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第一篇: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理论武器。

毛泽东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的话语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的界定。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957年下半年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了。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

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他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第二篇:党的发展历程
党的发展历程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星光闪耀。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
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和人民八十五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回忆过去党的历史,取得最宝贵的一条经验,是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1921 年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新型政党,她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其行动指南,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

在它成长的过程中,遭到挫折乃至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在南昌起义失败后,1927 年 8 月 7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初步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修正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前进了一大步。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这次会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共产党开始走上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新阶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935 年,中国革命经历了它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也接受了最严峻的考验。

1935 年1 月,在遵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博古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的路线开始转移到了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上来。

它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独占中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最终目标。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得以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在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号召和红军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意志,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935 年 12 月,在中共和北平学联领导下,爆发
了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阴谋,打击了蒋介石的卖国意图,宣传了中共的抗日主张,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开展,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起点。

“长城脚下四亿兵,国耻岂待子孙平,愿提百万雄师去,扬刀跨马踏东京。

” 在那个**的年代,中国人除了战斗还有别的选择吗?所谓“居其土就有守土之责”“一寸江山一寸血”,中国人是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的飞机大炮,用血把土地夺回来的。

也许,没有他们,我们今天就不能聚在这里,我不擅于雄辩,因此,请允许我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表达敬意。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为了彻底打倒侵略者,使战争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争取中国的光明前途。

中国共产党于1945 年 4 月 23 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在历史转折关头,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党20 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经过了3年的国内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最终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
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外国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我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劳动人民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古有热血汉唐,今有改革开放。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纪元。

第三篇:党的发展历程
篇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新生期、奋斗期、探索期、逐步迈向成熟期。

一、中国共产党新生期
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中国国民党由于它的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

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

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但是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
秀投降主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反动性认识不足。

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

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中国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1927年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

在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多人。

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

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
针。

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

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它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

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组织建立了中国农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带领军队进驻井冈山。

于1928年与朱德带领的起义军会师于井冈山,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多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贻尽。

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

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理论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损失,使全国红军由30多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多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军事力量长征前曾经达到过30万人,因为
犯错误,后来剩下不到3万人,不到十分之一。

重要的是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动摇。

三万人比三十万人哪个更强大?因为得到了教训,三万人人队伍比三十万人的队伍更强大。


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

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

并着重总结了建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

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阶级的抗日统一战线。

并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

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

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万多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
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

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1946年6月至10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153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0座,歼敌29.8万人。

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87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歼敌41万人。

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努力打
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

解放区虽仍有95座城市被敌侵占,但解放军同时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并歼敌40余万人。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9年4月,百万雄狮过大江,占领南京总统府。

中国共产党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

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美国制造的飞机加大炮,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至此,中国人民开始建设新中国,为新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奋斗的探索之路。

1955年夏季以后,“大跃进”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为以后的长期发展遗留了一些问题。

期间,“浮夸风”盛行,偏离了实事求是的道路。

虽然后来拨乱反正,但是这次错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得的影响。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

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使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干涉。

为了保护党和国家不受外国的侵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完善自己,歼灭国内的残余反动势力,还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援越战争。

从而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进一步提升,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幻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好地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政权。

四、中国共产党逐步迈向成熟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通过1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

有多少位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是一部成长史,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挫折,仍然能够成长与壮大;是一部发展史,它是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可以燎原”的态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的高速发展史,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变成“富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努力,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它不断发展到现在。

我相信,在它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篇二: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的基本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中国早期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近代工业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到1919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成为中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工人阶级从产生时起,就不断地进行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随着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罢工的次数日益增多,罢工的规模急剧扩大,开始参加规模较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斗争。

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和本阶级政党的领导,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物质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为了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不屈不挠的斗争。

但是,包括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和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最后都失败了。

近代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有一个新型的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这个历史重任,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身上。

中国工人阶级除具有世界一般工人阶级的优点外,还具有斗争最坚决最彻底、集中程度高,易于形成强大政治力量、便于和农民结成巩固联盟等本身独特的优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最革命、最进步、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中国工人阶级有力量、有能力肩负起历史责任,发挥决定性作用,领导中国革命达到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基础上产生起来的。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一直苦苦寻找救国之路,诚心诚意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这些“先生”并不希望中国独立富强,他们总是欺负自己的“学生”,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现实,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在黑暗中继续摸索新的出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把学习的目光由西方转向俄国,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在近代中国,最早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地村人。

他在1913年至1916年
留学日本期间,就注意研究社会主义思潮。

1918年,他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并满怀豪情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李大钊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并强调阶级斗争学说是把三大原理联络起来的“一条金线”。

同年7月,他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驳斥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诬蔑,强调对中国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从而维护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

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会议。

但会议拒绝中国正当要求,还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

北洋军阀代表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

消息传到中国,激起中国各阶层人民强烈愤怒。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主权的损害,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政策,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

工人阶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能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形成自觉的工人运动,不断提高斗争水平,产生组织起工人阶级政党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只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指导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正式建立的过程。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它的伟大作用。

因此,一大批先进分子纷纷到工厂、煤矿等地方,调查工人生活,开办工人夜校,讲解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主
义,发挥桥梁作用,使马克思主义逐步地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加深人,知识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