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认知症介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认知症介护
认知症的护理1
认知症护理的目的
创造安定的生活
医学上,一般采用大脑彩超成像和智力测验对认知症进行判定。
在介护学中,相比关注大脑的变化、智力测验的分数,更重视患者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状态。
比如,患有严重认知症的老人,如果能够平静地生活,也是没有问题的。
相反,患有轻微认知症却无法正常生活的老人,BPSD(伴随着认知症的行动、心理症状。
参照上面的专栏)症状明显,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XXX的目的不是治疗认知症,而是要把BPSD症状消除,让老人的心情平静下来,每天能够安定地生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必要找出BPSD出现的原因并制定对策。
为了让患认知症的老人平静地生活,介护工作者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上一图显示了认知症的轻重程度与BPSD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认知症越严重,BPSD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医疗的职责就是通过药物抑制认知症的发作。
但是,根据在介护现场的
实际感受,几乎没有通过药物让老人的症状发生好转的情况,有时甚至让人怀疑药物是不是诱发认知症的原因之一。
另外,过度依赖医疗而疏忽介护。
即使是稍微症状的患者,也会出现情绪不稳。
所以,重要的不是认知症的轻重,而是我们要重视BPSD,本章将展示对认知症介护的实际操作过程。
XXX对认知症白叟的感化
BPSD发生的比例
严重认知症
轻微认知症
健康
第六章1
BPSD问题行动
正如“痴呆”能够和“认知症”
互换说法一样,过去的叫做“问题
行动”的说法被认为不合适,目前
在医疗和介护领域平时使用的是
英语的“BPSD”
减轻BPSD症状
对认知症老人进行护理,不是
要治疗认知症,而是要减轻BPSD
症状。
如果发现老人徘徊或异食等
情况,一定要找出原因并制定对策。
相反,即使得了严峻的认知症,却
没有明显的BPSD症状,并能够正
常生活的老人,也是没有问题。
第六章2
认知症的护理2
医疗和XXX对于认知症研究的不同
假如把认知症的发生原因限定于大脑病变,那么介护人员就无能为力了。
原因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医学上认为,所谓认知症是一种脑部疾病,伴跟着身体老化,脑部机能衰退而引发的。
大多数人也深信这一说法。
切实其实,认知症中也有像阿尔茨海默氏病、若年型认知症这类因为大脑题目引发的疾病,而这些都是进入老年早期状况时容易发病的类型,和老年型认知症不同。
此外,大脑的毁伤也会引发认知症。
尽管云云,也不能认为全部认知症症状都是由大脑引起的。
老年人患认知症的原因不能纯真用大脑的病变来解释,因为还有一些大脑萎缩的白叟却并未患上认知症的情况。
假如对
老年认知症患者进行细致地观察,就会发现如搬迁、进入养老院等环境的变化,与老伴别离等人际关系的消逝,以及伴跟着身体朽迈而发生的走路艰巨等各种变化都会引发认知症。
另外,观察其如何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还要考虑患者的生活经历、人生观、价值观等,可以说认知症的发生原因庞大且深入。
对于认知症,我们必须要抓住的重点是,在患者无法接受自己逐步衰老这个事实的同时,由于老化、残疾等引起的身体机能衰退,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使患者产生了“与衰老的自己之间的关系障碍”。
所以,与其说认知症的起因是由于大脑的病变,倒不如说是这种关系障碍持续多年的结果。
因此,对于认知症,如果只采用住院、用药等医学上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
与之相比,改变生活环境,改善人际关系等才是重要的。
因此,介护工作责任重大。
第六章3
患认知症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不顺
搬家、入住养老院、住院、退休、隐居、交
