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1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及反思
师:大家好,知道这节课咱们将要学习哪些知识点吗?
生:小数乘法。

(评析:之前布置学生预习了第一单元内容,在此开门见山的提出本节课课题,使学生较快的进入课堂学习。


师:(师板书课题-----小数乘法)看到《小数乘法》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是知识点,也可以是问题。

(评析:一句简单的问话,目的是想要了解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知道有多少,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以便教师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关的调整。

)生:我知道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只差了一个小数点,其余相同。

生:我认为小数乘法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知识有关。

生:我想知道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
师:好,我们就从简单的小数乘整数开始学习,解决李一涵提出的问题。

师:学习之前,我做个简单的调查:请问大家现在是什么季节,常见水果有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桃子梨石榴葡萄苹果)
师:你知道这些水果的价钱吗,注意以千克为单位来说(强调生活经验,提醒孩子关注生活。


生:葡萄13、14元每千克
生:桃子大概4元每千克
生:梨5元1千克(记录5.8元/千克)
生:石榴在超市11.2元每千克
生:苹果2.2元一斤,就是4.4元每千克
师:你们还真是懂生活的孩子,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评析:调查各种时令水果的价钱,要求很简单“以千克为单位”来说。

设计意图是通过师生交流,降低小数乘法计算的准入门槛、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设计“以千克为单位”这样的条件,目的在于了解生活习惯和标准的差别。


师:知道老师调查这些信息与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吗?
生:可以计算买几千克水果的总价钱,比如,每千克桃子4元,买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评析:很显然,学生能够想到了解这些单价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

可见,让学生经常进行生活与数学联系的体验,有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生:20元
师:为什么这样算
生:因为要买5千克,就是5个4元,就要用5×4=20元
生:也可以用4+4+4+4+4,5个4元相加
(评析:从整数乘法开始,帮助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意义。

计算,理解意义是首要的,不仅帮助我们理清算理,还可以帮助大家思考计算方法。

)师:既然大家理解的这么清楚,那就用自己的办法计算剩下水果各买3千克需要多少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评析:有了整数乘法意义的复习,让孩子尝试计算小数乘整数,检验孩子们预习的效果。


教师巡视、发现、指导。

指名板演
一、11.2元=11元2角11×3=33元2角×3=6角
33元+6角=33.6元
二、11.2+11.2+11.2=33.6元
三、5.8×3=17.4元
5 0.8
四、11.2×3=33.6元
112×3=336
五、11.2元=112角112角×3=336角336角=33.6元
师:这么多种解决方法,哪一种是你最喜欢、你会模仿并不明白、或者有话要说,选择一种来评价一下(自己先说说)
(评析:提这样的问题是想让孩子们敞开思路、发散思维,去进行比较发现,最终得出计算方法。


生:第一种方法看起来比较清楚,书写较麻烦。

生:第一种把11.2分开乘再加,思路清晰。

师:其实这是咱们学过的口算乘法的方法。

生:我建议:第一种方法如果能把6角先变成0.6元再加最好
生:我也喜欢第一种,就是步骤太多了,我可以把他简化一下
11.2×3=33.6
11 0.2
(评析:按照设计意图,想让孩子们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没想到孩子们都纠缠在第一种方法的书写表达是否简便上;于是改变计划顺着孩子们的思路,“如何表达才能比自己看到的计算简单一些”,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各种方法的相同点,其实也是在经历揭示小数乘法算理的过程。


生:他的方法和第五种方法一样
师:能不能比第5种更简化
生:11×3+0.2×3=33.6元
师:你们没有办法来简化书写,那我来写写
11. 2
× 3
谁能把这个竖式和刚才的想法联系起来说一说
(评析:在学生思路进入胡同的时候,教师介入写出孩子们都会写的竖式,但同时提出要求“要把竖式和前面的理解联系在一起讲一讲”,意在加深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生:也是先算3乘0.2,再算3个11,最后相加
生:一分二乘三相加
师:列竖式比较方便,但是怎么计算,和方法二有什么关系呢,该怎么比较呢?
生:把两个竖式放在一起
师:自己写一写
(指名写,讲)
11.2 112
×3 × 3
能说出依据吗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生:要想使乘积不变,需要把积重新变回来
师:怎样才能变回来
生:把积再除以相同的数
师:你还能解释吗
生:用第4种方法解释
11.2元=112角112角×3=336角336角=3.6元
师:谁还能再说说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最后要把积变回来
师:大家说的挺好,如果计算5.8乘3你先算什么
生:58乘3
师:4.4乘3呢
生:先算44乘3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整数,明确了计算方法和算理,你能说说吗?
生: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和整数乘完后再加
生: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再乘,最后点上相应的小数点
师:关于小数点该怎么点、点到什么位置,明天我们继续学习。

反思:
“小数乘整数”的整个知识点建立在“整数乘整数”的学习上,之前布置学生进行了预习,通过课前检测了解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包括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但是如果问及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也就是为什么那样算,学生没有能够清楚回答出来的。

因此我确立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尝试、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我认为本节课做得较好的地方:
1、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学生是否了解时令水果的价钱,问题虽然简单,但是添加了要求(以千克为单位来说一说)之后学生一时没有能够反应过来,仍然习惯性的以“斤”为单位,经过老师的强调解释,学生会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理解的更加清楚(数学来源于生活,但生活不全是数学)。

2、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改变了例题的使用,设置调查水果单价环节之后,让学生直接进入问题解决的环节。

在此环节通过解决5千克桃子的需要付出的钱,明确5×4的意义,也就是计算5个4元是多少要用5×4,实际用以在于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让学生更进一步接近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不到位的地方:
1、仍然不能够做到课堂简洁、流畅。

我总是觉得学生的表达不是那样的准确、流利,有意无意的要去重复自己的提问,重复孩子们不太准确的语言;特别是在组织不到位的情况下,无法去快速让孩子安静下来,只有通过“嘘”的声音强迫孩子停下来。

2、课前预设不到位。

在孩子们尝试计算每种水果分别3千克需要的钱数、板演之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对于不同计算的看法,目的通过交流得出较复杂的计算还是竖式最简单直接、最优化。

事与愿违,孩子们竟然共同指向同一种方法。

现在看来还是我的问题指向不明确所致,如果不是让大家随意说说而是通过观察合并某几种算法的话(说明相同之处),对于算理的理解是否会更清楚。

3、缺乏必要的练习。

数学课堂上一味的理解、交流,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思维在不断地得到锻炼,而理解能力稍差的孩子收获可能会很小,长此以往两极分化的现象会在班里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