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20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40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40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

课时规范练第82页下图是我国人口总量、GDP、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7年变化特征的是()
①人均能耗不断下降②人口增长明显变快③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④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措施中,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增长呈减缓趋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

第2题,加快产业升级应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为缓解能源紧张、保护环境,应该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

目前京西各煤矿逐步
关停,到2020年北京将实现“零煤矿”。

京西煤矿关停后,大量土地资源闲置,下图为煤矿关停后矿区
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京西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煤矿资源已濒临枯竭
B.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
C.地价昂贵,技术工人短缺
D.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4.依据规划,矿区将()
A.大力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B.根治北京的环境污染问题
C.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
D.停止工业化进程,改善生态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故京西煤矿逐步关停,其主要原因是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

故选B项。

第4题,读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可知,依据规划,矿区将建滑雪产业园等,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

故选C项。

在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黄土高原北缘过渡地带建设发展起来的神东煤炭集团,如今已成为“绿色煤都”。

据此完成5~6题。

5.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生态问题为()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地面塌陷
D.湿地萎缩
6.在绿色煤炭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采中、采后”的治理理念,有关治理理念叙述正确的有()
①采前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②采中创新开采技术,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③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开发和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不合理的开矿施工容易造成土地沙漠化,故A项正确。

第6题,采前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采中创新开采技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开发和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故B项正确。

下面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A.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B.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C.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D.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8.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①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④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7.D8.D
解析第7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消费能源以火电和水电为主,A项错;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资源,B 项错;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C项错;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四川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D项正确。

故选D项。

第8题,我国东部地区可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①错;我国能源使用浪费严重,应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正确;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不能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③错;不能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应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④错;②④正确。

故选D项。

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电力生产结构图,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该省级行政区首次尝试以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

完成9~10题。

9.从电力生产结构判断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A.新疆
B.内蒙古
C.青海
D.四川
10.该地能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的原因是()
①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②经济总量小,对电力需求小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④煤炭资源不足,火电比重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9.C10.A
解析第9题,根据电力生产结构可知,该省最主要是水电,新疆、内蒙古降水少,A、B两项排除;其次是光伏发电,说明该省太阳辐射强,D项排除;青海省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能资源丰富,且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资源丰富,C项正确。

故选C项。

第10题,据上题分析可知,青海省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且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以及该省经济较落后,经济总量小,对电力需求小,因此该地能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

故选A项。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C.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D.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1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11.A12.C
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级行政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
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1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

能源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

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在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称为消费隐含能源。

下图为2010年我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的能源强度和人均消费隐含能源统计。

据此完成13~14题。

注:tec为吨标准煤。

13.与宁夏相比,天津的()
A.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高
B.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低
C.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D.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消费水平高
14.图中Ⅰ、Ⅱ、Ⅲ、Ⅳ四个象限所代表的区域,最适宜建设能源基地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13.A14.D
解析第13题,从材料中信息可知,能源强度越大,能源利用效率越低,人均消费隐含能源越多,人均消费
水平越高。

读图,图中天津能源强度较宁夏小,人均消费隐含能源大,说明天津较宁夏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消费水平高,A项对,B、C、D三项错。

第14题,能源基地应建在能源资源丰富、消费小的地区。

在图中,能源强度大,单位产值能耗多,说明能源资源丰富。

人均消费隐含能源越少,说明人均消费能
源少。

所以最适宜的为Ⅳ象限,D项对。

Ⅰ象限能源丰富,人均消费量大,A项错。

Ⅱ人均消费量大,B
项错。

Ⅲ象限资源缺乏,C项错。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