流困难、死别、走路困难、靠轮椅移动、长
期卧床不起、尿床、闷在家里
1、认知症的症状(右一)
核心症状:记忆障碍,定向认识障碍,判断
力障碍等
周边症状(BPSD):暴力行为、情绪不稳定。
有为自闭、喃喃自语,徘徊、地志性障碍
2、医学方面的原因(左上一)
大脑的萎缩和变性
阿尔茨海默氏病、皮克式病等
3、关于皮克式病(左下)
皮克式病(Pick'sdisease)是由于大脑萎缩
而令人格发生变化的一种疾病。
因为BPSD
症状严重,介护工作可能会很辛苦,但也正
是因为了解此类病状的行动特点和日常护
理考前须知,所以也是可能被治愈的。
比方。
有很多每天在同一时刻重复相同动作的患
者,反而很方便同一介护人员进行相同的护理。
另外,因为在车中等狭小的中央更易情
绪稳定,因此推荐开车旅行、住在由民宅改
造的养老所类似这样的日间服务。
认知症护理3 第六章4
医疗研究认知症发病原因的分类
在医疗领域,认知症根据各种发病原因被分类、诊断、确诊。
确诊的步骤
怀疑老人是否患上认知症时,去医院的哪个科室接受诊查好呢?一般情况下,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老年科都可以进行检测。
当然,有些医院也有“健忘症门诊”、“认知症门诊”。
(日本的介护保险对主治医师的意见书非常重视,因为经常为其看诊的主治医生的判断准确率较高)。
对于认知症,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对本人的问诊、对其家人的询问、对大脑的成像检查、智力测试等来进行确诊。
由于认知症是各种各样的原因积压而成,甚至从成年开始认知机能就受到了损害,因此,如果不将疾患的原因细化,就无法确诊。
目前,能够避免随意确诊,又能指出病灶原因并进行有效治疗的医生却不多。
近半数的XXX的会员医生,在接受调查问卷时也都回答:对认知症的诊查都不让人感到那么满意。
如下页的圆形图表所示,认知症有70种或者更多的发病原因类型。
在这些原因类型中,虽然像慢性硬膜下血肿和正常压水头症这样的疾患可以被预先发现,甚至可以通过手术被治
愈,但是医学上所指的认知症,是由于大脑的性质发生改变,产生不断萎缩的难治症状。
然而,调查发现,日本的认知症患者及潜在人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促使“痴呆”一词逐渐被替换为“认知症”,其实如果人们不把衰老当做疾病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变化了。
1、认知症的诊断(左图)
检测方法有美国开发的MMSE(XXX
タルステート搜检)和日本开发并改订的
长谷川式简易智力评价法等。
2、脑图像搜检(右图)
有CT(电脑断层摄影法)、MRI(磁共振
成像诊断法)、PET(正电子放射断层法)
等脑图像搜检。
第六章5
已知的认知症的发病原因类型
阿尔茨海默型认知症
因为脑的神经细胞变性,脑(特别是位
于颞叶里侧的海马周围和顶叶)萎缩而
发病。
潜伏期长,掌管记忆的海马萎缩。
变得健忘。
掌管空间认识的脑顶叶萎
缩,变得容易迷路。
虽然身体很健康。
但是由于严重的健忘和迷路,脑部神经细胞逐渐消失。
脑血管性认知症
因为脑血管堵塞而引发的认知症。
脑血管堵塞容易出现脑出血、脑梗塞等症状,小的堵塞以点的形式分布在脑血管中,还容易出现多发性脑梗塞。
症状是出现影象障碍之外的肉体忧郁状况(表情忧郁、动作变迟钝)、易怒、感情失禁、夜间谵妄、小便失禁、昼夜颠倒等。
混合型认知症
主要指阿尔茨海默型认知症和脑血管
性认知症的统称。
第六章6
XXX小体型认知症
一种叫做“XXX”的特殊物质在
大脑中散布发病,原因尚不分明。
症
状是认知水平发生变化,像帕金森氏
病般的手脚僵硬、碎步走,具体的是
出现很严重的幻视等。
也有像对药剂过敏、白天迷迷糊糊,站着的时候身体躯干倾斜等症状。
其他
皮克式病(Pick's disease)等是由于大脑额叶严重萎缩而失去自制力而出现了偷盗、暴力、饮食异常、持续同样动作的刻板重复等。
除此之外,能让认知症发病的原因类型据说还有头部外伤、脑肿瘤、内分泌疾病等。
下左框:分类也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皮克式病过去是被作为独立的认知症来看待,目前酿成了额叶、颞叶型认知症的一部分。
额叶颞叶型认知症包XXX用流畅的语言讲话,但不能理解意思的认知症类型,和不能用流畅的语言沟通的进行性非流畅性失语。
由于医学界的分类类型与时俱进,所以有必要考虑作为一种假说进行考虑。
第六章7
下右框:此数据仅为推测
上示的圆形图表虽然很分明地呈现了认知症
