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
(1)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其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 的好处是 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 (2)某同学做了图乙一次实验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 力×阻力臂”的结论,小明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 是 实验次数过少,有偶然性 .
物理 20.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 1
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 2 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 钩码总 次数 重(G)/N
钩码上升 的高度
(h)/m
测力计 测力计移 机械 示数 动距离 效率
(F)/N (s)/m η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物理
5.如图,小明沿水平地面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此过程 (D ) A.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是一对平衡力 B.重力对箱子做了功 C.小明对箱子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阻力 D.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
物理 6.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使重 300 N 的物体在 水平桌面上以 0.1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 力为 60 N(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F 及其功率的大小分 别为( B ) A.20 N 2 W B.20 N 6 W C.60 N 2 W D.30 N 6 W
物理
(3)如果乙图左右两侧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 左 端会下降. (4)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 1 N,杠杆平衡 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 4.5 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 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 变大 (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物理
10.如图甲所示,洗手池下的回水管是利用 连通器 的原理; 图乙所示,用来挂毛巾的吸盘是利用了 大气压 ,当用它挂 物体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竖直向上 .
物理 11.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 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实心球从离开手后到达最 高点的过程中,球受 1 个力的作用,球的机械能 不变 (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
大于 (选填“大于”或“等于”)零.
物理 12.如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一密闭容器,容器底面积为 100 cm2,容器内盛有深度为 0.2 m、重 100 N 的水.则容器底部 受到水的压强 p= 2000 Pa,压力 F= 20 N;如果将容器 倒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 > (选填 “>”“=”或“<”)F.(g=10 N/kg)
物理 1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 可绕 O 点转动,OA=0.3 m, OB=0.2 m.A 点处挂一个质量为 2 kg 的物体 G,B 点处加一 个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物体 G 的重力 大小为 20 N,力 F 的大小为 30 N.此杠杆为 费力 (选填 “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g 取 10 N/kg)
物理
(1)图甲中,溢水杯中液体为水,由步骤 B 和 D 可以测出物 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浮= 1.2 N,步骤 A 和 E 可 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 G 排;比较 F 浮与 G 排,可以得 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由图甲,此物块受到的重力为 3 N,此物块的密度是
物理
(6)若利用这个装置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 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小球在木板上比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 远,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 W1,小球克服毛巾的摩 擦力做的功为 W2,则 W1 = W2(选填“>”“=”或 “<”).
物理
1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 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
物理 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8.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 验中,将小钢球从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放在水 平桌面上的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完成甲、 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 h1>h2=h3,mA=mB<mC.
物理Biblioteka 物理 13.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物体浸没在装有足够深水的容器 中,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1.8 N,下 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3 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2 N; 如将物体再下沉 5 cm,则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1.2 N;如 果将该长方体投入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是 沉底 (选填“悬 浮”“漂浮”或“沉底”)状态.(ρ 水>ρ ) 酒精
物理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甲是我国首艘“海上飞船”——“翔州 1”.它的最 大起飞质量为 2.5 t,巡航速度为 140~160 km/h,最大航速可 达 210 km/h,最高能爬升至 150 m,可乘坐 7 人.它既可以 在水中航行,又可以贴近水面飞行.该设计利用了“翼地效 应”,即当运动的飞行器掉到距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气流流 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面(或水面)将产生一股向上 的反推力,使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 阻力减小.
物理
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8.沙发坐上去比较舒服,是由于人坐在沙发上时,沙发发生 了 形变 ,增大了沙发对人的 受力面积 ,从而减小了沙发 对人的 压强 .
物理
9.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 和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 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此时跳板具有 弹性势 能.
