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工作培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登记本》、《死亡医学证明书》在市、区疾控中心领取。
三、掌握新生儿、婴儿等死亡情况
掌握社区内所有出生、死亡的新生儿、婴儿 和孕产妇情况,每月填写《婴儿死亡月报表》上 报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婴儿死亡月报表》格式由市疾控中心下发表样
四、核对、补漏
每季度与辖区街道计生部门、派出所核对死 亡数据(市疾控中心下发表样),并将核对结果 和补漏人员信息及时上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调查记录(背面)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被调查 者姓名 死因 推断
与死者 的关系
联系地址 或工作单位 调查者 签名
电话号码
调查日期 年 月日
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为根本死亡原因所下的定义是: (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 那些疾病或损伤,或者 (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用途
1、是居民死亡的人口管理记录,公安部门据此办理注 销户口,作为殡葬火化部门进行尸体焚化的依据。
2、是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记录,卫生部门据此计算一系 列的死亡统计指标,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 依据。
3、可以作为一种法律证据提交公安、司法部门。 4、目前越来越多的用于保险、遗产等群众性、社会性凭 证及死亡公证。
2.
小 学
3中 .学
大 不 生前工 4. 学 9. 详 作单位
出生日 期
年月日
死亡 日期
实足 年 月 日 时 年龄
死亡 地点
1
医院病 房
2
急诊室
3
家中、赴 院途中
4
家庭病 床
5
其 他
不 9详
常住户口 地址
可以联系的 家属姓名
住址或电话 或工作单位
死亡原因: 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每行只填一个疾病),不能仅填死 发病到死亡的大概
8.婚姻状况:按法定的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含再婚、复婚、 分居)、丧偶、离婚、不祥5种情况划记。
9.文化程度:按死者的最高学历填写。文盲指不识字,半文盲 指稍识字,中学含中专,大学含大专。
10.生前工作单位:指就业所在的或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 时间较长的单位。
11.出生日期及死亡日期:按公历年、月、日填写。 12.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
上报。 负责与辖区街道、派出所等部门核对、补漏。 负责对上级疾控中心反馈的死亡信息进行摸底、调查。
一、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1、凡社区内在家死亡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的医师,凭户口所在地街道、居委会(村委会) 证明,根据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病史资料、居民 身份证等,为死者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亡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死亡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1、死亡报告单必须用蓝黑钢笔或水笔填写, 务必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内容准确,并加盖制 发单位印章及医师签名。
2、填写人必须详细询问家属关于死者的基本情 况及疾病情况,避免错填。
3、死者生前常住户口地址及工作单位必须写明 全称。
而根本死因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演变过程找出最 早的那个引起后面一系列疾病并最终导致其死亡的疾病或 情况,这个原因也许在病人死前已不存在或不能成为主要 致死原因,但确定是由于它的发生而最终导致一个人的死 亡,这就需要根据死者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后再给予报告。
从医学上说,每个人的死亡都可能经历了 一系列疾病或者意外损伤中毒的情况,医生只 有将所掌握的这一系列情况按照合理的顺序报 告出来,才能为统计人员确定根本原因、分类 和查找相应的ICD编码提供良好的原始资料, 以保证死因资料的准确可靠。
庐阳区2011年死因、肿瘤登记 报告工作培训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一、我国居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我国居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卫生部在 1990年8月正式发文通知全国各地遵照执行。 共分四联:
第一联:出证单位存根; 第二联:用于计算机录入,由出证单位直接 报送至所在县(区)疾控机构; 第三联:户籍管理部门注销户口凭据; 第四联:殡葬火化凭据。
6.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 时填写职业和工种。如:工人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 工、挡车工、排版工、电镀工等;服务行业中的售货员、炊 事员、邮递员等;其它职业也应尽量填写主要从事的工作。
不符要求的填写如:退休、离休。
7.身份证编号:填写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并应与出生日期 一致。
2、凡非正常死亡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 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 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后,由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 文书,医生应逐项认真、如实填写,不得缺项和 涂改,不得使用铅笔及红色笔填写。共有四联, 第一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存,第二联网络直 报后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三、四联交 死者家属办理注销户口、殡葬事宜。
⑧损伤和中毒死亡要同时报告: I (a)填:致死的临床表现 (b)填:造成临床表现的外部原因
(2)第Ⅱ部分是对第Ⅰ部分内容的补充,用于 填写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 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应根据具体 情况填写。
第II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填写
①填写所有促进死亡,但与第I部分导致死亡无关 的其他疾病或情况。 ②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 ③在第Ⅱ部分中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都须报告, 如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冠心病等。
(e)、(f)等行。 ⑥不要只填写临死方式/情形,例如“呼吸衰
竭”、“循环衰竭”、“全身衰竭”等。
⑦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a) 到(d)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
填写每个报告的病症或情况从发生到死亡大概的时间间 隔(时间单位为:分、小时、天、周、月或年),如果能填 写出来则可以帮助判断各种疾病的关系。
例如:①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 10年前演变成肺气肿,5年前引起肺心病, 最后因肺心病死亡。此人导致死亡的一系列 疾病关系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根本死因与主要死因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来说主要死因指最后导致死亡的最主要、最严重 的那个疾病或情况,它比较直观,医生习惯于报告这种死 因。
的情况,如心脏或呼吸抑制、休克、心衰等。
时间间隔
Ⅰ.直接死亡原因(导致死亡的
最后的疾病和情况)
a.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 b. (引起 a 的疾病或情况)
如有则按顺序列出(最早的疾病 c. (引起 b 的疾病或情况)
或损伤)
d. (引起 c 的疾病或情况)
Ⅱ.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1.
