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政治名校试题汇编系列3 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学生版).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温州洞头和台湾高雄,两座半屏山不仅山形相似,而且两地居民都说闽南话、习俗相同。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深 远持久②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③浙、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3次月考】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 7000米,6月18日,天宫与神九成功实施第一次自动交会对接,……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 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 华民族精神①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动力?②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③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是当代爱 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论语》、《孟子》、《韩非子》以 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 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陕西省宝鸡中学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 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四届 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回答题目。(1)《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 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 ,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B.C.D.(2)《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 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 重要的任务 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与时俱进 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中华民族 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B.C.D. 【四川省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公元1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作为外来的,与 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于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 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说明 了: 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河北省东光县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我们要把“孔子”这个 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 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求同存异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D.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广东省佛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中 华文化具有 A.博大精深的特征B.源远流长的特征 C.至高无上的特征D.求同存异的特征【陕西省宝鸡中学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 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为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 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悠久的历史 丰富绚丽的内涵 鲜明独特的风格 经世致用的特点 A.B.C.D. 【广东省佛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材料一:胡锦涛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 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材料二 :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源自热爱。日本政府非法“购岛”闹剧变本加厉,引发国人一系列强烈谴责和抗议,9月11日当 天,各地开展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凝聚了人民力量,振奋了民族精神。 (1)有人认为:从抗日战争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述这 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0分)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次月考】201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周年,中央号召在全社 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焕发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 ,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根据材料回答:(1)请从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6分)(2)简要说明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雷锋精 神。(8分) 【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的 道德思想,孟子提出了“吾养吾之浩然正气”,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延续至今。今天,我们社会仍然倡导见义 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治安。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文学方面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 小说,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三: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 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根律管。这虽然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 流,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但是流行的多部乐曲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今天,我们吸收了外来 的各种音的精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说明中 华文化的特征的?(2)结合材料三,理解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 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 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 )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下图呈现了汉字“母”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启示我们( )①文化的形 成离不开人类的生活?②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③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的 延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 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 至今, “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 载体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3届高三第4次月考】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 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 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 新,驱邪降福等等。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的丰富多彩 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湖南省五市十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 ,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 ,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 意志强加于人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基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 践 ②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③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不失本色 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 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 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福建省泉州一中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勤劳勇敢”精神的是 (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志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⑥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A.①②③④B.①②⑥⑦C.①②⑤⑥D.①③⑥⑦【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统考】3000多年前,黎族人 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 ,用牛角、竹子、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 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 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广东省中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统考】《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 它,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 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江西 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3次月考】中国菜名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翻译不当可能使外国食客不敢下口。如 “麻婆豆腐”直译成英语“Tofu 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一脸雀斑女人做的豆腐) ”就令人恶心。因此,统 一中国菜名的翻译很有必要。统一中餐菜名译法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3次月考】“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头,一半在台湾。”民谣中的两座半屏山分别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