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监测
高三生物试题
(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前2章)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不给分)
1 •淡水水域富营养化,会长出水华,往往与蓝藻的“爆发”存在直接关系。

下列关于蓝藻的说法正确的

A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色素分布于细胞质B.细胞质中含核糖体,rRNA在核仁转录
C .蓝藻没有线粒体,因而进行无氧呼吸 D.蓝藻没有中心体,因而进行无丝分裂
2.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

下图表示香蕉采摘后的自然成
熟过程中,两种糖类的含量变化。

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 . 5—10天,淀粉的水解产物几乎都被代谢消耗掉
B . 10—15天,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多于葡萄糖消耗
C . 20—25天,成熟的香蕉中含有的单糖只有葡萄糖
D .乙烯在香蕉成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磷脂分子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B .脂肪可被苏丹川染液染成红色
C.细胞膜都含有胆固醇 D .维生素D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4.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

以下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 人体红细胞的凋亡需要溶酶体的酶发挥作用
B. 溶酶体内的酶在碱性条件下活性一般较高
C. 溶酶体酶不是分泌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加工
D.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分解
5 •通过冷冻技术,细胞膜通常从某个断裂分开,结构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不能
9. 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可能会发生在富含氧气的细胞中 B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 CO 主要来自于细胞质基质
A. 图中b 侧为细胞质基质
B. 磷脂双分子层疏水端断裂
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膜蛋白的分布存在不对称
6.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某些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相关叙述正确是
A .此细胞的细胞核正在进行 DNA 复制
B . H 运出细胞和运入液泡方式相同
C .溶质和H 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D .图中的ATP 来自于类囊体薄膜
7.关于酶的叙述,正确是
A .酶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都相同
B. 高温、低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都发生改变 C .过酸、过碱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都发生改变 D. 底物浓度和抑制剂都能改变酶的活性 &下列不属于吸能反应的是 A .肌肉细胞收缩的过程 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 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
D. ATP 转化成ADP 的过程
得出
C •小麦根部水淹时产生的乳酸影响载体的活性
D.蛔虫有氧呼吸时吸收的Q与产生的CQ量相等
10. 下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Q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表示光合作用速率
K……”表示呼吸作用速率
A. 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低
B.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停止点分别为50C和60C
C. 30 C时植物释放到外界的Q2的量比25 C时多
D. 温度长时间高于40 C时植物仍然能表现出生长
11. 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很容易产生带电分子或基团的自由基。

自由
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致使细胞衰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攻击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分子,可能影响兴奋的传递
B. 自由基攻击DNA分子时,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
C. 若攻击磷脂分子,可能影响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
D. 人体细胞若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
12. 连续分裂的月季体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关系如左下图所示。

用月季的花粉进行组织培养,
一段时间后向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根据细胞的DNA相对量与细胞数的关系,再次绘制出曲线如下,其中最符合的是
13 .某雄性小鼠的基因型为AaBB精原细胞的A a和B基因分别被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
标记。

若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该次级精母细胞不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B •出现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最可能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 . Aa和BB两对基因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 .该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不同基因组成的精子
14. 某植物花的红色对白色为显性,受一对基因控制,现选择亲本为红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获得子
一代,性状分离比为红色:白色=48:1,则亲本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 2/3 B . 36/49 C . 3/4 D . 5/7
15. 已知果蝇的全翅(B)与残翅(b)为一对相对性状。

为了确定基因B是否突变为基因b,通过X 射线处理一批雄性果蝇,然后与未经处理的雌性果蝇进行杂交。

若要通过F i的表现型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亲本杂交组合是
A.父全翅(BB)x?残翅(bb)
B. 父全翅(Bb)x?残翅(bb)
C. 父全翅(Bb)X?全翅(Bb)
D.父全翅
(BB)X?全翅(BB)
16. 小麦的抗病和感病为一对相对性状,无芒和有芒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用纯合的抗病无芒和感病
有芒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抗病无芒,F1自交获得F2的性状比例为9: 3: 3: 1。

给F2中抗病无芒的植株授以感病有芒植株的花粉,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A. 16: 8: 2: 1 B . 4: 2: 2: 1
C. 9: 3: 3: 1 D . 25: 5: 5: 1
17.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是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影响细胞黏附、迁移以及增殖等。

研究发现,正常乳腺上皮细胞该基因不表达,而恶性乳腺肿瘤细胞中表达比较高。

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A. NCAM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B. NCAM勺基因经转录所得的初始mRN儒在核内加工
C. 乳腺肿瘤细胞易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膜上NCAM含量减少
D. 在人体不同细胞中控制NCAM合成的基因表达具有选择性
18. 人类的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如图所示。