2.
死者生前上述疾病
的最高诊断医院:
3. 死亡医院:
死者生前上述疾病 的最高诊断依据:
1. 尸检 2. 病理 3. 手术 4. 临床+理化 5. 临床 6. 死后推断 9. 不详
住院号:
医师签名:
根本死亡原因 ICD 编码: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盖章
统计分类号:
(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2.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医院:指第1部分报告 的主要疾病的最高级确诊单位。 3.最高诊断依据:按实际确诊的各项依据划记:如 实行诊断分级,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超、X光、 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 4.住院号:未住院就诊者不填; 5.医师签名:由填写死亡证明书并承担法律责任的 医师签名; 6.单位盖章:由填写医生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7.填报日期:指出具证明书的日期;一般应是死者 死亡当日或随后几日内。
可以填写为:
I (a)颅骨骨折伴颅内损伤 (b)在路上意外被卡车撞倒 即表示颅骨骨折伴颅内损伤是直接导致死亡 的疾病,而这一损伤是由于前面发生的意外事故 造成的。因此可判断其根本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 故,颅骨骨折及颅内损伤是造成死亡的临床表现。
三、死因填报常见问题
临死方式 死因顺序 死因诊断 时间间隔 外部原因 其他填写问题
可以填写为:
I (a)肝昏迷
1周
(b)肝硬化
5年
(c)乙型病毒性肝炎 15年
即表示肝昏迷是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而肝昏 迷是由于更早发生的肝硬化所引起的,肝硬化又 是由于最早发生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统 计人员据此可判断其根本死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
③某人在路上行走时意外地被卡车 撞倒,因颅骨骨折、颅内损伤而死亡。 此人导致死亡的一系列情况为:在路上 被卡车撞倒----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是确保死因统计报告 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只有临床医生正确填写相关内容 ,才能保证死因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
社区医院主要工作内容
(死因监测)
主要工作
负责为社区内在家死亡者提供《死亡医学证明书》 负责对社区内所有出生、死亡人员进行摸底、登记、上报 负责社区内所有新生儿、婴儿、孕产妇死亡人员的摸底、登记、
未满1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 28天内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天数; 未满1天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小时。 13.死亡地点:按死亡证明书上的5种情况填写,来院已死的 死亡地点应为家中或赴医院途中。 14.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指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或其它情 况的直系亲属或亲友。 15.住址、电话、工作单位:指联系人的常住地址、 联系电话和所在工作单位。
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格式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格式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举例说明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派出所
公安部 卫生部
制发
NO.
