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力量(如气球、风车实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的力量(如气球、风车实验)》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够感知空气具有力量这一特性。
通过气球、风车等简单实验,了解空气的力量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游戏、讨论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能力。
在探索空气力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空气这一神奇物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空气具有力量这一概念,能通过实验观察空气力量的作用效果。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气球、风车实验,直观感受空气力量
的存在。
2.教学难点
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幼儿解释空气产生力量的原因,如空气压力、流动等。
三、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法:通过气球喷气、吹动风车等实验,让幼儿观察空气力量的现象。
游戏教学法:设计与空气力量相关的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
讨论教学法:组织幼儿讨论空气力量的奇妙之处和自己的发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看看空气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它就像一个大力士一样,能让很多东西动起来呢!”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好奇心。
(二)空气力量之气球实验(10分钟)
实验准备:准备几个气球和吸管。
实验步骤:
教师先把气球吹起来,然后用手捏住气球口,问幼儿:“小朋友们,看这个气球现在满满的,里面有什么呀?对啦,
是空气。
现在老师放开手,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教师松开手,气球会在空中乱飞。
教师再拿出一个气球,把吸管插进气球口,用绳子把气球和吸管绑紧,然后把气球吹起来,捏紧吸管。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通过吸管来放气,看看气球会怎么样。
”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喷气时会朝相反方向移动,“这是因为空气从气球里跑出来的时候有力量,这个力量让气球动起来啦。
”
(三)空气力量之风车实验(10分钟)
实验准备: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简易风车(可以用彩色纸和小木棍制作)。
实验步骤:
教师先拿着风车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风车现在是不动的,我们怎么能让它转起来呢?”然后让幼儿拿着风车在教室里跑一跑,或者用嘴吹气,观察风车转动。
教师引导幼儿:“你们看,风车转起来了,是什么让它转动的呢?是空气,我们跑的时候带动了空气,我们吹气的时候也是空气在流动,空气流动的时候就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让风车转动。
”
(四)游戏:空气大力士比赛(10分钟)
游戏准备:准备一些相同大小的气球、吸管,在教室的一端画一条起跑线,另一端设置一些小障碍物(如用积木搭成的小塔)。
游戏玩法: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一个气球和一根吸管。
教师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进行空气大力士比赛。
你们要用吸管吹气让气球前进,绕过障碍物,看看哪个小组的气球最先到达终点。
”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们需要利用空气从吸管吹出的力量推动气球前进。
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教师可以给予小奖励,如小贴纸。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中空气是如何发挥力量的。
(五)讨论与分享(10分钟)
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在实验和游戏中发现空气的力量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你们觉得空气为什么会有力量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如“空气能让气球飞,让风车转,很好玩”“因为空气在动,就有力量”。
教师可以简单地向幼儿解释空气产生力量是因为空气在流动或者空气有压力,但不需要深入讲解,用简单的语言比如“空气像很多小士兵,它们一起跑的时候就有力量啦”。
(六)总结(5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一个神奇本领——空气有力量。
我们通过气球和风车实
验看到了空气的力量,还在游戏里利用了空气的力量呢。
空气真的是太有趣啦!”
五、拓展延伸
家庭活动: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扇子扇动空气,感受空气的力量,比如观察轻的物体(如羽毛、小纸条)在扇动空气时的移动情况。
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更大的风车,放在户外,观察风(流动的空气)是如何让风车转动的。
观察活动:在户外观察风吹动树枝、旗帜等现象,感受空气力量的大小和方向,比如大风时树枝摇动得厉害,说明空气力量大;风往一个方向吹,旗帜就往那个方向飘,说明空气力量有方向。
六、板书设计
标题:空气的力量(如气球、风车实验)
空气的力量表现:气球喷气移动、风车被吹动
原因简单解释:空气流动、有压力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实验、游戏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幼儿对空气的力量有了较好的观察和体验。
实验环节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了空气在气球和风车实验中的力量表现,游戏环节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讨论环节则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在讲解空气产生力量的
原因时,尽管已经尽量简化,但对于幼儿来说,空气压力和空气流动产生力量的概念仍然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部分幼儿可能只是记住了空气有力量,但对于为什么有力量没有清晰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更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简单的演示,如把空气压力比作很多人挤在一起产生的推力,空气流动比作一群奔跑的小动物推动物体,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在游戏环节中,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可能过于关注比赛结果,而忽略了对空气力量的观察和利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适时地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空气的力量是如何推动气球前进的,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空气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通过拓展延伸的家庭活动和观察活动,可以将对空气力量的学习延伸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日常环境中,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家庭活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观察活动则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科学现象的持续关注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拓展类似的活动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