的诱因明细,但是全部都是推测的比例,没
有获得全国的统计数据,只是引用了临床经
验丰富的医生所撰写的书中发表的图表。
由
于他们也没有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解剖,所
以只是发表了自己所做出的诊断的比例。
第六章8
认知症的护理4
医疗研究认知症药物疗法及其题目
医生的武器就是化学物质(药),而这其中有一些是陷阱。
核心症状与BPSD的用药
如上图所示,认知症中包含核心症状和周边症状。
核心症状是指由大脑的障碍(变性、萎缩等)引起的、伴跟着认知症的发展而不断恶化的症状。
周边症状是指伴跟着核心症状而施展阐发出的行动和心理症状。
有的人会出现
BPSD症状,有的人则不会。
从前没有对核心症状治疗有用的药。
1999年,XXX 在全球率先开发了阿尔茨海默型认知症的核心症状治疗药“アリセプト”(阿里赛普特)。
目前除了这种药之外,还有几种新药正在被使用,但是岂论哪种都不能够根治认知症,而只是临时地改善认知机能,让疾病的发展延缓。
药物疗法的题目是什么呢?那就是药物的副感化,关于代谢能力正在衰退的老年人来讲,药容易在体内蓄积。
尽管云云,关于治疗核心症状的特效药还有增加药量的规定(即用药一按时期后,必须把药量提高的规定)。
那么,介护者要特别留心那些容易对药剂过敏的老年患者。
针对控制BPSD,医学界一向在使用肉体治疗药物。
假如出现暴力症状,就使用抑制类药物,反之,就使用兴奋类药物。
厚生劳动省制订了关于治疗BPSD肉体治疗药物的指导目标,正在给主治医师供给抗肉体病药、抗抑郁药、抗不安药、安息药等肉体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
而关于多种药的并用,虽然在药品上有“尽可能不要这样使用”的提示,但实际上是被默许的。
以上是药物疗法。
总之,如果介护工作者能够酌情处理用药量,药物疗法可以一试。
核心症状和行动、心理症状(周边症状)
认知症的定义:
核心症状中至少包含影象障碍在内的两个以上症状,并且症状还在发展。
因此,患者进行独立生活有艰巨,在社交和工作方面会出现问题,但又不属于智力障碍或肉体疾病,诊断时也不会出现妄想等症状。
(参照美国精神医学第六章9
会指导准则DSM-IV-TR)
药物疗法的问题
1、肉体治疗药是否该多种并用
左上一)
肉体科医生不会关注环境和照顾护士对病
情改善,一般都会用抗精神病药等让患
者平静。
在西欧,严格制止肉体治疗药
物的多种并用,而在日本是可以根据医
师的裁酌使用,虽然这在国际上饱受争
议。
2、让BPSD恶化的是药。
右上一)
主治医师认定的使BPSD恶化的原因:关于认知症所伴随的行动、心理症状BPSD)的医疗介入的实况调查”,中XXX老年肉体医学杂志22:
313-324.2011
上面的图表是医疗人员为了更明确BPSD的实况而进行的调查。
他们挑选了15所热心于BPSD治疗的在家养老机构,并收到了134个患者的投票。
结果显示,主治医师认定的BPSD恶化原因的投票率为,受此前医生处方药影响的占25.4%,因为身体合并症所引起的影响占12.7%,两方面原因都有的占11.2%。
第六章10
3、根据介护现场的实际感受
据20年来一向让患者停用肉体治疗药的养老院的介护人员反映,这里的老人都没有出现幻觉、幻听、谵妄的情况。
“大家都是因为药才酿成那样的。
不是吗?因为只有新来的患者才会出
现BPSD症状。
4、假如用药能让患者平静下来
我们从医院尤其是养老院接到这样的
“老人不怎么来回走动了,请过
来看一下。
”可是,真正去看的时候。
老人却恰是因为用了药而卧床不起。
我们应该反省,是否应该在用药之前
让白叟再坚持一下。
第六章11
认知症的护理5
BPSD的分类
介护学上,认知症是“与衰老的自己之间的关系障碍”
认知症的三种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可以把认知症分为“阿尔茨海默型认知症”、“脑血管性认知症”等,这样的分类是从医疗角度出发的。
虽然大脑的病变确实是诱发认知症的原因之一,但也并不完全。
与病理学的分类相对,介护学提出这样的假设,即把认知症看作是“和衰老的自己之间的关系障碍”。
所谓认知症就是患
者不承认自己老了,导致无法和现实中的自己适应的状态。
于是,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即根据BPSD症状表现,分为“葛藤型”、“回归型”、“游离型”三种类型。
这种分类法是由XXX提出的,也是在理想生活中能够实际感受到的。
正是因为介护工作者教我们如何同认知症白叟建立关系,才使得介护工作意义重大。
当然,这个分类其实不能适合全部情况。
