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一单元-整理和复习(完美打印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在乘进率或除以进率时,如果进率是10、100、1000的,只要按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动小数点。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
3.出示小黑板。
4.第19题,要求学生仔细审题。
5.第20题,让学生完成后观察发现规律。
【板块三】
要求学生仔细读题,认真计算。应用题答句要正确完整。
教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
A :1.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补充。
2.集体汇报。
3.制表。
4.画图。
B:应用题练习。
1.完成第16题。
请三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探究本上练习,并说说面积和周长公式是怎样的?
3.完成第17题。
4.完成第18题。
C: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完成第15题。
3.学生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完成后全班交流并批改好。
4.完成第19题。
完成后学生口答。
5.完成第20题。
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2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板块一】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板块二】
A:1.提问:关于面积,你已知知道了些什么?在小组和同学说一说.
师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2.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
3.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
C: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3.问: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说一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
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
4.指导完成第11题。
问: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
指出: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提问:这一组的几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小结: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算。
(1)提问:什么叫负数?什么是小数的含义和小数的性质?请大家举例说明。
(2)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指导学生完整地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完成后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口答。
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提问: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板块三】
1.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2.完成作业后互相检查校对。
教
学
反
思
第二课时数的世界2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1页“数的世界”第6~14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
学
反
思
第三课时 图形王国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2页“图形王国”第15~20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小组讨论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1.完成第6题。
(1)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完成第7题。
回答老师的问题后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交流算法。
3.完成第8题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小组讨论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复习负数和小数。
(1)回答提问后完成第1题。
学生反馈,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
(2)完成第2题。
(3)复习数位顺序表。
独立完成第3题。
口答小黑板上的填空,集体核对。
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小组讨论,集体归纳: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1.交流自己的收获与疑问。
2.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板块一】
师问: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这些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复习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会发现生活中也是处处有负数,处处有小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板块二】
1.复习负数和小数。
采用集体举手的方法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5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四、评价与反思(预设5分钟)
根据评价指标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要结合自我反思和他人的意见,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
【板块一】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天地
2.这些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3.在推导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指出:在遇到新问题时,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能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解决。
B:复习应用题。
1.老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复习复习相关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3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2.问: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
3.问:从刘村到张村有几种走法?哪种走法最近?哪种走法最远?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
1.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提问:这几题先把小数看作什么数乘?都看做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回答老师的问题后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交流算法。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
1.完成第9题前三题。
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探究本上。
集体订正。
回答问题,共同说说计算小数乘法时的注意点。
2.完成第9题后三题。
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探究本上。
集体订正。
集体讨论后得出: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2)问: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3.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提问: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通常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
改写与求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2)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师问: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你知道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吗?
【板块二】
1.第21题。
指出:(1)每人只能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学科。
(2)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
追问:喜欢哪一门学科的人数最多?喜欢哪一门学科的人数最少?
哪一组喜欢数学学科的人数最多?
加一加各门学科的总计看看有什么发现?
提纲:这张统计表是要统计什么情况的?
需要统计什么数据?
用什么方法调查?(采用集体举手的 方法投票自己喜欢的学科)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2.指导学生完成第22题。
提纲:这张统计图是要统计什么情况的?
需要统计什么数据?(男 、女生各喜欢什么空间活动)
从图中能看出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人吗?用什么方法调查?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提高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资
源
学生调查整理的数据。
预
习
设
计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2.依据目标,自主整理(预设5分钟)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小组中讨论交流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
1.指导学生完成第21题。
(2)独立完成P120第4题。学生反馈。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完成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3.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学生回答后练习小数改写的方法。
(2)独立完成P120第5题。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2.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在复习中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复习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恰当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教
学
资
源
小黑板
预
习
设
计
学程预设
(三)综合练习。
1.指导学生口算,随机抽几题说说想法。
2.学生完成后问:你是怎么想的?
3.指导完成第14题。
问:应先求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板块三】
1.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能说说在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怎样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应用哪些知识,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完成作业后互相检查校对。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多边形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资
源
学生已经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了它们的面积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在本册教材中,我们还研究了一些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与面积关的一些数学知识。
教师给予鼓励。
课堂小结。
教
学
反
思
第五课时 应用广角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4~125页“应用广角”第23~28题,“自我评价”。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22题。
提问: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
指出:(1)每人只能选择一项最喜欢的课间活动。
(2)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
(3)统计时男、女生要分开举手。
在小组中看图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板块三】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
3.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觉得自己的课堂表现如何?
【板块四】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加减法、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
导入:今天继续到“数的世界”去看看。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板块二】
(一)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
1.第6题。
(1)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2)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学
反
思
第四课时 统计天地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3页“统计天地”第21~22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体验探索与实践过程。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
难点:把多位数改写并根据要求写出它的近似值。
教
学
资
源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负数和小数。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2021年最新
第十一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一课时数的世界1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0页“数的世界”第1~5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3.独立完成第10题。
4、完成第11题。
回答后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口算第12题。
2.独立完成第13题。
3.回答后独立完成第14题。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交流讨论老师的问题。
2.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板块一】
师问: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的很多知识。这个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小数的运算。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小数运算?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
3.出示小黑板。
4.第19题,要求学生仔细审题。
5.第20题,让学生完成后观察发现规律。
【板块三】
要求学生仔细读题,认真计算。应用题答句要正确完整。
教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
A :1.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补充。
2.集体汇报。
3.制表。
4.画图。
B:应用题练习。
1.完成第16题。
请三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探究本上练习,并说说面积和周长公式是怎样的?
