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提高练习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与甲骨文》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
A. 出土于殷墟,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B.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C.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D. 这种文字被大量刻
在商朝的青铜器上
2.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
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时期
D. 战国时期
4.《尚书》中说“先人有册有典”。
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
竹木简之形,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
请你判断,这里的“先人”所处朝代应是()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西汉
5.下面三幅图片所示均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图1 春秋莲鹤方壶图2 司母戊鼎图3 大盂鼎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只用于祭祀②这些文物的出土,佐证了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③把它们列为首批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体现了我国对国宝级文物的重视和保护④它们都是商周时期高超青铜工艺的代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6.2017年3月17日发布三千年前青铜器竟刻有中国二字,震动考古界引起轰动,我国青铜
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秦朝时期
7.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鸡”年。
从文字发展历史看,最早的“鸡”字为()
A. B. C. D.
8.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列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
有文字的龟甲。
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 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C. 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 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 (前14一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材料二青铜是铜、锡、铅为主要原料熔炼而成的合金,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较高的硬度和强度等优点,人们用它来制作各种工具。
青铜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成为划时代的标志,人类社会早期文明时代,便称之为青铜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什么叫甲骨文并指出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2)商周时期铸造的中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这一文物出土于何地?铸造这样一个大型的青铜器需要二三百人,面对这么大的工程,人们却把它做得很好,对此你有何感想?2、读图,回答问题。
(1)请你写出图一这件文物的名称。
它是
哪一朝代的文物?这一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达?
(2)用一句话概括图二中这个器物反映的社会现实?
(3)什么时期,是我国青铜时代?结合图一、图二,你认为灿烂的青铜文明和生活悲惨的奴隶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A项,甲骨文出土于安阳殷墟,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故A项叙述正确。
B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B项叙述正确。
C项,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故C项叙述正确。
D项,殷商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又称“钟鼎文”。
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更为规范,更为简化,线条平直简明,字形也比甲骨文圆润美观。
故D项叙述错误。
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一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故选D。
本题考查甲骨文。
本题掌握甲骨文相关知识。
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2.【答案】B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这都是我国商朝时期青铜器的精品,体现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
故选B。
本题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考查我国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B。
本题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朝代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甲骨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程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史实。
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先人”所处的时代文字是甲骨文。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录的是商朝的历史,故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青铜文明。
根据所学知识。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
司母戊鼎的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大盂鼎(Great Yu Tripod),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天的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所以,②是错误的。
排除含②的,③和④是正确的。
故选C。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青铜文明的相关知识。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是我国青铜器文化发展灿烂时期。
故选B。
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字的变迁。
从殷商甲骨文开始,汉字经历了两周金文、秦代小篆,后来演变为隶书、楷书,汉字已不间断地发展了3600多年。
早在有甲骨文时,就有了“鸡”字。
在甲骨文中,“鸡”有约20种写法。
当时,它还是一种象形文字,字的形状像头顶有
冠的大型飞禽,简单来说,就是一只鸡的样子。
综上所述,故选A。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
本题图片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社会生产状况。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但甲骨文不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
(1)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整段抄写没分)。
(2)司母戊大方鼎。
河南安阳(殷墟)。
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
(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相关知识。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是“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据此信息作答。
第二小问:材料一指出: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可见,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整段抄写没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本题考查的是对商朝青铜器制造水平的认识。
第一问,依据所学,答案明显是司母戊大方鼎。
第二问,它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第三问,可根据所学组织答案,如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
(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2、【答案】
(1)四羊方尊;商朝;青铜铸造业。
(2)反映了奴隶制度残酷,奴隶无人身自由,生活悲惨的现实。
(意近即可)
(3)夏商西周(周);奴隶是青铜文明的创造者、奴隶主是青铜文明的享用者,奴隶受到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意近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和夏商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图片的记忆和解读是关键。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青铜器和夏商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的相关知识。
(1)观察图一可知,图一这件文物是商朝的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反映了商朝青铜铸造业高超的生产工艺。
(2)观察图二可,图二反映了奴隶制度残酷,奴隶无人身自由,生活悲惨的现实。
(3)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比较发达,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人们把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称为青铜文明.奴隶是青铜文明的创造者、奴隶主是青铜文明的享用者,奴隶受到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