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比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对比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
的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
价值。

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确
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核磁胰胆管
成像检测,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腹部CT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核磁胰胆管成像在检测肝外胆管结石时优于腹部CT成像,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33-02
肝外胆管结石是较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据相关调查显示[1],肝外胆管结石
占胆石症总量的82%,患者表现症状为寒战、腹痛、黄疸、高烧等,严重时会出
现患者休克导致神志不清等,通过早期有效诊断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
疾病进展。

截至目前临床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方式是影像学检测,其中包括
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等两种重要方式。

伴随两种方法在临床广泛开展,发现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2],其中腹部CT检测简单易操作,价格低,但是临床使用过
程中漏诊、误诊等情况时有发生,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过程耗时较长,价格高,
但是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其诊断率很高,误诊少。

这两种方式各具特点,其诊
断结果也有所差异,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在临床上合理采用。

本研究中从诊断价
值方面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确诊患者为
研究对象,患者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医学》中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脏、肾脏等
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妊娠期孕妇、血液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
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观察组中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0±4.5)岁,平均病程(3.2±1.6)年,平均结石直径(9.2±0.3)mm;对照组
中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9±4.3)岁,平均病程(3.3±1.3)年,
平均结石直径(9.3±0.4)mm。

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直径等一般临床
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经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检测。

对照组患者腹部CT采用螺旋扫描仪进行常规平扫检测和增强性扫描检测;观察组患者核磁胰胆管成像采用核磁
共振扫描仪进行胰胆管成像检测。

记录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诊断结果,以消化内
镜下逆行胰胆管成像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检出率。

1.3 统计学方法
患者所有统计学资料录入SPSS19.0统计学程序包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
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行χ2检验,假设检验水准为
a=0.05,当P<0.05时代表其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通过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成像检测结果作为肝外胆管结石检测结果的标准,
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为肝外胆管结石。

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两种检测
方式的结果汇总:肝外胆管结石通过腹部CT检出阳性41例,阴性3例,可疑6例,检出率为82.0%;通过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阳性47例,阴性1例,可疑2例,检出率为94.0%。

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

3.讨论
胆管结石由于结石部位的不同[3],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是
极其常见的胆管结石,多发于胆囊、胆管。

由于现如今人们生存环境,一日三餐及生活习惯
的巨大变化,导致发病率大幅提升,患者趋于年轻化,倘若医治不及时,极易引发感染,从
而导致肝脓肿、胆管炎、胰腺炎、黄疸等病症,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

因此准确诊断肝外胆
管结石,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手段非常关键。

确诊肝外胆管结石现目前常采用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成像等。

根据文献资料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成像
确诊率能达到97%以上[4],是公认的临床检测胰胆管疾病的标准,但由于其检测手法属于侵
入性手段,易对患者造成不适,同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不宜接受,所以在非必要状
况下一般不会采取该检测方式。

在检测肝外胆管结石时宜采用腹部CT或核磁胰胆管成像,
但这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率存在一定差异,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以提高其临床检
出率,发挥临床运用价值。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5],在胆石症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中,腹部CT检出率相较核磁胰胆管胆
道成像更低。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行腹部CT检测,观察组行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结果显
示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为94.0%,腹部CT检出率82.0%,两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
核磁胰胆管成像在检测肝外胆管结石时,检出率高于腹部CT,此结果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腹部CT能非常敏感地通过体层图像对阳性结石的诊断,但CT的单层扫描特点,只能单次单
个横断面的观察,占位性病变的确诊就很难办到,因此发现阴性结石就很困难,核磁胰胆管
成像相比腹部CT,具有图像更清晰、定位更准确等优点,同时不论操作者的手法原因,都能
得到理想效果,可以任意方向的观察图像,病变处更加直观形象。

综上所述,相比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肝外胆管结石能提高其检出率,降低漏诊
误诊率,利于医务工作者及时开展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周蓉,张勇.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
装备,2014(6):76-78.
[2]袁德琪,解丽君,贺斌.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5,9(8).
[3]黄克勇,丁汇清,韩向前,等.探讨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
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28-29.
[4]唐建新.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
2014(29):86-87.
[5]李春飞,赵海鹰,田忠.内镜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可疑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 36(3):322-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