死者 姓名
性
民
主要职业
别
族
及工种
身份证 编号
婚姻 未 已 丧 离 不 文化 文盲或 状况 1. 婚 2. 婚 3. 偶 4. 婚 5. 详 程度 1. 半文盲
可以填写为:
I (a)肺原性心脏病 5年
(b)肺气肿
10年
(c)慢性支气管炎 30年
即表示肺心病是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而肺心 病是由于更早发生的肺气肿所引起的,肺气肿又 是由于最早发生的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统计 人员据此可判断其根本死因为慢性支气管炎。
②某人因15年前患乙型病毒性肝炎,5年前 肝硬化,1周前肝昏迷死亡。此人导致死亡的 一系列疾病关系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 化----肝昏迷----死亡。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1.死亡原因: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 发症。
(1)第Ⅰ部分是用于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导 致死亡的疾病以及更早的原因是《死亡医学证明书》 的主要内容,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
第I部分是分级填写的
①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 ②每行只填写一个死因 ③至少a行要填一个死因 ④根本死因永远填在最低一行 ⑤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
4、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填写,要有明确的疾病 名称,不得只填写疾病的临床症状(如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等)。
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1.医学证明书编号:由公安和卫生部门统一编号。 2.死者户口所在地:城镇以街道、农村以乡为单位。
现住址: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门牌或楼房单元号数, 农村填写到行政村的村民组或自然寨。 3.死者姓名:指现时用的姓名;如为婴儿,可同时填婴 儿母亲的姓名;尚未起名者可记录其母姓名,按“某某之子” 或“某某之女”记录,以备调查。 4.性别:填男或女。 5.民族:按汉、回、壮、维吾尔、藏、白族等填写。
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
注:凡在家死亡者,必须由医生填写调查记录。 l.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用精简的医学术语,写出病历摘要;
包括(1)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2)发病时间;(3)诊断单位;(4)诊断依据; (5)既往史及相关情况
2.被调查者姓名 3.与死者的关系 4.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 5.电话号码:指被调查者的联系电话号码: 6.死因推断:应为明确的疾病诊断名称,不应填写为症状、体征 或来院已死等情况。 7.被调查者姓名:(要求被调查者签字) 8.调查日期:对死亡病例的调查时间。
所有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医生,均 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第二联的背面〈调查 记录〉一栏详细填写病人症状、体征、既往就 诊情况及病史等,并进行死因推断。由死者家 属签名、调查医生签名,加盖单位专用章。
二、掌握社区内所有死亡人员情况。
每月收集辖区所有居民死亡(包括在医疗机构 死亡、在家死亡及非正常死亡)人员的信息,及时 在专用的“死亡登记本” 上登记,每月将填写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按时上报至辖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
三、掌握新生儿、婴儿等死亡情况
掌握社区内所有出生、死亡的新生儿、婴儿 和孕产妇情况,每月填写《婴儿死亡月报表》上 报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婴儿死亡月报表》格式由市疾控中心下发表样
四、核对、补漏
每季度与辖区街道计生部门、派出所核对死 亡数据(市疾控中心下发表样),并将核对结果 和补漏人员信息及时上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调查记录(背面)
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
被调查 者姓名 死因 推断
与死者 的关系
联系地址 或工作单位 调查者 签名
电话号码
调查日期 年 月日
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为根本死亡原因所下的定义是: (a)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 那些疾病或损伤,或者 (b)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用途
1、是居民死亡的人口管理记录,公安部门据此办理注 销户口,作为殡葬火化部门进行尸体焚化的依据。
2、是死因统计的原始资料记录,卫生部门据此计算一系 列的死亡统计指标,为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 依据。
3、可以作为一种法律证据提交公安、司法部门。 4、目前越来越多的用于保险、遗产等群众性、社会性凭 证及死亡公证。
2.
