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资产负债核算PPT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 不存在估价问题,其面值就是 其现期价值;
存款和贷款 到期时按照合同规定义务应偿
第23页/共54页
股票以外的证券
区分长期和短期,还要考虑 是否有交易;
股票和其他权益 ,按市场交易 价格估价
区分是否在股票交易市场上 经常进行交易;
保险准备金
按其投资于其他各种资产的 核算时点的实际价值估算;
应收应付款项
按照债务清第2偿4页时/共5债4页务人依据合同
6.2.5净值的核算
净值(net worth),又称资产 负债差额, 即净值=非金融资产+金融资 产-负债 如就代净果是资表将一国 个了产内经该。各济机机总构构体部部的门国门的民所净财拥值产有加或总称的起国来民,财富。
第25页/共54页
第三节 资产负债存量变化 (积累)核算
6.3.1资产负债存量变动(积累)核算概述 6.3.2资产物量其它变动核算 6.3.3重估价核算 6.3.4积累核算表及其与资产负债表的联系
第30页/共54页
6.3.1资产负债存量变化(积累) 核算概述
资产负债存量变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 资产物量变化——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经济交易引起的资产变化 交易之外的事件导致的物量变化 资产价格变化 经济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 不同资产价格的相对变化 其变化只引起资产价值量变化,不会影响 到资产实际数量变化
第20页/共54页
2场 交易价格估价;
• 对于土地等资产,可将评估价值 作为估价基础参考使用;
• 在没有市场交易参考的情况下, 则采用未来收益现值法估算其资 产价值。
•
T
未来收益W现值t1法(1
yt r
)t
第21页/共54页
6.2.4金融资产与负债的估价和总量核算
以下实体能看成资产吗?
海洋和空气 你脚下的地下矿藏 专栏6-1 资产范围的延伸
第5页/共54页
资产
2.经济资产的不同类别
非金融 资产
生产 资产
非生产 资产
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建筑物、机器设备) 存货,贵重物品
无形资产
矿藏勘探、艺术品原件、软件
有形资产
土地、地下资产
无形资产
商誉、专利权
金融 资产
货币黄金和SDR、通货和存款、股票以外证券 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 衍生金融工具、其他应收应付款
从纵列看,每一个部门以及经济总体内部, 使用方合计等于来源方合计。 即: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值 反映了部门内部的平衡关系, 反映了该部门资产负债在具体项目上分 布状况以及净资产的形成。
第27页/共54页
从横行看,每一个资产负债项目,各部门 使用(来源)方合计等于总计栏“使用” (“来源”)。 对各个金融资产负债项目,则有:各部门 使用方(资产)合计等于各部门来源方(负 债)合计 ; 反映了基于存量的各部门间信用关系。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资产
债务权益比率=负债/所有者 权益
流动性比率分析——反映企业 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 债
第37页/共54页
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的分析中,可以构造 类似的比率。
关于资产存量的部门结构分析 • 分析资产负债及净值的占有结构; • 分析金融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来源结构和去
第18页/共54页
6.2.3其他非金融资产的估价和 总量核算
1.存货和贵重物品 • 存货:指到核算期末止所拥有的
存货总价值。 • 贵重物品:中国目前没有纳入资
产负债核算。
第19页/共54页
存货的估价和核算
根据存货的内容,可以分别按 照相应的市场价格进行估价, 核算资产总价值。 已经完成生产过程的产成品 和商品存货—— 生产者价格 和商品销售价格; 作为原材料储备的存货—— 购买者价格; 处于在制品状态的存货—— 基本价格或生产者价格;
图6-1 资产分类
第6页/共54页
资产其他物量变化 ①交易以外的资产和负债在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中的出现和消失。主要是 在机构单位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而 发生的,另外有一些与人类活动所创 造的资产如珍贵物品有关。
②与特殊的、未预料到的事件的作 用有关。例如一机构单位未经所有者 同意,就取走资产。这是一种非交易 行为,因为它没有经过共同协议。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资产负债 核算
会计学
1
章前阅读 包容性财富 福布斯富豪榜
第1页/共54页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关系 掌握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资产物量其他变动与交易的区别 掌握三种持有损益及其关系 掌握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
第2页/共54页
第一节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问题
第31页/共54页
6.3.2资产其它物量变化核 算
资产其他物量变化 是指由于机构单位无法控制的外 生因素或事件而导致的资产或负 债的变化。
意义 从核算体系完整性上考虑 从功能上考虑 : 一、记录了非生产资产在正常情况 下进入和退出经济体系的现象。 二、记录了各种意外的不可测事件 的后果。 三、记录了机构单位分类变化和资 产分类变化对资产的影响。
第28页/共54页
从经济总体来看,资产净值代表国 民财产/国民财富,可以从不同角度 计算:
从与国内各机构部门关系看:
国民财富=国内各机构部门净 值之和
1169664764
从资产负债平衡关系看:
国民财富=国内资产合计-负债 合计
从一国整体及其与国外对应关系 看:
国民财富=国内非金融资产+对 第29页/共54页
6.1.1经济资产的定义及其分类 6.1.2资产负债核算及其意义 6.1.3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则
第3页/共54页
1.经济资产的定义和范围
一个实体成为资产的两个必要条 件: 1.资产的所有权明确 2.资产的未来收益性 经济资产(economic asset) *执行价值贮藏功能的实体 *有机构单位单个地或联合地对它 行使所有权 *通过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或持有这 些实体,所有第者4页可/共5以4页 获取经济利
