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秋福建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
. 任务分析
. 问卷调查
. 观察
. 谈话
标准答案:
2. 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
. 游戏法
. 操作法
. 比较法
. 讲解演示法
标准答案:
3.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 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物取数→说出总数。

标准答案:
4. 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这属于()。

. 分类
. 对应
. 排序
. 比较。

标准答案:
5. 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的是____。

. 集体活动形式
. 小组活动形式
. 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 个别活动形式。

标准答案:
6. ____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 操作法
. 讲解演示法
. 游戏法
. 试验法。

标准答案:
7. 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

. 小班
. 小班到大班
. 小班到中班
标准答案:
8. ____是教师把实物、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技能和规则,使幼儿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

. 操作法
. 讲解法
. 演示法
. 试验法。

标准答案:
9. 总体上说,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____种主要数量关系。

. 11
. 10
. 12
. 13。

标准答案:
10. 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

. 小班
. 小班到大班
. 小班到中班
. 小、中、大班。

标准答案:
11. 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

. 智力
.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 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 思维能力。

标准答案:
12. ()是幼儿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 现实生活
. 操作活动
. 教学活动
. 交往活动
标准答案:
13. 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

. 小班
. 小班到大班
. 小班到中班
. 中班。

标准答案:
14. ____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 操作法
. 游戏法
. 试验法
标准答案:
15. ____是指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感知和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点的一种方法。

. 观察法
. 游戏法
. 操作法
. 比较法。

标准答案: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属于认识时间单位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 结合幼儿的具体活动来帮助幼儿领会时间概念
. 借助于图片来使幼儿明确时间概念
. 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的规律
. 认识钟表及用途。

标准答案:
2. 量的比较的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

.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
. 寻找和描述物体的量
. 游戏练习
. 排序练习。

标准答案:
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包括____。

. 发展儿童思维结构
. 让儿童动手操作
. 联系儿童生活
. 重视个别差异。

标准答案:
4. 下列属于量的守恒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 运用变式进行教育
. 用同等量的两份物体作守恒判断
. 用测量或计数加以验证
. 渗透整体与部分关系。

标准答案:
5. 下列属于感知集合教育的有____。

. 物体分类的教育
. 认识“1”和“许多”
. 比较物体的相等和不相等
. 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教育。

标准答案:
6. 在运用讲解演示法时,要注意____。

. 演示、示范、范例的方法必须与讲解法配合运用
. 教师应充分运用实物、教具产生的情景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有时围绕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 演示、示范所用的教具、学具和范例应准确反映教学内容和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标准答案:
7. 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有____。

. 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 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
.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等
.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标准答案:
8.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____。

. 活动名称
. 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标准答案:
9. 教具、学具选制和运用时应注意几点____。

. 要有助于幼儿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 尽可能使其具有多种用途,一物多用
. 越新奇越好
. 注意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识特点。

标准答案:
10. 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___。

. 与数的组成教育同步进行
. 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培养
. 用普通话准确认读
. 教幼儿书写练习。

标准答案:
11. 集体活动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____。

. 教学目标上的整齐划一
. 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
. 很难给个别幼儿以帮助和指导
. 难以集中地实现教学目标。

标准答案:
12. 数学的特点包括____。

. 明显的抽象性
. 严密的逻辑性
. 高度的精确性
. 广泛的应用性。

标准答案:
13. 以下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的有____。

.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标准答案:
14.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活动设计的重点是____。

. 指导的提供
. 材料的提供
. 活动规则的确定
. 目标的确定。

标准答案:
15. 口头自编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

. 根据实际安排教学形式
. 用小数量(4以内)学习描述和模仿应用题,让幼儿获得应用题结构的感性经验. 教师提供各种编题的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
. 让幼儿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编题。

标准答案:
16. 认读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___。

. 结合基数教学分散进行
. 利用熟悉的事物进行形象比喻帮助幼儿记住字形
. 把字形、读音和意义联系起来
. 区分形近数字。

标准答案:
17. 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____。

. 学习经验的选择
. 学习情景的创设
. 幼儿经验的准备
. 物质的准备。

标准答案:
18.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____。

. 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
. 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 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 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数学概念。

标准答案:
19.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指导要点包括____。

. 根据实际安排教学形式
. 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含义及认识符号和算式
. 指导幼儿学习列式和运算
.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运算练习。

标准答案:
20. 先进行小组活动再开展集体活动的优点有____。

. 可以较快较集中地让幼儿知道需要做的事是什么和怎样做这件事
. 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活动情况,组织幼儿讨论、梳理已获得的经验
.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并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 培养了幼儿能较好地遵守规则和一定的自制力。

标准答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游戏与幼儿平时玩的游戏是不同的,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是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设计或选用的。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2. 用数学术语定儿童活动的名称更符合幼儿教育的特点。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3.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答行为中,教师提的问题不能太难,但一次可以提多个问题。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4.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5. 幼儿辨别形状最关键在于“指认”。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6.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问答行为中,如幼儿未能正确回答,一般情况下,就要转请其他幼儿回答。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7. 目标、材料等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8. 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9. 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10. 分类教育是幼儿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只在小、中两个年龄班才有此部分的教育内容。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11. 在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中,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既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12. 幼儿园的教学对于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13. 规则、形式、指导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但评价不是。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14. 比较的形式可以有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15. 幼儿数概念的发生是从对集合的笼统感知开始的,集合概念的发展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必要的感性基础。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