小 学
3中 .学
大 不 生前工 4. 学 9. 详 作单位
出生日 期
年月日
死亡 日期
实足 年 月 日 时 年龄
死亡 地点
1
医院病 房
2
急诊室
3
家中、赴 院途中
4
家庭病 床
5
其 他
不 9详
常住户口 地址
可以联系的 家属姓名
住址或电话 或工作单位
死亡原因: 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每行只填一个疾病),不能仅填死 发病到死亡的大概
8.婚姻状况:按法定的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含再婚、复婚、 分居)、丧偶、离婚、不祥5种情况划记。
9.文化程度:按死者的最高学历填写。文盲指不识字,半文盲 指稍识字,中学含中专,大学含大专。
10.生前工作单位:指就业所在的或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 时间较长的单位。
11.出生日期及死亡日期:按公历年、月、日填写。 12.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
上报。 负责与辖区街道、派出所等部门核对、补漏。 负责对上级疾控中心反馈的死亡信息进行摸底、调查。
一、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1、凡社区内在家死亡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的医师,凭户口所在地街道、居委会(村委会) 证明,根据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病史资料、居民 身份证等,为死者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亡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死亡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1、死亡报告单必须用蓝黑钢笔或水笔填写, 务必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内容准确,并加盖制 发单位印章及医师签名。
2、填写人必须详细询问家属关于死者的基本情 况及疾病情况,避免错填。
3、死者生前常住户口地址及工作单位必须写明 全称。
而根本死因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演变过程找出最 早的那个引起后面一系列疾病并最终导致其死亡的疾病或 情况,这个原因也许在病人死前已不存在或不能成为主要 致死原因,但确定是由于它的发生而最终导致一个人的死 亡,这就需要根据死者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后再给予报告。
从医学上说,每个人的死亡都可能经历了 一系列疾病或者意外损伤中毒的情况,医生只 有将所掌握的这一系列情况按照合理的顺序报 告出来,才能为统计人员确定根本原因、分类 和查找相应的ICD编码提供良好的原始资料, 以保证死因资料的准确可靠。
庐阳区2011年死因、肿瘤登记 报告工作培训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
一、我国居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我国居民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卫生部在 1990年8月正式发文通知全国各地遵照执行。 共分四联:
第一联:出证单位存根; 第二联:用于计算机录入,由出证单位直接 报送至所在县(区)疾控机构; 第三联:户籍管理部门注销户口凭据; 第四联:殡葬火化凭据。
6.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 时填写职业和工种。如:工人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 工、挡车工、排版工、电镀工等;服务行业中的售货员、炊 事员、邮递员等;其它职业也应尽量填写主要从事的工作。
不符要求的填写如:退休、离休。
7.身份证编号:填写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并应与出生日期 一致。
2、凡非正常死亡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 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 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死亡证明后,由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
《死亡医学证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 文书,医生应逐项认真、如实填写,不得缺项和 涂改,不得使用铅笔及红色笔填写。共有四联, 第一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存,第二联网络直 报后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三、四联交 死者家属办理注销户口、殡葬事宜。
⑧损伤和中毒死亡要同时报告: I (a)填:致死的临床表现 (b)填:造成临床表现的外部原因
(2)第Ⅱ部分是对第Ⅰ部分内容的补充,用于 填写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 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应根据具体 情况填写。
第II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填写
①填写所有促进死亡,但与第I部分导致死亡无关 的其他疾病或情况。 ②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 ③在第Ⅱ部分中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都须报告, 如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冠心病等。
(e)、(f)等行。 ⑥不要只填写临死方式/情形,例如“呼吸衰
竭”、“循环衰竭”、“全身衰竭”等。
⑦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a) 到(d)的时间长度一定是从短到长。
填写每个报告的病症或情况从发生到死亡大概的时间间 隔(时间单位为:分、小时、天、周、月或年),如果能填 写出来则可以帮助判断各种疾病的关系。
例如:①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 10年前演变成肺气肿,5年前引起肺心病, 最后因肺心病死亡。此人导致死亡的一系列 疾病关系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根本死因与主要死因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来说主要死因指最后导致死亡的最主要、最严重 的那个疾病或情况,它比较直观,医生习惯于报告这种死 因。
的情况,如心脏或呼吸抑制、休克、心衰等。
时间间隔
Ⅰ.直接死亡原因(导致死亡的
最后的疾病和情况)
a.
任何引起上述原因的疾病情况, b. (引起 a 的疾病或情况)
如有则按顺序列出(最早的疾病 c. (引起 b 的疾病或情况)
或损伤)
d. (引起 c 的疾病或情况)
Ⅱ.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
1.
2.