③与反映机构单第7页位/共在54页部门间分类的
6.1.2资产负债核算
资产负债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 即对该经济体各部门所拥有的经济资产、 负债及其净资产进行系统核算, 以反映资产、净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其 变动状况。
第8页/共54页
1.资产负债核算的意义
它代表了经济存量,与投入产出、 收入支出、消费积累等经济流量 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 固定资产项下记录的资产价值 是按现期价格估算的固定资产 净价值。
第15页/共54页
核算方法: • 直接利用会计历史成本估价的
资产价值数据,但可能存在较 大的偏差。 • 利用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进行间接估 算,则必须掌握比较详细的长 期时序数据。
第16页/共54页
负债的估价要依附于金融资产的 估价 。
估价原则: 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经常进行 交易的部分,按照现期市场价 格估价 ; 不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经常进 行交易的部分,按照债务人为 清偿债务必须向债权人支付的 金额估价。第22页/共54页
具体资产类别的相关估价方法
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分别按照国际市场上通行的价 格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的 市场价格估价 ;
持有损益
正确理解持有损益概念需要注意: 持有损益是针对特定资产而计 算的,其计算前提是资产负债 的数量和质量保持不变,但发 生了价格的变化; 在核算期内的任何时段持有的 资产都可能产生持有损益; 持有损益只是理论值,并不一 定是实际实现的损益,只有当 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变现时, 损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结构上表 现为完整的经济循环模式 期初资产负债—生产—收入分 配—消费积累—国外交易—物 量与价格调整—期末资产负债
实现流量核算与存量核算的有机 统一。
第9页/共54页
2.资产负债核算的主要内容
存量的总量核算 对象是各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特定时点 上的资产总量、负债总量和净值。
折旧函 数
不变价固定 资本累计消
耗
各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当年 现价)
资产价格指 数
不变价各年固定资本形 成总额
退役
不变价固定资本存 量总额
不变价固定资本存量 净额
资产价格指 数
现价固定资 本累计消耗
现价固定资本存 量净额
现价固定资 本存量总额
图6-2 永续盘存法 的步骤
第17页/共54页
专栏6-6 永续盘存法应用案例:中国国有 经济固定资本存量估算
专栏6-9 关于持有损益的示例
第35页/共54页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的应用
6.4.1资产负债存量结构分析 6.4.2存量-流量比率分析 6.4.3资产负债存量增长率分析
第36页/共54页
6.4.1资产负债存量结构分
析
单个企业层面上:企业财务比率 分析
财务杠杆比率分析——反映企 业举债经营程度
向结构。
专栏6-11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的基本特征
第38页/共54页
6.4.2 存量-流量比率分析
企业层次上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盈利性财务比 率,是流量指标与存量指标的结合。
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层次上 一些类似的指标具有“资本产出比” 的性质 其中代表整个国民经济资本产出 比率的指标就是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国内生产总值/非 金融资产总额 或资本产第出39页率/共=54国页 内生产总值/国
存量的变动核算——也称积累核算 解释期初和期末两个时点上资产负债总 量之间的变化。
第10页/共54页
6.1.3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则
1.所有权原则 用于确定资产核算的范围 用于确定资产负债部门所属 类别
2.记录时间原则 要在特定时点上记录 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记 录时间 财政年度
3.估价原则 第11页/共54页
第32页/共54页
主要内容: 1.非金融资产的经济出现 2.非培育生物资源的自然生长 3.非生产资产的经济消失 4.巨灾损失 5.无偿没收 6.其他非金融资产物量变化 7.其他金融资产物量变化 8.分类和结构变化
专栏6-8 资产其他物量变化示 例
第33页/共54页
6.3.3重估价核算
第13页/共54页
6.2.1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基本 思路
核算对象:
• 一个经济总体内所有常住机构 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及其 净值。
核算内容:
• 分机构部门对不同类型的资产 进行核算。
核算方法:
第14页/共54页
6.2.2固定资产的估价和总量核 算
固定资产:
• 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资产,
• 其存量价值要面对价格水平变 化,需要将不同时期的价格转 化为当期价格,还要处理资产 磨损、过时引起的贬值,通过 固定资本消耗的估算,得到固 定资本净价值。
6.4.3 资产负债存量增长率分析
意义 从经济总体看 经济资产存量、国民财富这些指标代 表了国民经济总能力, 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经济资产保持一定 幅度的增长。 现实中经常从产出角度衡量经济增长, 还可以从存量角度衡量经济增长,这同 样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40页/共54页
1.根据定义,国民财富是指( ) A. GDP或者GNP B.国内各机构部门的净值加总 C.一国所拥有的非金融资产 D.一国所拥有的所有资产
如何对前期购置的资产重估价?