一对夫妇中,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
顶;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

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秃顶的概率和秃顶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BB Bb bb
男非秃顶秃顶]秃顶
女非秃顶"秃顶秃顶
A. 1/4 ; 3/8 B . 1/4 ; 3/4 C . 1/8 ; 3/8 D . 1/8 ; 3/4
19 •自然界果蝇的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现用一对野生型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
蝇。

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

A .该突变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 •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
C .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
D .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一定来源于母本
20.下列为二倍体葡萄通过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后代的过程,相关说法错误的
A .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B .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D •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种子
21•遗传病调查发现,男性色盲的频率为7%假设色盲基因的频率在人群中保持不变。

则人群中某一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女性的概率最接近于
A. 13% B . 6.5% C . 12% D . 24%
22. 下列有关生理过程,不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 .抗体和特定的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C. 骨胳肌产生的乳酸与酸碱缓冲物质中和反应
D. 蛋白质在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氨基酸
23. 下图为神经调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当神经元a兴奋时可使神经元b产生兴奋,但在神经元a兴奋
之前,先使神经元c兴奋,则神经元b又不易产生兴列相关
奋。

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含有3个神经元和2个突触结构
B . 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b产生动作电位
C . c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抑制b的兴奋
D . c兴奋可能会对a的神经递质释放产生抑制
24. 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
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

患者体内会发生
A.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减少 B •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增加
C.患者的细胞代谢往往比正常人要快 D •该抗体由浆细胞识别抗原后分泌
25. 某健康成年男子在10C的环境下散热量为a,从10C来到25C的环境中短时间的散热量为b,
长时间在25C的环境中的散热量为c,在没有增减所穿衣服的情况下,则数量关系是
A. a>b=c
B. a>c>b
C. a>b>c D . a<b=c
第n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 (10 分)
图中Ras蛋白是分布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

已知Ras蛋白与信号转导有关,Ras蛋白结合
GDF时为失活态,结合GTP时为活化态。

当细胞外存在信号分子时,Ras蛋白释放出自身的GDP并结
合GTP从而由失活态向活化态转变,最终实现将胞外信号向胞内传递。

植号分子
1无活性的活化的
细18外1脑蛋白瓯蛋白
(1)当胞外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膜表面,而导致细胞内产生新的信号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被胞外信号分子作用的细胞称为。

Ras蛋白合成后,还需经过和的加工。

(2)GTP与ATP结构相似,结构简式G-P~P~P中G的名称为____ ; GTP不仅参与信号的传递,也
可以作为细胞内合成RNA分子的原料来源之一,则GTP需丢失_______ 个Pi后方可参与RNA的合成。

蛋白质生物合成时需要GTP水解为GDP直接提供能量,但ATP被称为“能量通货”,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10 分)
甘蔗和小麦是两种种植广泛的农作物。

下图表示在相同且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两种农作
物在不同胞间CQ浓度下的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

0 50 200 400 600 800 1000
庖间COz浓度£相对单位〉
(1) 胞间CO浓度为200时,小麦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时叶肉细胞从胞间吸收的CQ量____________ (填“高于”、“低于”、“等于”)10m i s-1。

(2) 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能不能表示甘蔗和小麦释放到外界的02量相等, ________ ,
请试着回答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已知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底物浓度、酶的活性、酶的量等。

由此分析:在胞间CO浓度低于
400时,限制小麦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 ;当胞间CO浓度高于400时,甘蔗的光合
速率变化不大而小麦逐渐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农作物光合速率的差异是生物长期的结果。

28. (10 分)
某动物的毛色有以下几种:只有基因E存在时为黄色;只有基因F存在时为黑色;基因E和基因F同时存在时,毛色黄黑相间;其他情况为白色。

某小组选取甲( Eeff )与乙(EeFf)杂交获得
F i, F i中黄黑相间:黄色:白色=2: 1: 1。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染色体上,F1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 。

(2)另一小组多次重复上述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F1中偶尔出现黑色个体,分析原因是亲代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 发生了交叉互换。

(3)经研究发现,该动物的群体中,有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的短耳隐性突变,已知野生型为长耳。

若要验证该说法是否正确,利用野生型(纯合子)和突变型两种品系杂交,则最适合的两组杂
交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29. (10 分)
1970年,科学家发现了致癌的RNA病毒。

该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回答下列问题:
(1)RNA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以自身的RNA作为模板,通过____________ 酶,合成DNA片段。