物理
解:(1)s=vt=2 m/s×30×60 s=3 600 m,W=fs=2×107 N×3 600 m=7.2×1010 J; (2)由于漂浮,F 浮=G=mg=1×104×103 kg×10 N/kg= 1×108 N, V 排=ρF海水浮g=1×1031k×g/1m038×N10 N/kg=1×104 m3. 答:(1)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7.2×1010 J;(2)排开海水的体积 为 1×104 m3.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 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物理
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
物理
2.上体育课时,涵涵同学看到操场上的以下物理现象,其中 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A.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蹬地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D.穿运动鞋跑步不易滑倒是利用运动鞋底部凹凸不平的花纹 来增大摩擦
物理
(3)W 动=W 总-W 有-Wf=900 J-720 J-60 J=120 J,G 动= Wh动=1120mJ=120 N. 答:(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为 0.3 m/s;(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3)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的重力为 120 N.
物理
六、综合能力题(共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23.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g=10 N/kg)
物理
(6)如图 2,同一套滑轮组有两种不同的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 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ηA = ηB(选填“>”“<”或 “=”).
物理 五、计算题(共 2 小题,20 题 6 分,21 题 7 分,共 13 分) 21.“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 破冰船自身质量约为 1×104 t.在 1 m 厚冰层海域破冰,最大 航速为 2 m/s,所受阻力为 2×107 N.请你计算: (1)“雪龙号”在 1 m 厚冰层海域以最大航 速匀速行驶 30 min,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2)“雪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 (ρ 海水=1.0×103 kg/m3,g=10 N/kg)
物理
22.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把重为 720 N 物体匀速提升了 1 m, 所用时间为 10 s,工人拉力 F 的功率为 90 W,克服滑轮组的 摩擦做的功是 60 J,不计绳重.求: (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的重力.
物理
解:(1)v 物=s/t=110ms=0.1 m/s,v 绳=nv 物=3×0.1 m/s=0.3 m/s; (2)W 有=Gh=720 N×1 m=720 J,W 总=Pt=90 W×10 s=900 J, η= WW总有×100%=792000 JJ×100%=80%;
物理
三、作图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15.(2 分)画出烧杯中小球(静止)所受到的力.
物理
16.(2 分)如图人拉重物上升,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 法.
物理
17.(3 分)请根据要求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杠杆可绕固定 点 O 转动,在一个最小力 F 的作用下,在下图所示位置保持 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拉力 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L.
2.5×103 kg/m3.
物理 (3)图乙是同一物块缓慢浸入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 随 浸入深度 h 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 的初步结论. ①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
越大 ;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深度 无关; ③该盐水密度是 1.25×103 kg/m3.
物理 (4)分析第 1、第 2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加被提升物体重力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物理
分析第 1、第 3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 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 越低 . (5)分析第 3、第 4 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 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
物理 7.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A、B 分别放到 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 漂浮,B 悬浮,且两液面 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 p 甲、p 乙,物体 A、B 所受浮力分别为 FA、FB.则( C ) A.p 甲<p 乙,FA=FB B.p 甲<p 乙,FA>FB C.p 甲>p 乙,FA=FB D.p 甲>p 乙,FA<FB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物理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 F 时,应尽量竖立向上 匀速 拉动 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 1 次实验测得机械效率为 74% .(结果精确到 1%)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3 次实验是用 b 图做的.(选填 “a”“b”或“c”)
(1)小钢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 推动小木块移动的距离 来反映 的.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 惯性 .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摩擦(或阻) 力的作 用. (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知,物体质量相同时,
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物理
(4)分析比较乙和丙两组实验,B、C 两球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 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 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 (5)若桌面过于光滑,则 不利于 (选填“更利于”或“不利 于”)探究得出结论.
物理
物理 (1)下列有关“翔州 1”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选填字母). A.“翔州 1”漂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 衡力 B.“翔州 1”在水面上飞行时,机翼下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强 较大 C.“翼地效应”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使“翔州 1”获 得更大升力的 D.随着“翔州 1”在水面以上爬升的高度增加,船外大气压 减小
物理
3.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B.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C.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物理
4.如图所示,旅游景区的索道缆车载着游客匀速上山,它具 有的( D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D.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