有以下方法可供采用:P174 现行市价法 物价指数法 重置成本法 未来收益现值法 汇率变动指数调整法 永续盘存法
专栏6-4 不同计价原则下的资 本存量示第例12页/共54页
第二节 资产负债时点存量核 算
6.2.1 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基本思路 6.2.2固定资产的估价和总量核算 6.2.3其他非金融资产的估价和总量核算 6.2.4金融资产与负债的估价和总量核算 6.2.5净值的核算 6.2.6国民资产负债表
6.2.6国民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各类资产和负 债以及净值(行)×机构部门 (列)的二维矩阵结构的平衡表。
使用方——表示资产存量 来源方——表示负债和净值
存量
表专6栏-61-7:资国产民净资值产与负所债有表者权 益
第26页/共54页
2.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 系
重估价核算
记录由于资产价格水平变化 引起的资产、负债和净值的 价值变化,
这类变化被称为持有损益 ,
基本前提是要按核算时点的 市场价格进行核算。
持有损益(holding gain/loss)
资产或负债的所有者由于持有资 产或负债,
而被动承受价格变动对资产或负 债价值影响的后果,
第34页/共54页
存款和贷款 到期时按照合同规定义务应偿
第23页/共54页
股票以外的证券
区分长期和短期,还要考虑 是否有交易;
股票和其他权益 ,按市场交易 价格估价
区分是否在股票交易市场上 经常进行交易;
保险准备金
按其投资于其他各种资产的 核算时点的实际价值估算;
应收应付款项
按照债务清第2偿4页时/共5债4页务人依据合同
6.2.5净值的核算
净值(net worth),又称资产 负债差额, 即净值=非金融资产+金融资 产-负债 如就代净果是资表将一国 个了产内经该。各济机机总构构体部部的门国门的民所净财拥值产有加或总称的起国来民,财富。
第25页/共54页
第三节 资产负债存量变化 (积累)核算
6.3.1资产负债存量变动(积累)核算概述 6.3.2资产物量其它变动核算 6.3.3重估价核算 6.3.4积累核算表及其与资产负债表的联系
第30页/共54页
6.3.1资产负债存量变化(积累) 核算概述
资产负债存量变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 资产物量变化——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经济交易引起的资产变化 交易之外的事件导致的物量变化 资产价格变化 经济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 不同资产价格的相对变化 其变化只引起资产价值量变化,不会影响 到资产实际数量变化
第20页/共54页
2场 交易价格估价;
• 对于土地等资产,可将评估价值 作为估价基础参考使用;
• 在没有市场交易参考的情况下, 则采用未来收益现值法估算其资 产价值。
•
T
未来收益W现值t1法(1
yt r
)t
第21页/共54页
6.2.4金融资产与负债的估价和总量核算
以下实体能看成资产吗?