但是,基于此分类进行的介护研究,的确将BPSD症状消除了,可以说“认知症被治愈”的情形多起来,因为,这种分类究竟成效是基于究竟。
葛藤型:想恢复自己应有的状态
1、对没出息的自己感触着急
葛藤型是由于现实中衰老和不健全的自己与
想象中的自我形象相差悬殊,无论如何也要挣扎
着把自己还原回过去的类型。
要想恢复和过去的
自己相符合的形象,就必须消除衰老和不健全。
但是,朽迈也好,不健全也好,都是现代医学中
不能治愈的。
XXX,葛藤型就出现了。
2、这些人容易酿成葛藤型
学校的教师、官员中的精英、医生等在社会中享
有很高地位的人。
女性往往是学历高,在社会中
和男性并肩作战的类型似乎更容易成为葛藤型。
第六章12
回归型
返回到自认为最像自己的时候
1、用过去的自己来确认现在的自己
回归型是因为理想中朽迈不健全的自己和想像中
的形象相差悬殊,所以想恢复为过去的自己。
回归到自己能够挑选的最适合自己的时期。
男性一般选择回归到40岁、50岁时工作蒸蒸日上时期的自己。
女性则是回归到育儿和为家务事奔忙时期的自己。
2、这些人容易变成回归型
曾是冒死工作的男性和努力养育幼儿、操持做家务的女性。
另外,曾在工作中处于带领岗位或被委以重任的人好像更容易酿成回归型。
游离型
从不想承认的现实世界中游离出来
1、从痛苦的现实中逃避出来
游离型是已经晓得自己将朽迈且身体不健全地生
存下去,于是斩断了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蜗居在自
己的世界里以求保护自己。
与回归型老人要返回的
世界是久远时期的自己相比,游离型要回归的既不
是现在也不是过去,只是内心中的世界,他感到回
到那里才不会再受伤害。
2、这些人容易变成游离型
老实听话,在此之前简直没有做过决意或自我主张
的人。
对父母或配偶(老了以后就是对孩子)依赖
性很强,无主见的人,似乎更容易变成游离型。
第六章13
认知症的照顾护士6
如何缓解BPSD症状
介护人员的武器就是生活。
让我们从生活中寻找BPSD的原因吧!
BPSD是风险的征兆
发现老年人出现不安定,徘徊等行动,往往不会想到是因为“认知症”的原因导致的,但是,BPSD的大部分发生原因就隐藏在生活中。
首先是身体不适或异常。
特别是要搜检一下是否便秘,脱水或发热。
其次是护理人员的轮换照顾。
进入养老院,发生了居住环境、人际关系的新变化也是出现BPSD症状的主要原因。
另外,换季特别是初春时期,BPSD症状出现的也较多。
当老人的举止神情变得奇怪时,应该仔细查找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密切关注老人刻板的重复行为。
葛藤型的介护对策
1、注意这些症状
因为情绪不稳而出现暴力或讲粗话行动
对照顾自己的人存在“被盗妄想”
没有事却叫XXX人员(频繁地按响呼叫护
士的装置)
积存不需要的东西
异食或弄便
2、记住这些对策
不要让家人全部承担,要请日间服务人员
来帮忙。
征得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的同意,为老人争
取一个介护职务,即使做和其他工作人员内
容相同的工作也可以,当然最理想的是担任
负责人的工作。
结束日间服务回到家,请像从工作单位回来那样慰劳一下自己,对自己说“您辛苦了”。
在家里也要为白叟安排一个职责。
在其能力所及范围内,尽量安排一个让其感到有面子的工作,并感谢或表扬他(她)。
想要让老人做点什么的时候,首先要让他她)信任的人帮助发出指令,然后再将这个指令传达给白叟,白叟就会听话地服从第六章14
回归型的介护对策
注意这些症状
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不知道这里是
哪里
以为是过去的熟人,主动与其攀谈
说着“我要回家了”便要走出去
一边说着“去工作”、“去接孩子”,一
边来回徘徊走动
记住这些对策
即使他们弄错了现在和过去,也不要指
出错误,侧耳聆听最重要
感觉其要开始来回徘徊走动时,要询问原因,然后慰藉着说“的确是这样啊”。
必须得去啊”,以求对其急迫的心情表
示同情和理解。
从前就有通过这种方法让白叟停下徘徊的情况。
有些老人走着走着突然不说话也不走了,这时就要询问一下。
每到做法事时要认真看待,在家人忌辰时去扫墓,并在家里上一炷香。
不要改变环境,在寝室里多添置其小我物品
游离型的介护对策
注意这些症状
无论怎样叫也不回答,完全没有反应
不想主动进食,即使放进嘴里也不咀
嚼
不想洗澡,也不换衣服
一整天嘴里都嘟哝着,自言自语
记住这些对策
不要呆在家里,即使乘坐轮椅也好。
出去散散步也好。
除了盛夏和隆冬季节以外,天气好的
时候,在庭院或阳台栽花和蔬菜之类的
园艺疗法也很有用。
