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平凉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8八上·白城期中)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 桅杆(wéi)镌刻(juān)溃退(kuì)瞥见(piē)
B . 要塞(sài)解剖(pāo)惊骇(hài)歼灭(jiān)
C . 踱步(dú)绯红(fēi)诘责(jié)窒息(zhì)
D . 滞留(zhì)粲然(càn)踌躇(chóu)翘首(qiào)
2. (2分)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军裂猗郁锲而不舍杉杉有礼
B . 漫骂馅媚纵横绝荡前仆后继
C . 深澳茶盅妙手可得金壁辉煌
D . 诓骗呵斥地大物博死心塌地
3. (2分) (2016八下·西安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 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
C . 攀登过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D . 军人孙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4. (2分)(2016·无锡模拟) 下列对名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水浒传》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B . 宋江醉酒在浔阳楼吟反诗被打入死牢,石秀因带回伪造的蔡京回信被识破,与宋江一起将被问斩,梁山好汉在吴用的策划下劫了法场。
C .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散文《五猖会》,引文中的“赤须”是梁山好汉杨志。
D . 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奉养而放他生路,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还是被李逵杀了。
5. (2分) (2015八上·和平期中) 下列句子中有病句的一项是()
A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了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的文学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
B . 日本对钓鱼岛以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中国领主权。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的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
D .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6. (2分) (2017九下·荣昌月考)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正确的语序是()
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满眼苍翠,让人惊奇地发现:生命原来可以如此真实、厚重。
荷叶尽力舒展,铺开在水田里,便渐渐地变得浓郁、深沉,绿得逼人眼。
零星的几片,静静地点缀在田里,叶边微微地卷着,颜色也只是淡淡的绿。
一块几亩宽的稻田,水蓄得深深的,疏密有致的荷叶,就从这绿幽幽的水里,静静地探出头来。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④②③①
7.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 . 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 . 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二、默写 (共3题;共39分)
8. (8分) (2016八下·鹤庆期中) 根据提示填空。
①兔从狗窦入,________。
②________ ,匹马戍梁州。
③秋瑾在《满江红》中运用典故,表现诗人终于冲破家庭牢笼的对偶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十五从军征》中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⑤《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9. (16分)补充句子
①舂谷持作饭,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流。
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________。
④________?尘暗旧貂裘。
⑤何处望神州?________。
⑥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
⑦《十五从军征》中写出老人归家后所看到的无限凄凉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⑧《诉衷情》中用班超投笔从戎、为国立功的典故,写自己执着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⑨《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5分) (2018九下·重庆月考) 网友们把“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集体闯红灯现象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引发了人们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号召大家争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校团委决定开展“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请你参加这项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1——调查发现】下面两个图表是中国文明网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做的网络小调查。
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他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2)【活动2——文明劝导】周末,校团委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开展“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文明劝导活动。
在一个红绿灯路口,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红灯时要过马路,面对这种情形,你将怎样劝说这位母亲?
(3)【活动3——宣传倡议】校团委准备出一期以“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为主题的宣传墙报,请你用对句的形式拟写一副宣传标语,体现本期墙报主题。
三、阅读品悟 (共2题;共22分)
11. (12分) (2019九上·中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冷泉亭记①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② ,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③ ,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④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矧⑤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注】①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
余杭郡:唐时即称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
②寻:古
以八尺为一寻。
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
③蠲(juān):消除。
析酲(chénɡ):解酒,使头脑清醒。
④狎(xiá):亲昵,亲近。
⑤矧(s hěn):况且。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的一组是()
A . 灵隐寺为尤/林壑尤美
B . 地搜胜概/予观夫巴陵胜状
C . 可濯足于床下/濯清涟而不妖
D . 见辄除去/饮少辄醉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3)本文的冷泉亭和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都能给作者带来无尽的快乐。
这两种乐相同吗?请你结合文段和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12. (10
分)
我们都是成功者
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
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
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
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第①自然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
(2)第③自然段中"这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3. (5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1)等待
题目(2)他(她)真(有趣/厉害)
要求:①若选题目(2),须先从“有趣”“厉害”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均为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3题;共39分)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三、阅读品悟 (共2题;共22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解析: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答案:13-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