海洋和空气 你脚下的地下矿藏 专栏6-1 资产范围的延伸
第5页/共54页
资产
2.经济资产的不同类别
非金融 资产
生产 资产
非生产 资产
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建筑物、机器设备) 存货,贵重物品
无形资产
矿藏勘探、艺术品原件、软件
有形资产
土地、地下资产
无形资产
商誉、专利权
金融 资产
货币黄金和SDR、通货和存款、股票以外证券 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 衍生金融工具、其他应收应付款
从纵列看,每一个部门以及经济总体内部, 使用方合计等于来源方合计。 即: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值 反映了部门内部的平衡关系, 反映了该部门资产负债在具体项目上分 布状况以及净资产的形成。
第27页/共54页
从横行看,每一个资产负债项目,各部门 使用(来源)方合计等于总计栏“使用” (“来源”)。 对各个金融资产负债项目,则有:各部门 使用方(资产)合计等于各部门来源方(负 债)合计 ; 反映了基于存量的各部门间信用关系。
资产负债比率=负债/资产
债务权益比率=负债/所有者 权益
流动性比率分析——反映企业 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 债
第37页/共54页
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的分析中,可以构造 类似的比率。
关于资产存量的部门结构分析 • 分析资产负债及净值的占有结构; • 分析金融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来源结构和去
第18页/共54页
6.2.3其他非金融资产的估价和 总量核算
1.存货和贵重物品 • 存货:指到核算期末止所拥有的
存货总价值。 • 贵重物品:中国目前没有纳入资
产负债核算。
第19页/共54页
存货的估价和核算
根据存货的内容,可以分别按 照相应的市场价格进行估价, 核算资产总价值。 已经完成生产过程的产成品 和商品存货—— 生产者价格 和商品销售价格; 作为原材料储备的存货—— 购买者价格; 处于在制品状态的存货—— 基本价格或生产者价格;
图6-1 资产分类
第6页/共54页
资产其他物量变化 ①交易以外的资产和负债在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中的出现和消失。主要是 在机构单位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而 发生的,另外有一些与人类活动所创 造的资产如珍贵物品有关。
②与特殊的、未预料到的事件的作 用有关。例如一机构单位未经所有者 同意,就取走资产。这是一种非交易 行为,因为它没有经过共同协议。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资产负债 核算
会计学
1
章前阅读 包容性财富 福布斯富豪榜
第1页/共54页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关系 掌握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资产物量其他变动与交易的区别 掌握三种持有损益及其关系 掌握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
第2页/共54页
第一节 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问题
第31页/共54页
6.3.2资产其它物量变化核 算
资产其他物量变化 是指由于机构单位无法控制的外 生因素或事件而导致的资产或负 债的变化。
意义 从核算体系完整性上考虑 从功能上考虑 : 一、记录了非生产资产在正常情况 下进入和退出经济体系的现象。 二、记录了各种意外的不可测事件 的后果。 三、记录了机构单位分类变化和资 产分类变化对资产的影响。
第28页/共54页
从经济总体来看,资产净值代表国 民财产/国民财富,可以从不同角度 计算:
从与国内各机构部门关系看:
国民财富=国内各机构部门净 值之和
1169664764
从资产负债平衡关系看:
国民财富=国内资产合计-负债 合计
从一国整体及其与国外对应关系 看:
国民财富=国内非金融资产+对 第29页/共54页
6.1.1经济资产的定义及其分类 6.1.2资产负债核算及其意义 6.1.3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则
第3页/共54页
1.经济资产的定义和范围
一个实体成为资产的两个必要条 件: 1.资产的所有权明确 2.资产的未来收益性 经济资产(economic asset) *执行价值贮藏功能的实体 *有机构单位单个地或联合地对它 行使所有权 *通过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或持有这 些实体,所有第者4页可/共5以4页 获取经济利
③与反映机构单第7页位/共在54页部门间分类的
6.1.2资产负债核算
资产负债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 即对该经济体各部门所拥有的经济资产、 负债及其净资产进行系统核算, 以反映资产、净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其 变动状况。
第8页/共54页
1.资产负债核算的意义
它代表了经济存量,与投入产出、 收入支出、消费积累等经济流量 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 固定资产项下记录的资产价值 是按现期价格估算的固定资产 净价值。
第15页/共54页
核算方法: • 直接利用会计历史成本估价的
资产价值数据,但可能存在较 大的偏差。 • 利用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进行间接估 算,则必须掌握比较详细的长 期时序数据。
第16页/共54页
负债的估价要依附于金融资产的 估价 。
估价原则: 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经常进行 交易的部分,按照现期市场价 格估价 ; 不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经常进 行交易的部分,按照债务人为 清偿债务必须向债权人支付的 金额估价。第22页/共54页
具体资产类别的相关估价方法
