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对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
方法:抽取2017
年12月-2019年12月到本院接受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例患者。
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
的情况下,对照组肠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肠瘘患者应用手术治疗,比较
两组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7%,两组肠胃手术并
发肠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肠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肠胃手术;肠瘘;治疗方法
据临床研究调查发现,接受肠胃手术后产生肠瘘的几率比较低,然而一旦产
生肠瘘则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具有病情危急、进展快速
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很难控制,治疗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
此死亡率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说,一旦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需要立即对患者进
行治疗,采取有效地方法缓解痛苦,提升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到本院接受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30例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例患者。
对照组: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在(60.3±1.8)岁,男患者9例、女患
者6例,其中肠梗阻急诊手术患者3例、胃癌穿孔急诊手术患者2例,胃癌择期
手术患者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4例,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例,结直肠
肿瘤手术患者4例。
观察组: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在(61.5±1.5)岁,男患者8例、女患
者7例,其中肠梗阻急诊手术患者2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1例,阑尾黏液腺瘤
手术患者1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患者3例,胃癌手术患者4例,小肠肿瘤手
术患者1例,嵌顿疝肠坏死手术患者1例,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2例。
两组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的其他临床信息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5例患者应用保守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进行加强腹腔引流,
肠胃减压两周,治疗期间禁食禁水。
在肠瘘口周围安置引流管,并给予对流冲洗,然后在肠瘘口涂抹氧化锌软膏,以免出现感染。
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完全胃肠
外营养支持,引流管中液体减少至100ml,则可以变化为胃肠内营养支持。
在疾
病的早期,需要尽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使用生长抑素序贯疗法,
为患者维持静点生长抑制素,密切监测患者病情。
观察组15例患者均采取积极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进行抗感染治疗、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及营养状态,然后手术探查腹腔。
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方式,找到肠胃瘘的病变部位,清洁污染物,根据胃肠漏口实际情况,清除坏死组织,
给予补救缝合或瘘口处切除再吻合,部分患者给予加行保护性近端肠造瘘。
在手
术实施的过程中,利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冲洗液变为清亮后,则可以停止。
手
术结束后在盆腔、结肠旁、脾窝等较低的部位安置引流管。
不予实施瘘口直接缝合。
1.3效果观察
两组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接受了不同的治疗后,对患者实施各项检查,
统计出治愈患者、未治愈患者以及死亡患者。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x±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医护人员统计的数据结果上看,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7%,两组肠胃手术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两组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治愈未治愈死亡总有效
率
观察组(n=15)
13
(86.7)
1
(6.7)
1
(6.7)
13
(86.7)
对照组(n=15)
10
(66.7)
3
(20.0)
2
(13.3)
10
(66.7)
X2 2.3205
P<0.05
3、讨论
肠瘘是肠胃手术中十分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通常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具
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是高龄、术前状况不佳的患者,往往难以耐受肠瘘的不良
后果。
部分患者接受肠胃手术后早期即发生吻合口瘘,此时机体还未完全恢复,
仍然处于生理极限的状态,很可能产生凝血障碍、高度应激、内环境紊乱等症状,如果在此时出现肠瘘会导致生理功能崩溃,直接影响到多个脏器功能,很容易发
生循环、呼吸衰竭。
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来看,肠瘘的治疗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处
理不当,最终很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次研究中发现术后肠瘘,尽早
给予二次手术治疗,尽可能选择二次创伤较小、操作较为简单的手术方式,以去
除瘘口、充分引流为首要目的。
为了减轻感染,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了许多无菌生
理盐水进行清洗,进而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看出,经过
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7%,两组肠胃手术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无论
使用哪种方法治疗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都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
病情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疗法,尽可能降低死亡率。
综上所述,与保守治疗相比,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地
提高肠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但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治疗术后肠瘘的手术时机,二次手术并非适合所有肠瘘患者。
参考文献
[1]刘江睿,苏亦斌,黄文场,郑志华.对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探究[J].中外医疗,2020,39(01):78-80.
[2]李印虎.腹腔镜胃肠手术与肠粘连形成[J].按摩与康复医
学,2018,9(09):93-94.
[3]谢贤林.探讨对肠胃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8):27.
[4]彭祖乔,黄东.空肠造口肠内营养在十二指肠瘘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
医药导刊,2013,15(09):1455+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