料二怎样看待董仲舒的新儒学? Nhomakorabea三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 (平民素服,代指平 ——司马迁《史记· 儒林列传》
民)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思考 3 影响? 试 答
史料解读:①推动人们积极研习儒学。②促进文化教 育的发展。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 展——秦汉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1.农业
理一理]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2.手工业
3.商业发展
二、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董仲舒的新儒学
3.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 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 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 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 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思考 1 试 答
史料一如何看待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解读:由①可知,认为儒学有唯心化倾向;由②可 知, 认为新儒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及民族精神形成 有重大积极作用。
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
家……①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 ……② 我们民 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 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思考 2 试 答
提示: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 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相比,有哪些不同? 试 答 提示: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
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4.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 盐铁专卖、 “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 打击私营工商业 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 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 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2017· 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 诸侯以私恩裂地, 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 B.“大一统”思想 D.理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