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分别按照国际市场上通行的价 格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计算的 市场价格估价 ;
持有损益
正确理解持有损益概念需要注意: 持有损益是针对特定资产而计 算的,其计算前提是资产负债 的数量和质量保持不变,但发 生了价格的变化; 在核算期内的任何时段持有的 资产都可能产生持有损益; 持有损益只是理论值,并不一 定是实际实现的损益,只有当 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变现时, 损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结构上表 现为完整的经济循环模式 期初资产负债—生产—收入分 配—消费积累—国外交易—物 量与价格调整—期末资产负债
实现流量核算与存量核算的有机 统一。
第9页/共54页
2.资产负债核算的主要内容
存量的总量核算 对象是各机构部门及经济总体特定时点 上的资产总量、负债总量和净值。
折旧函 数
不变价固定 资本累计消
耗
各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当年 现价)
资产价格指 数
不变价各年固定资本形 成总额
退役
不变价固定资本存 量总额
不变价固定资本存量 净额
资产价格指 数
现价固定资 本累计消耗
现价固定资本存 量净额
现价固定资 本存量总额
图6-2 永续盘存法 的步骤
第17页/共54页
专栏6-6 永续盘存法应用案例:中国国有 经济固定资本存量估算
专栏6-9 关于持有损益的示例
第35页/共54页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的应用
6.4.1资产负债存量结构分析 6.4.2存量-流量比率分析 6.4.3资产负债存量增长率分析
第36页/共54页
6.4.1资产负债存量结构分
析
单个企业层面上:企业财务比率 分析
财务杠杆比率分析——反映企 业举债经营程度
向结构。
专栏6-11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的基本特征
第38页/共54页
6.4.2 存量-流量比率分析
企业层次上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盈利性财务比 率,是流量指标与存量指标的结合。
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层次上 一些类似的指标具有“资本产出比” 的性质 其中代表整个国民经济资本产出 比率的指标就是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国内生产总值/非 金融资产总额 或资本产第出39页率/共=54国页 内生产总值/国
存量的变动核算——也称积累核算 解释期初和期末两个时点上资产负债总 量之间的变化。
第10页/共54页
6.1.3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原则
1.所有权原则 用于确定资产核算的范围 用于确定资产负债部门所属 类别
2.记录时间原则 要在特定时点上记录 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记 录时间 财政年度
3.估价原则 第11页/共54页
第32页/共54页
主要内容: 1.非金融资产的经济出现 2.非培育生物资源的自然生长 3.非生产资产的经济消失 4.巨灾损失 5.无偿没收 6.其他非金融资产物量变化 7.其他金融资产物量变化 8.分类和结构变化
专栏6-8 资产其他物量变化示 例
第33页/共54页
6.3.3重估价核算
第13页/共54页
6.2.1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基本 思路
核算对象:
• 一个经济总体内所有常住机构 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及其 净值。
核算内容:
• 分机构部门对不同类型的资产 进行核算。
核算方法:
第14页/共54页
6.2.2固定资产的估价和总量核 算
固定资产:
• 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资产,
• 其存量价值要面对价格水平变 化,需要将不同时期的价格转 化为当期价格,还要处理资产 磨损、过时引起的贬值,通过 固定资本消耗的估算,得到固 定资本净价值。
6.4.3 资产负债存量增长率分析
意义 从经济总体看 经济资产存量、国民财富这些指标代 表了国民经济总能力, 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经济资产保持一定 幅度的增长。 现实中经常从产出角度衡量经济增长, 还可以从存量角度衡量经济增长,这同 样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40页/共54页
1.根据定义,国民财富是指( ) A. GDP或者GNP B.国内各机构部门的净值加总 C.一国所拥有的非金融资产 D.一国所拥有的所有资产
如何对前期购置的资产重估价?
有以下方法可供采用:P174 现行市价法 物价指数法 重置成本法 未来收益现值法 汇率变动指数调整法 永续盘存法
专栏6-4 不同计价原则下的资 本存量示第例12页/共54页
第二节 资产负债时点存量核 算
6.2.1 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基本思路 6.2.2固定资产的估价和总量核算 6.2.3其他非金融资产的估价和总量核算 6.2.4金融资产与负债的估价和总量核算 6.2.5净值的核算 6.2.6国民资产负债表
6.2.6国民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各类资产和负 债以及净值(行)×机构部门 (列)的二维矩阵结构的平衡表。
使用方——表示资产存量 来源方——表示负债和净值
存量
表专6栏-61-7:资国产民净资值产与负所债有表者权 益
第26页/共54页
2.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 系
重估价核算
记录由于资产价格水平变化 引起的资产、负债和净值的 价值变化,
这类变化被称为持有损益 ,
基本前提是要按核算时点的 市场价格进行核算。
持有损益(holding gain/loss)
资产或负债的所有者由于持有资 产或负债,
而被动承受价格变动对资产或负 债价值影响的后果,
第34页/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