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重点实验突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题丁
1
2
3
4
5
(5) 另一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适当改变,如图丁,将装有水的大 容器放在铁架台的陶土网上,在一敞口的玻璃瓶a内装适量的水,使之 固定在容器内的水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b的瓶口朝下,也 放在大容器内的水中固 定,且也有适量水进入玻璃瓶b。然后对大容器进行加热,待大容器内 的水沸腾后,会发现玻璃瓶a中的水 不能 沸腾,玻璃瓶b中的水 不能
沸腾。(填“能”或“不能”)
第4题丁
1
2
3
4
5
类型三 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 5. 图甲是“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
第5题 (1) 如图甲所示,小丽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玻璃泡中固态碘逐渐消
失,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下列生活实例与此
相同的是 A 。
A. 冷藏袋中的干冰消失了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复习
重点实验突破
类型一 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1. (2022·绥化)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
律”的实验装置。
甲
乙
第1题
(1) 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C (填“A”“B”或
“C”)。 (2) 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
物态变化名称),并且进一步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此, 小丽 (填“小丽”或“小勇”)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第5题
1
2
3
4
5
(3) 将碘锤从水中取出,碘锤内壁四周会均匀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这是碘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勇将一个浸满酒精
的棉球放置在刚从热水中取出的碘锤玻璃泡上方(如图丙),请预测将 会出现的现象: 碘锤玻璃泡上方的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
B. 水渍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1
2
3
4
5
(2) 小勇认为按照图乙方法加热碘锤,升华现象更明显。小丽通过查 阅资料得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4℃,水的沸点是100℃,蜡 烛火焰温度可达600℃以上。小丽认为,如果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 锤,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熔化 (填
第3题
(1) 由图甲可知,固态的盐水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
体”)。
(2)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小红实验的盐水是从第 5 min时开始凝固
的,凝固过程用了 5 min。
1
2
3
4
5
(3)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 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变多 (填“变多” “变少”或“不变”)。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不变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小明实验的盐水的凝固点为 -4 ℃。
第5题
1
2
3
4
5
段表示海波熔化前, BC 段表示海波熔化时,熔化过程持续
了 10 min,第12min时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态,海波的熔点
是 48 ℃。
第2题
1
2
3
4
5
(3) 图丙是小高绘制的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图像,石蜡在熔化过程 中温度 升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它 没有
(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4) 另一小组使用与小高相同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海波熔 化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造成此图像与图乙不同的主要原因 是 两次实验中海波的质量不同 。
(2) 实验观察到水沸腾前的现象如图 乙 (填“乙”或“丙”)。 (3) 如表中水的沸点为 98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2 88 92 95 97 (4) 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 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98 98 99 98 98 减小水的质量(合理即
A. 固
B. 液
C. 固液共存
甲
乙
第1题
1
2
3
4
5
2. (2023·廊坊安次期中)小高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了“不同 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2题 (1) 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试管中的固体,好处是 能使固体均匀受热 。
1
2
3
4
5
(2) 图乙是小高绘制的海波的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中 AB
第3题
1
2
3
4
5Hale Waihona Puke 类型二 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4. (2024·保定二模)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 如图甲,安装实验装置时,陶土网的高度应该根据 酒精灯火焰
的外焰 (填“铁圈”“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或“温度计的玻璃泡”) 的高度适当调整。图甲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 96 ℃。
第4题
1
2
3
4
5
第2题
1
2
3
4
5
3. (2023·张家口宣化期中)小明和小红猜想,往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 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明和小红分别将一些 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 隔一定时间,两人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 度数据各自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为 38 ℃。
1
2
3
4
5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 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 非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
海波熔化持续了 6 min。 (4) 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5) 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 ABC 态。
第4题丁
1
2
3
4
5
(5) 另一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适当改变,如图丁,将装有水的大 容器放在铁架台的陶土网上,在一敞口的玻璃瓶a内装适量的水,使之 固定在容器内的水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b的瓶口朝下,也 放在大容器内的水中固 定,且也有适量水进入玻璃瓶b。然后对大容器进行加热,待大容器内 的水沸腾后,会发现玻璃瓶a中的水 不能 沸腾,玻璃瓶b中的水 不能
沸腾。(填“能”或“不能”)
第4题丁
1
2
3
4
5
类型三 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 5. 图甲是“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
第5题 (1) 如图甲所示,小丽将碘锤放入热水中,玻璃泡中固态碘逐渐消
失,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下列生活实例与此
相同的是 A 。
A. 冷藏袋中的干冰消失了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复习
重点实验突破
类型一 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1. (2022·绥化)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
律”的实验装置。
甲
乙
第1题
(1) 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C (填“A”“B”或
“C”)。 (2) 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
物态变化名称),并且进一步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因此, 小丽 (填“小丽”或“小勇”)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第5题
1
2
3
4
5
(3) 将碘锤从水中取出,碘锤内壁四周会均匀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这是碘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勇将一个浸满酒精
的棉球放置在刚从热水中取出的碘锤玻璃泡上方(如图丙),请预测将 会出现的现象: 碘锤玻璃泡上方的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
B. 水渍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1
2
3
4
5
(2) 小勇认为按照图乙方法加热碘锤,升华现象更明显。小丽通过查 阅资料得知:在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4℃,水的沸点是100℃,蜡 烛火焰温度可达600℃以上。小丽认为,如果按照图乙的方法加热碘 锤,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熔化 (填
第3题
(1) 由图甲可知,固态的盐水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
体”)。
(2)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小红实验的盐水是从第 5 min时开始凝固
的,凝固过程用了 5 min。
1
2
3
4
5
(3)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 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变多 (填“变多” “变少”或“不变”)。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不变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小明实验的盐水的凝固点为 -4 ℃。
第5题
1
2
3
4
5
段表示海波熔化前, BC 段表示海波熔化时,熔化过程持续
了 10 min,第12min时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态,海波的熔点
是 48 ℃。
第2题
1
2
3
4
5
(3) 图丙是小高绘制的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图像,石蜡在熔化过程 中温度 升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它 没有
(填“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4) 另一小组使用与小高相同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海波熔 化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造成此图像与图乙不同的主要原因 是 两次实验中海波的质量不同 。
(2) 实验观察到水沸腾前的现象如图 乙 (填“乙”或“丙”)。 (3) 如表中水的沸点为 98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2 88 92 95 97 (4) 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 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98 98 99 98 98 减小水的质量(合理即
A. 固
B. 液
C. 固液共存
甲
乙
第1题
1
2
3
4
5
2. (2023·廊坊安次期中)小高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了“不同 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2题 (1) 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试管中的固体,好处是 能使固体均匀受热 。
1
2
3
4
5
(2) 图乙是小高绘制的海波的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中 AB
第3题
1
2
3
4
5Hale Waihona Puke 类型二 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4. (2024·保定二模)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 如图甲,安装实验装置时,陶土网的高度应该根据 酒精灯火焰
的外焰 (填“铁圈”“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或“温度计的玻璃泡”) 的高度适当调整。图甲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 96 ℃。
第4题
1
2
3
4
5
第2题
1
2
3
4
5
3. (2023·张家口宣化期中)小明和小红猜想,往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 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明和小红分别将一些 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 隔一定时间,两人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 度数据各自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为 38 ℃。
1
2
3
4
5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 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 非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
海波熔化持续了 6 min。 (4) 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5) 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 ABC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