此过程中,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_________ ,其原料为宿主细胞提供的 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该DNA片段插入到
宿主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上,可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导致细胞的癌变。

除此以外,弓I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 致癌因子。

(3)若将人体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的全部的mRNA分别提取出来,通过相关的酶反应分别获得多段
DNA单链,通过碱基测序发现两份DNA单链的序列__________ (填“相同”、“不同”、“不完全相同”);说明人体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的基因表达具有___________ 。

30. (10 分)
5%葡萄糖的渗透压与血浆基本相同,有利于体内细胞正常形态的维持。

医疗上常用到5%勺葡萄糖注射液,来缓解一些不能正常进食的人自身脂肪的大量消耗,已知酮体是脂肪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酮体的浓度影响内环境稳态。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 90%^上来源于;不能正常进食的人往往容易出现组织水
肿,主要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 减少有关。

(2) _________ 在 (填激素名称)的作用下,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的摄取和利用,导致细胞外液
渗透压的下降,_______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降低,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_____ 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 减少,渗透压逐渐恢复正常。

(3)糖尿病人代谢紊乱时,血浆和尿液中均有一定量的酮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安庆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监测
高三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错选、多选不给分)
1 . A【解析】蓝藻是原核细胞,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而没有叶绿体,色素分布在细胞
质中,而不是细胞膜,A正确;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蓝藻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之一,D错误。

2. C【解析】由图可知,5—10天时,淀粉下降,但葡萄糖没有上升,说明淀粉的水解产物几乎都
被代谢消耗掉,A正确;10—15天,葡萄糖含量上升,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多于葡萄糖消耗,B 正确;20—25天,图形中反映葡萄糖含量,但不能说明只有葡萄糖存在,C错误;乙烯与果实成熟有关,D正确。

3. A【解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A正确;苏丹川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B错误;胆固醇主
要存在动物细胞膜,C错误;维生素D是脂质,属于脂溶性维生素,D错误。

4. D【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A错误;溶酶体内H+多,呈酸性,B错误;溶酶体酶需
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错误;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分解,D正确。

5. C【解析】a侧糖蛋白,b侧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从图中可以得出磷脂双分子层疏水端断裂,
B正确;图中看不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膜蛋白的分布存在不对称,D正确。

6. B【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增殖,A错误;据图分析,H运出细胞和运入液泡方式都为主动运
输,B正确;溶质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H进入细胞为被动运输,C错误;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D错误。

7. C【解析】消化酶作用于细胞外,而产生于细胞内,A错误;低温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
过酸、过碱酶的空间结构都发生改变,C正确;底物浓度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酶活性,D错误。

& D【解析】ATP水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不是吸能反应,选择Do
9. A【解析】无氧呼吸一般发生在无氧或缺氧的环境,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但
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产生乳酸,所以CO全部来自于线粒体,B错误;植物根部水淹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错误;蛔虫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10. D【解析】图中的光合速率为实际光合,因为温
度在50C为0。

从图中看出,温度高于40C时,呼
吸大于光合,净光合小于0,植物不能生长。

11. C【解析】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氧化分解。

12. C【解析】月季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细胞的DNA是原二倍体植株细胞的一半为1,单倍体细胞在有
丝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复制,含量变为2,通过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不能完成分裂,更多的细胞DNA为2。

13. C【解析】由于A a和B基因分别被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只
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若出现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因为减I前期发生
交叉互换,B正确;该次级精母细胞可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该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的2种不同基因组成的精子,D正确。

14. D【解析】根据红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得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8:1 ,可知白色(aa)=1/49 , a=1/7、A=6/7。

所以亲代红色A=6/7,亲代红色的基因型为AA、Aa,设AA=X贝U Aa=1-X, A=X+(1-X)/2=6/7 ,求得X=5/7 , D正确。

15. A【解析】父全翅(BB)X?残翅(bb)组合中,通过X射线处理雄性果蝇,只要有少数的B突
变为基因b,后代就会出现残翅;若没有发生该突变,则后代都为全翅。

16. B【解析】F2中抗病无芒为A_B_ 1/9AABB产生1/9AB的雌配子,2/9的AABb产生2/9 X 1/2AB 和2/9
X 1/2Ab , 2/9 的AaBB产生2/9 X 1/2AB 和2/9 X 1/2aB , 4/9 的AaBb 产生4/9 X 1/4AB、4/9 X 1/4Ab、4/9 X 1/4aB、4/9 X 1/4ab。