3.完成第17题。
4.完成第18题。
C: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完成第15题。
3.学生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完成后全班交流并批改好。
4.完成第19题。
完成后学生口答。
5.完成第20题。
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2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板块一】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板块二】
A:1.提问:关于面积,你已知知道了些什么?在小组和同学说一说.
师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2.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
3.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
C: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3.问: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说一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
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
4.指导完成第11题。
问: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
指出: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提问:这一组的几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小结: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算。
(1)提问:什么叫负数?什么是小数的含义和小数的性质?请大家举例说明。
(2)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指导学生完整地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完成后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口答。
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提问: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板块三】
1.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2.完成作业后互相检查校对。
教
学
反
思
第二课时数的世界2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1页“数的世界”第6~14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
学
反
思
第三课时 图形王国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2页“图形王国”第15~20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小组讨论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1.完成第6题。
(1)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完成第7题。
回答老师的问题后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交流算法。
3.完成第8题
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小组讨论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1.复习负数和小数。
(1)回答提问后完成第1题。
学生反馈,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
(2)完成第2题。
(3)复习数位顺序表。
独立完成第3题。
口答小黑板上的填空,集体核对。
2.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小组讨论,集体归纳: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1.交流自己的收获与疑问。
2.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板块一】
师问: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这些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复习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会发现生活中也是处处有负数,处处有小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板块二】
1.复习负数和小数。
采用集体举手的方法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5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四、评价与反思(预设5分钟)
根据评价指标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要结合自我反思和他人的意见,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
【板块一】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天地
2.这些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3.在推导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教师指出:在遇到新问题时,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能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解决。
B:复习应用题。
1.老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复习复习相关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3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2.问: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
3.问:从刘村到张村有几种走法?哪种走法最近?哪种走法最远?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
1.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提问:这几题先把小数看作什么数乘?都看做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回答老师的问题后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交流算法。
(二)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
1.完成第9题前三题。
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探究本上。
集体订正。
回答问题,共同说说计算小数乘法时的注意点。
2.完成第9题后三题。
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探究本上。
集体订正。
集体讨论后得出: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2)问: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3.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提问: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通常情况下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
改写与求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2)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师问: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你知道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作用吗?
【板块二】
1.第21题。
指出:(1)每人只能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学科。
(2)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
追问:喜欢哪一门学科的人数最多?喜欢哪一门学科的人数最少?
哪一组喜欢数学学科的人数最多?
加一加各门学科的总计看看有什么发现?
提纲:这张统计表是要统计什么情况的?
需要统计什么数据?
用什么方法调查?(采用集体举手的 方法投票自己喜欢的学科)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2.指导学生完成第22题。
提纲:这张统计图是要统计什么情况的?
需要统计什么数据?(男 、女生各喜欢什么空间活动)
从图中能看出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人吗?用什么方法调查?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提高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资
源
学生调查整理的数据。
预
习
设
计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2.依据目标,自主整理(预设5分钟)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小组中讨论交流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
1.指导学生完成第21题。
(2)独立完成P120第4题。学生反馈。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完成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3.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学生回答后练习小数改写的方法。
(2)独立完成P120第5题。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2.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在复习中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复习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恰当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教
学
资
源
小黑板
预
习
设
计
学程预设
(三)综合练习。
1.指导学生口算,随机抽几题说说想法。
2.学生完成后问:你是怎么想的?
3.指导完成第14题。
问:应先求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板块三】
1.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能说说在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时,怎样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应用哪些知识,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完成作业后互相检查校对。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多边形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资
源
学生已经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了它们的面积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在本册教材中,我们还研究了一些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与面积关的一些数学知识。
教师给予鼓励。
课堂小结。
教
学
反
思
第五课时 应用广角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4~125页“应用广角”第23~28题,“自我评价”。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22题。
提问: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
指出:(1)每人只能选择一项最喜欢的课间活动。
(2)在调查中每位同学都要做好记录。
(3)统计时男、女生要分开举手。
在小组中看图提出问题,互相解答。
【板块三】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
3.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觉得自己的课堂表现如何?
【板块四】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加减法、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
导入:今天继续到“数的世界”去看看。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板块二】
(一)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
1.第6题。
(1)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2)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学
反
思
第四课时 统计天地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3页“统计天地”第21~22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体验探索与实践过程。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
难点:把多位数改写并根据要求写出它的近似值。
教
学
资
源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负数和小数。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教学调整
2021年最新
第十一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一课时数的世界1
教
学
内
容
教科书第120页“数的世界”第1~5题。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3.独立完成第10题。
4、完成第11题。
回答后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口算第12题。
2.独立完成第13题。
3.回答后独立完成第14题。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1.交流讨论老师的问题。
2.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板块一】
师问: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的很多知识。这个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小数的运算。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小数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