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师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
课标(纲要、考纲)要求
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C级要求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师生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构建小型局域网。
⑶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
理解组建网络的过程和思想。
⑵教学难点
网络的测试运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
[问1]请某个学生来谈谈其家里的电脑是如何连接上网的?
[生一]:回答
[生二]:……
(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如果只有学生回答是一台计算机上网,那么引入[问2],如果没有学生回答其家有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连接上网,可请其进行详细讲解是如何连接的。
)
[问2]张伟同学家现有三台计算机,每台都想上网,通过前边三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对网络知识比较了解了,如网络规划、网络的软件和硬件、IP地址等,现在你能帮帮他吗?
[生]思考并回答
答:将多台计算机组成局域网接入。
[师]:为什么要组成小型局域网。
答:节约上网费用、资源共享……。
[设计意图]: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建网前的准备工作
1.网络规划
(1)需求分析
[师]:经过刚刚的分析,我们需要通过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使用一个帐户使多台电脑能同时共享接入互联网,这样可以节约上网费用,让多人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这就是组建这样的小型局域网的需求分析。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进行需求分析的良好习惯,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2)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问3]联网目的已经明确,现在请大家互相讨论并画出联网的拓扑图。
[生]讨论在纸上绘图
[师]巡视……
[师]展示两位学生的绘制的拓扑图,并请学生请解为什么这样设计?
(找出两种不同类连接方式)
教师小结展示常见的拓扑图
图1:
图2:
[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一般常见的小型局域网拓扑结构,为以后组网打下基础。
2.添置硬件
[问4]拓扑图已经确定,现在我们来确定需要哪些硬件,完成填空。
需要硬件:台计算机,块网卡,连接设备是传输介质是
参考答案:路由器网线若干(包含水晶头)网卡计算机自带
(二)工程实施和测试运行
1.连接硬件设备
[师]:所需硬件已经确定,下面的问题是如何连接呢?
展示网线、水晶头、交换设备、工具等
分析得出先制作网线接头。
[生]利用制作好的网线进行硬件连接。
2.设置网络协议
[师]:分析组建小型局域网所需协议的选择与设置
因为我们组建的是小型局域网,所以C类IP即可满足我们的需求,其中比较常用的有192.168.0.X网络号和192.168.1.X网络号,其中路由器为网关(提供IP地址)
TCP/IP协议是系统默认安装的协议,如何设置正确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生]: 回忆并回答
[学生实践2]
[生]: 学生实践,设置TCP/IP属性,第一步只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的分配的主机标识号是学生的学号,并搜索其它计算机,尝试能否访问互联网?
[生]:完成任务
[师]:网关以及DNS告诉学生。
[生]: 体验小型局域网初步建成,享受冲浪乐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行组网后的测试,提高学生对网络应用的能力,并掌握找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三、小结
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的基本过程包括:
①用双绞线和通信连接设备(集线器等)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②确定使用的网络硬件设备;
③设置网络参数;
④安装网络通信协议。
则计算机连接到网络的合理顺序是( )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设计意图]: 对组建整个小型局域网的过程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