A_B_^生配子AB: Ab: aB: ab=4:2:2:1 ,感病有芒aabb 产生ab的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性状分离比为4:221
17. C【解析】NCAM 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因此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剪切掉转录来自基因的内含子部分,形成成熟的mRNA才能翻译,B正确;
根据题意,NCAM基因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不表达,乳腺肿瘤细胞中表达比较高,因此含量高,C 错误;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D正确。

18. A【解析】根据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可知妻子Bb,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可知
丈夫也是Bb,所生女孩BB1/4、Bb1/2、bb1/4 ,秃顶的概率1/4 ;男孩BB1/4、Bb1/2、bb1/4 , 但是Bb1/2、bb1/4都会秃顶,概率3/4,秃顶男孩为3/4 X 1/2=3/8。

19. D【解析】突变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正确;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突变果蝇必须为杂合子,而杂合子为突
变型,说明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B正确;如果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有可能母本发生基因突变,而突变基因不管为显性或隐性,后代雄果蝇都有可能获得该突变基因而表现出突变性状,C正确;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突变基因有可能来自于父本或母本,D错误。

20. D【解析】二倍体葡萄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形成种子,D错误。

21. B【解析】男性色盲的频率为7%则X b的频率为7% X B的频率为93%女性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X B X b=2X 93%X 7%=13%该女性在人群中为6.5%
22. D【解析】抗体一般存在于血清或组织液中,所以与病原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突触间隙属
于组织液;乳酸与酸碱缓冲对中和反应发生在细胞外液;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的场所是消化道,
不属于内环境。

23. C
【解析】图中含有a、b、c3个神经元,a和b之间存在一个突触,c和a之间也存在一个突触, A 正确;当神经元a兴奋时可使神经元b产生兴奋,可知a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b产生动作电位,B 正确;
但在神经元a兴奋之前,先使神经元c兴奋,神经元b不易产生兴奋。

原因是c兴奋后释放的
神经递质抑制了a的神经递质释放。

所以C错误,D正确。

24. C【解析】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因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增加,A错误;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错误;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患者的代谢加快,C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25. B【解析】10C散热量大于25C,人刚到25C的环境中散热量小,选B。

第n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6.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 )细胞间信息交流靶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
(2)鸟苷(2分) 2 (2分)细胞内更多的生命活动由ATP直接提供能量(2分)
【解析】(1)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细胞外的信息分子,体现了细胞膜在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信号分子作用的细胞被称为靶细胞。

Ras蛋白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合成的多肽链还需要通过内
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2)GTP与ATP结构相似,ATP的A为腺苷,因而G为鸟苷;GTP参与RNA的形成,而RNA的基本单位只含一个Pi,因此要脱落2个Pi ;ATP被称为“能量通货”的原因是细胞内更多的生命活动由ATP直接提供能量,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27.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 )线粒体和叶绿体低于(2分)
(2)不能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未知(2分)
(3)底物浓度小麦暗反应相关的酶活性比甘蔗的高(小麦暗反应相关的酶数量比甘蔗的多)(2分)
(4 )自然选择
[解析】(1)胞间CO浓度为200时,小麦的光合速率和呼吸作用都在进行,产生[H]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此时叶肉细胞实际光合速率为10mk-1,呼吸提供一部分CQ,因而从胞间吸收的CQ 量低于10ms1。

(2)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实际光合速率相等,释放到外界的Q2量为净光合,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未知。

(3)在胞间CO浓度低于400时,限制小麦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CQ 浓度。

(4)略
28.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 )一Eeff
(2 )乙非姐妹染色单体
(3)野生型(雌)X突变型(雄)(1分)野生型(雄)X突变型(雌)(1分)
【解析】(1)根据F i中黄黑相间:黄色:白色=2 : 1: 1,推导出两对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上,且乙(EeFf )的E和F在一条染色体上,通过表格法,甲产生的配子有Ef和ef,乙产生的配子有
EF 和ef,配子结合,满足题意。

(2)F1中偶尔出现黑色个体,只能是个体乙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eF的配子与甲产生的ef结合,后代才会出现黑色个体eeFf。

(3)通过正反交实验可以证明,]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都是同一性状,不能表现性别的差异。

29.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 )逆(反)转录(2分)A-T U-A C-G (G-C)(2分)4种脱氧核苷酸
(2 )基因突变物理和化学
(3)不完全相同(2分)选择性
【解析】略
30.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Na+和Cl-血浆蛋白(或蛋白质)
(2)胰岛素下丘脑抗利尿激素(2分)重吸收(2分)
(3)葡萄糖不能够充分利用,脂肪被大量
氧化分解生成酮体(2分)
【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