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4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湘淮系官僚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起义背景新 起义形势新 革命任务新 指导文件新 失败原因新
鸦片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 吸收基督教思想 反封建专制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中外势力联合镇压,是以往农民运动 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洋务运动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王建朗 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思考:依据材料,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留
美幼童从上海出发
“远东第一军舰”——定远舰
(2)创办近代教育:开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3)筹划海防: 创办三支新式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服饰,仪卫舆马,无不奢华。太平天国还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
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
——“马工程”:《中国近代史》
材料2: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
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马克思
主观原因:
①农民阶级历史的局限性。 ②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③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王建朗 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思考:依据材料,指出军事企业的缺点。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洋务派官僚在开办军事工业后,逐渐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是军 事工业的开办需要大量的燃料和原材料供应,长期依赖进口终非长久 之计,也不是清朝政府的财力所能维持的。其次是这些企业的生产和 经营,需要有近代运输工具相配合,传统的牛马车船已不能适应。再 次是经费问题,举办和维持军事工业,需要大量的经费,财政已十分 困难的清朝政府日感捉襟见肘,短绌不支。
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 经济
未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 要求,缺乏群众基础
不能实施 的原因
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②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 指导;③没有先进阶级的指导;④不能冲破封建社 会的制度和思想。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4.失败原因
材料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大兴土木,将两江总督府扩建
为豪华壮丽的天王府,还从民间挑选嫔妃。其他诸王也竞相效尤,冠冕
②评价:
a.进步性: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 了社会发展潮流。b.局限性: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 愿望和要求;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不 同
经济主张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发 展小农经济
点 群众基础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用”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 “中体西用”即最初冯桂芬所说的“以中国
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也就是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4.代表 地主阶级洋务派
( 中 央 )
奕䜣
( 地 方 )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5.内容 (1)创办近代工业
②经济原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家庭手工业衰落,农民收入减半
材料3:咸丰元年,曾国藩向皇帝上奏折称“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 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二千,则石米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 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③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学习目标
一.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 性;
二.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一)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 爆发原因
基督教教义 儒家大+同思想 农民的平+ 均主义 理论准备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 世训》 《原道觉+ 世训》
宣传思想 组织准备
同学 亲+戚 附近+村民
拜上帝教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金田起义:1851年1月,太平天国
2. 过程
运动正式爆发;
定都天京:1853年,攻下南京,
改为天京,定为国都,颁布《天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7.评价 (1)积极性
军用工业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民用工业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支海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加强了海防。
新式教育
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目的:在不改变传统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2: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
善者哉?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3.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洋务派的“体”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
化的第一步;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唤发起展吾,国对外千国年资之大梦,
育等各方面均走向现代化 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了自清甲军午的战一斗役力始,也。
加强了海防。④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梁启超
局限性: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 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
材料4:1848年广西“飞蝗蔽日,如飘风骤雨之至,飒飒有声,所下之处,禾
苗菽麦嚼食一空”
——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
④直接原因:广西自然灾害严重
材料5:(洪秀全)从16岁第一次到广州参加秀才考试,
直至1843年,四次科考,四次落第,成为一名高龄的
落第童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⑤个人原因:洪秀全屡试不中,心怀不满,探寻新路
易错混淆
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错因】对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性质混淆不清, 误认为洋务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正确理解】洋务企业是指近代由洋务派兴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 军事工业产品归军队使用,属于封建企业;民用工业则带有一定的资本 主义性质。洋务企业是官办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 义企业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民间投资经营的使用机器 生产的资本主义企业,早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 政府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有一定的区别,是进步的经济因 素。
探究:阅读材料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爆发?
材料1: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 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 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 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
——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朝田亩制度》;
巩固政权:1853年,太平军北伐、
西征,军事上达到鼎盛;
天京变乱:1856年,领导集团内
讧,太平天国开始衰落;
后期斗争:洪仁玕、陈玉成、李
秀成进入领导层,取得浦口、三
河大捷,颁布《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
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的夹击
下,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二、洋务运动
2.目的
分别指什么?
根据材料,概括洋务派提出的救国方法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1: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 正言顺,购成之后,访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 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总结:洋务运动
(11)特点: ①以自强、求富为目的,根本上是维护封建统治; ②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③以创办军事工业和筹办近代海军为主; ④以引进机器和科学技术为主;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2)《资政新篇》 地位: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来振兴太 平天国而提出的,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是先进的中国人 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①内容:
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 何处去的问题。
材料2:为了挽救败势,即位不久的咸丰帝先后任 命林则徐、李星沅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太平 军 , …… 与 同 时 期 的 旗 员 钦 差 大 臣 人 数 恰 好 相 同。……清廷谕令各地广办地方团练,与清政府 一同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 军便应运而生。 ——左之涛《晚清满汉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探析》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总结:洋务运动
(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巨大危机(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代表人物: 奕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4)目的:保障国家安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 (5)口号:自强、求富 (6)指导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①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激化民族矛盾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材料2: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 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鸦片战争后,洋布、 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 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
客观原因: ④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一材、一料各1、阶:太级太为平平挽天救国国危局颁运所布动做《的天努朝力田亩5制.影度响》,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
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不予承 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
了。 ①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胡绳权力结构的变化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材料1:我(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 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2)局限: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 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 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前期:自强 ①创办了一批官办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 ②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6.口号:自强、求富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洋务派官僚举办的这些近代军事工业,除了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 动外,资本主义的成分很少,基本上是属于封建性的官办工业。它 们的企业经费由官款拨充,制造出来的产品如枪炮、弹药、轮船等, 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并不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企业经营的目的, 也不是着眼于赚取利润,而是为了镇压人民和维护统治。在经营管 理方面,仍沿用封建衙门的那套方式,官场腐败的种种陋习,被照 旧移用到企业内部。
(二)地主阶级的探索——洋务运动 1.背景:
材料1: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 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1864年)李鸿章写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信
(1)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思想方面:开眼看世界 (3)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7)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②民用企业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④建立 近代海军
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 总结:洋务运动
(8)性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9)结果: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10)影响: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教 进步性:①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了近代
3 .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材 料 1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
寡则寡分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 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
②评价: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 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 主义范畴。 c.绝对平均主义成为无法实现的空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