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答辩相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德育论文书写要求及答辩注意事项
1、所有毕业生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活及思想收获独立完成,严禁抄袭或他人代替完成,违反规定的学生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2、材料内容积极向上,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毕业生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撰写德育总结材料,记录对大学生活的点滴回忆,对同学友情、师生情谊的感怀,对母校的惜别之情,记录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实践感想、对成功和失败的自我评判和反思,对青春及人生的理解和感悟,重新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制订今后的计划和目标,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要求毕业生在书写书面总结时,全面概括自己四年来的收获、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可以重点突出以下某一方面。
(1)、政治观念: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2)、道德观: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
(3)、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意志品质、人际交往。
(4)、择业观:包括就业意识、择业观念。
(5)、社会工作情况:包括从事学校、学院和班级社会工作的情况和对自己工作状
况的评价。
(6)、重大事件期间的思想和具体表现
4、德育总结材料由学生自己命题,题目要求简洁、明确,字数不宜超过25个字。
5、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6、德育答辩的基本要求
(1)每位同学须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参加答辩,否则责任自负。
(2)答辩人可以就四年求学生涯中对自身影响最深的某方面或某件事展开论述,陈述自己的认识和感想,能围绕论点展开深刻的剖析,有理有据。
(3)答辩人陈述观点时做到谈吐大方,表述清楚。
(4)回答问题时准确、生动、流利,能够针对提出的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5)答辩过程中能做到实事求是;
(6)答辩同学在答辩中,应精神饱满,衣着整齐,态度谦逊,尊重教师,语言简练,不谈与答辩无关的内容;
(7)答辩会场内旁听同学应保证会场秩序,不得随意进出,大声喧哗,不能向答辩者提示、代答,不能做出其他影响答辩的行为
附件二:
德育答辩的评分标准
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由学生平时德育成绩、德育总结材料质量、以及交流答辩三部分成绩组成,采用“结构分”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结构分的构成:在校现实表现、德育总结材料和交流答辩的得分分别占总分的40%、40%、20%,即总成绩=现实表现×40%+总结材料质量×40%+交流答辩成绩×20%,各环节成绩和最后成绩均按百分制计分:
1、现实表现成绩:由班主任根据学生本人在大学四年的综合测评中思想道德素质均分成绩结合毕业生在离校期间的现实表现给出。
2、德育总结材料质量: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毕业生的书面总结材料两部分构成,各占50%。
毕业生的书面总结材料可从语言表达能力、文章逻辑结构、是否按照学院要求格式及是否联系自身成长实际的情况给出。
3、交流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现场交流答辩的实际情况给出。
各环节评分人员要坚持按照严格要求、实事求是、保证质量的原则,依据评分标准,充分发扬民主,科学合理地做出评定,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各环节评分结束后,由答辩小组秘书,综合每名学生的现实表现、学生互评、毕业总结和交流答辩的得分情况,给出最终成绩。
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85分以上)、良好(84分—75分)、合格(74分—60分以上)和不合格(60分以下)。
对于成绩评定为不合格的同学,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并由各答辩小组组织进行第二次答辩,最终将每名毕业生德育答辩成绩上报学生工作部(处)。
附件三:
论文封面:
中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届毕业生德育总结材料题目:
专业
学号
姓名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