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1.0目的:
为确保公司内所有危害因素得到全面的检查,安全隐患得以及时的矫正和排除,落实整改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环境制定本规定。

2.0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对公司各部门实施的日常安全检查。

3.0职责:
3.1总经办是隐患排查治理单位的职能部门,要按本规定由安全管理人统筹安排检查治理
工作。

3.2安全委员会是安全工作的推动组织,应按本规定落实各单位的检查治理工作,以及对
重特大危险源整改方案进行研讨和决议。

3.3各单位兼职安全员是部门内排查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

3.4岗位人员和班组长要落实各自的日常点检记录工作。

4.0定义
4.1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2四查工程:岗位、班组车间每天查一次,部门每周查一次,安全管理员每月查一次,
厂级每季查一次。

4.3四查五整顿:查领导、查思想、查隐患、查制度;整顿劳动纪律、操作纪律、工艺纪
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

4.4安全检查表技术:定项目、定标准、定指标、定性相结合。

5.0程序内容
5.1 隐患分类和管理:
5.1.1按隐患危害程度分;一般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
除的隐患)。

重大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
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
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1.2按危害类型分为;火灾隐患,爆炸隐患,危房隐患,坍塌和倒塌隐患,滑坡隐
患,交通隐患,泄漏隐患,中毒隐患。

5.1.3按表现形式分;人的隐患,机的状态隐患,环境隐患,管理隐患。

5.1.4任何人在发现事故隐患时都应当及时的向安全管理单位报告,安全员应对所有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按照上述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建立档案,并于下
一年的第一个月提交统计分析报告,由主要安全责任人进行确认。

具体见《安全
信息管理规定》。

5.2隐患排查方式、频率、注意事项
5.2.1隐患排查治理应当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生产人员的逐级责任制原则。

检查
包括日常检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不定期抽查。

检查方式可采用四查工程、安全检查表技术。

5.2.2日常检查由生产岗位上的员工,根据部门内所制定的操作规范和作业指导书,
每天进行点检和登记。

生产岗位班组长每天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各岗位进行巡
查,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各部门兼职安全员或安全责任人每周对部门内进
行一次安全检查,以上检查要记录于部门规定的点检表或各种形式的记录单内。

5.2.3综合检查以安全管理员每月最后一周,会同各部门安全责任人或兼职安全员,
联合对各单位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以查思想、查领导、查纪律、查隐患为
主,并将检查情况记录于《隐患排查记录表》内。

5.2.4专业检查定于每年的2月和7月各一次。

首先确定专项检查项目,再由相关单
位提供技术员,由专职安全员带队检查。

检查项目主要是特种设备、危险化学
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安全装置、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等。

5.2.5季节性检查由各单位兼职安全员分组轮流,分春、夏、秋、冬四次。

春季以防
雷、防静电、防跑漏为检查重点;夏季以防暑降温、防台风、防用电安全为重
点;秋季以防火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冻、防滑为重点。

5.2.6国家法定假日要根据加班实际情况,由值班人员组织进行检查。

检查以查隐患
为主,所有物料和设备状态、人员岗位执行情况,检查要从放假的前一天持续到
恢复正式上班,每天的检查情况要记录于值班记录内。

5.2.7专职安全管理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的实施安全工作抽查。

抽查采用不预
先告知方式,每周最少一次。

抽查内容包括重大危险源、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各
岗位执行情况、重点部位、特殊工种、应急培训、安全设施等,所有安全范畴内
容。

抽查记录于《隐患排查记录表》。

5.2.8组织检查时要先确定检查的对象、目的、任务、检查仪器、记录表单、查阅相
关法规标准。

检查可采用访谈、查看文件、作业规程、责任制度、现场观察、有
需要借助检查仪器的要使用仪器检测。

5.3隐患治理:
5.3.1各岗位日常要根据部门的作业规范严格执行检查记录,如发现有任何安全隐患
应及时向上一级主管汇报。

班组长在巡查中发现隐患要立即要求改善,无法自行
决定处理的或认为比较重大的要立即向部门兼职安全员通报,当班无法解决的要
在交接班记录上详细描述并移交接班人员。

5.3.2对于检查中所发现的隐患无法直观的判断其危险程度的,应按照《危害辨识与
评价规定》进行评价。

5.3.3检查中发现的一般隐患,责任部门要立即整改,整改时间不超过五个工作日,
无法立即整改的既升级为较大隐患,由安全管理单位开出《隐患整改通知书》限
期进行整改,整改时间不超过10天,责任单位应该将整改情况在规定时间内
向安全管理单位做出回复,经安全管理员确认后给予结案。

5.3.4经评价直接判定为重大隐患的,由安全管理人员制定《重大隐患专项治理方案》,
送经公司主要安全责任人审核立案。

由安全管理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整改。

主要安全责任人要确保治理所需的资金。

5.3.5各部门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隐患排除
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设置警戒标志,暂停使用。

6.3.6重大隐患治理后,治理单位要报安全管理员验收。

验收合格后由所在部门负责
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并组织该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转入正常的维护管理。

5.3.7安全管理员对所有无法按期治理的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对该隐患进行高频率
检查,并依照《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考核制度》对有关人员或部门进行考核,直至
整改完毕。

5.3.8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隐患的管理工作。

部门安全责任人对部门内的隐患治理负全
责。

对于官方检查要求的整改项目,应该优先治理。

安全管理员对隐患实行分类、
分级管理。

建立隐患信息档案,每月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6.0参考文件
6.1《危害辩识与评价规定》
6.2《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6.3《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考核制度》
7.0应用表单
7.1《隐患排查记录表》
7.2《隐患整改通知书》
7.3《重大隐患专项治理方案》(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