加入日间服务站的活动,参加气球芭
XXX等刺激感官的游戏,会较快恢复反应
当交流有障碍时,使用亲肤交流法。
第六章15
即一只手放在老人的膝盖上,一只手搭在其肩膀上与之交谈。
理想的方法是通过日间服务站的活动和亲肤交流法等,建立和维系与白叟的信赖关系。
生活中的主要原因
1、身体的不适、异常
便秘、脱水症状、发烧、慢性疾病的恶化、
药物的副感化
2、人际关系、环境的变化
照顾护士人员的轮换、搬迁、进入养老院、房间
替换、家人探望的减少
3、季节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特别是从冬天到春天的换季期可以说BPSD的大多数原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不要轻易片面地断定“是因为认知症的原因”,要注意身体是否有不适情况,最近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是否有变化,是否正值换季时期。
致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左下框)
会有这么多BPSD患者,这很说不
通。
”刚开始进入介护工作时往往容易
产生这样的想法,此时请给自己设定一
个再努力一下的期限,比如工作目标定
为一个月,如果到时也不能安心工作。
再重新考虑。
实际上,一般经过一个月
的锻炼,会看到患者的BPSD症状逐步
消失,此时很多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已经
惯了这里,会继续留下来照顾护士白叟。
护理人员对老人的包容程度不断提高。
与白叟们的关系也跟着时间增加而有
了亲情般的感觉。
第六章16
致家族和家族会(右下框)
在家里护理老人的家属或家属会提出这
样的反对意见:“只有一部分认知症是由
脑中疾病引发的,多数是由关系障碍引
起的”。
处于易有负罪感的家族,不想承
认是自己的原因,而想说认知症是由脑
中疾病引起的。
但是,那样就能解决问
题了吗?家属和家属会最好正视这个问
题,即“家属也是引发认知症的原因之
一。
”并且,为了让认知症消逝,治疗方
案应该与介护工作相互共同。
第六章17
认知症的护理7
在人生历程中寻找原因
研究BPSD症状时,总会成心外的视点赐与我们启发。
认知症是人生的BPSD吗?
冲绳县研究认知症的学者认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认知症,而是在参加冲绳战役后遗留的PTSD症状(神禁受伤后
导致的肉体压力障碍)。
PTSD的主要症状是过度清醒、侵入和回避。
这与介护领域里所说的葛藤型、回归型、游离型极其类似。
对周围的言论反应过激,反复进行粗暴行为的葛藤型属于过度清醒的表现;强迫自己必须去工作,出现纠结心理的是回归型,就像是被过去的事情侵扰过一般;而游离型患者本身就是回避的。
在介护领域中,人们认为认知症老人有很多会出现PTSD 症状,这是由心理创伤引发的,由历经过令人无法承受的磨难生活而导致的。
那么,与PTSD极其相似的认知症(BPSD)又是由什么引发的呢?
人只要长寿,任何人都要经历“变老”这个事实。
而在现代社会,即使面对应当自然面对的老年生活,也被压力和心理创伤改变了。
治疗PTSD,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患者本人的“哭泣”。
介护学上有一个公认的观点,那些好强的、不肯让别人看到自己缺点的人更容易患认知症。
这种情况下,介护者所能做的就是“看连环画”,陪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
下一章将继续研究认知症的照顾护士原则,我们将会讨论“对生活中的不便之处的照顾护士”。
PTSD和BPSD的相似性
XXX:为了避开类似的事情而闭门不出
左二:再一次经历伴随痛苦的心理创伤
左三:持续兴奋状态,对刺激变的过于
敏感
第六章18
临床介护法
连环画剧护理法(右图)
从养老院播放连环画剧的工作人员那
里,不断收到认知症老人安定下来的报告。
近年来,由XXX制作的面向老年人的
连环画剧博得好评。
其中包括以战争为题材的连环画剧。
刚开始会担心老人是否因此想起痛苦的过去而再次陷入不安定状态,成效,看了战争题材的白叟呜呜地哭了,但是那天晚上却睡得非常安稳。
不仅如此,对待其他老人也变得和善了。
虽然笑”是照顾护士效果的标志,但是”哭”或许也对PTSD症状的治疗有效。
将定向认识变成机会(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