死者生前上述疾病
的最高诊断医院:
3. 死亡医院:
死者生前上述疾病 的最高诊断依据:
1. 尸检 2. 病理 3. 手术 4. 临床+理化 5. 临床 6. 死后推断 9. 不详
住院号:
医师签名:
根本死亡原因 ICD 编码: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盖章
统计分类号:
(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2.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医院:指第1部分报告 的主要疾病的最高级确诊单位。 3.最高诊断依据:按实际确诊的各项依据划记:如 实行诊断分级,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超、X光、 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 4.住院号:未住院就诊者不填; 5.医师签名:由填写死亡证明书并承担法律责任的 医师签名; 6.单位盖章:由填写医生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7.填报日期:指出具证明书的日期;一般应是死者 死亡当日或随后几日内。
可以填写为:
I (a)颅骨骨折伴颅内损伤 (b)在路上意外被卡车撞倒 即表示颅骨骨折伴颅内损伤是直接导致死亡 的疾病,而这一损伤是由于前面发生的意外事故 造成的。因此可判断其根本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 故,颅骨骨折及颅内损伤是造成死亡的临床表现。
三、死因填报常见问题
临死方式 死因顺序 死因诊断 时间间隔 外部原因 其他填写问题
可以填写为:
I (a)肝昏迷
1周
(b)肝硬化
5年
(c)乙型病毒性肝炎 15年
即表示肝昏迷是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而肝昏 迷是由于更早发生的肝硬化所引起的,肝硬化又 是由于最早发生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统 计人员据此可判断其根本死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
③某人在路上行走时意外地被卡车 撞倒,因颅骨骨折、颅内损伤而死亡。 此人导致死亡的一系列情况为:在路上 被卡车撞倒----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是确保死因统计报告 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只有临床医生正确填写相关内容 ,才能保证死因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
社区医院主要工作内容
(死因监测)
主要工作
负责为社区内在家死亡者提供《死亡医学证明书》 负责对社区内所有出生、死亡人员进行摸底、登记、上报 负责社区内所有新生儿、婴儿、孕产妇死亡人员的摸底、登记、
未满1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 28天内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天数; 未满1天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小时。 13.死亡地点:按死亡证明书上的5种情况填写,来院已死的 死亡地点应为家中或赴医院途中。 14.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指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或其它情 况的直系亲属或亲友。 15.住址、电话、工作单位:指联系人的常住地址、 联系电话和所在工作单位。
二、《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格式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格式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举例说明
省 市 区(县)
街道(乡)派出所
公安部 卫生部
制发
NO.
死者 姓名
性
民
主要职业
别
族
及工种
身份证 编号
婚姻 未 已 丧 离 不 文化 文盲或 状况 1. 婚 2. 婚 3. 偶 4. 婚 5. 详 程度 1. 半文盲
可以填写为:
I (a)肺原性心脏病 5年
(b)肺气肿
10年
(c)慢性支气管炎 30年
即表示肺心病是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而肺心 病是由于更早发生的肺气肿所引起的,肺气肿又 是由于最早发生的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统计 人员据此可判断其根本死因为慢性支气管炎。
②某人因15年前患乙型病毒性肝炎,5年前 肝硬化,1周前肝昏迷死亡。此人导致死亡的 一系列疾病关系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 化----肝昏迷----死亡。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
1.死亡原因: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 发症。
(1)第Ⅰ部分是用于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导 致死亡的疾病以及更早的原因是《死亡医学证明书》 的主要内容,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
第I部分是分级填写的
①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 ②每行只填写一个死因 ③至少a行要填一个死因 ④根本死因永远填在最低一行 ⑤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根据情况可增加填写
4、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填写,要有明确的疾病 名称,不得只填写疾病的临床症状(如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等)。
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
1.医学证明书编号:由公安和卫生部门统一编号。 2.死者户口所在地:城镇以街道、农村以乡为单位。
现住址: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门牌或楼房单元号数, 农村填写到行政村的村民组或自然寨。 3.死者姓名:指现时用的姓名;如为婴儿,可同时填婴 儿母亲的姓名;尚未起名者可记录其母姓名,按“某某之子” 或“某某之女”记录,以备调查。 4.性别:填男或女。 5.民族:按汉、回、壮、维吾尔、藏、白族等填写。
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
注:凡在家死亡者,必须由医生填写调查记录。 l.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用精简的医学术语,写出病历摘要;
包括(1)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2)发病时间;(3)诊断单位;(4)诊断依据; (5)既往史及相关情况
2.被调查者姓名 3.与死者的关系 4.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 5.电话号码:指被调查者的联系电话号码: 6.死因推断:应为明确的疾病诊断名称,不应填写为症状、体征 或来院已死等情况。 7.被调查者姓名:(要求被调查者签字) 8.调查日期:对死亡病例的调查时间。
所有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医生,均 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第二联的背面〈调查 记录〉一栏详细填写病人症状、体征、既往就 诊情况及病史等,并进行死因推断。由死者家 属签名、调查医生签名,加盖单位专用章。
二、掌握社区内所有死亡人员情况。
每月收集辖区所有居民死亡(包括在医疗机构 死亡、在家死亡及非正常死亡)人员的信息,及时 在专用的“死亡登记本” 上登记,每月将填写的 《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按时上报至辖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