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软包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软包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软包装作为一种重要的包装形式,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软包装企业5000家之多,软包装生产能力已超过180万吨/年,而且每年仍以超过5%的速度在增长。

软包装行业现状
1.软包装企业的规模
国内的软包装生产企业投资规模差异比较明显,既有像南方包装、加铝宝柏、大连大富、上海紫江等年产值达到3亿~8亿元的大型企业,同时也有为数众多的年产值在100万~200万元甚至不足百万元的家族式小企业。

这样的行业形态,决定了软包装产品的生产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并且导致整个行业竞争的无序化。

特别是2004、2005年度受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包装原材料价格持续增长,这种无序竞争就更为明显了,最终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的持续下滑。

2.软包装企业的地理布局
软包装企业在国内的分布呈现出南强北弱的特点。

虽然整体上看软包装企业遍及全国各地,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软包装企业,但规模大、集团化的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仅广东一个省,软包装企业就超过了1000家;被称为“彩印王国”的庵埠镇,软包装企业达400多家;而全国乡镇三大包装印刷基地之一的浙江龙港镇,软包装企业达500余家。

另外,国内排名前50名的软包装企业中,有70%的企业分布在这两个地区。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南北经济差异。

包装的需求最能体现出当地的经济状况。

南方地区在物流、信息流等方面都为软包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从整个生产供应链分析,南方既有优良的客户群,又有完善的上游材料供应链,油墨供应商如锡克拜、DIC、东洋、叶氏;黏合剂企业如德国汉高、美国罗门哈斯、日本武田;薄膜和树脂厂家如美国杜邦、美国DOW、壳牌、东洋纺等在广东、上海等地都有生产基地或办事处。

齐全的配套设施使软包装企业的生产周期和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都变得非常短,更加有效地满足了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变化。

3.软包装企业的生产设备
目前,国内软包装企业的生产设备仍以进口设备为主,进口设备中又以日本和韩国设备居多,大概占进口设备的70%。

但近两年欧美设备的进口量增长较快,主要以意大利和德国设备居多。

国产机由于受投资规模、制造技术水平的限制,暂时还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购买对象多以中小企业为主。

大型包装企业从各种综合因素考虑(特别是很多全球知名品牌的客户指定要使用进口设备生产包装产品),不太愿意购买普通的国产设备。

虽然国内像陕西北人、中山松德、汕头汕樟、汕头华鹰等公司正在努力追赶世界先进制造水平,但目前只能达到世界中等产品水平,与高端产品仍有差距。

4.软包装企业的生产环境
就现状来看,国内软包装企业的生产环境普遍不好,除一二十家知名的企业建有GMP车间和废水、废气处理设施以外,绝大部分都是敞开式生产。

空气中的蚊虫、尘埃极大地威胁到了包装产品的安全与卫生。

生产中废水、废气的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甚至危害到周围居民的健康。

随着行业规范和国家立法的加强,以及人们健康
环保意识的增强,这种开放式的生产企业必将被强制关闭。

5.软包装的原材料
伴随着国内软包装企业的快速发展,与之息息相关的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如今,国内软包装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如PET、BOPP、VMPET、VMCPP、PE、CPP、Al,还有油墨和黏合剂等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软包装企业的需要,还有部分产品已经开始出口。

其中,PET和BOPP薄膜的生产,代表了软包装原材料市场的生产水平,也是国内近年来着重发展的材料。

但是,国内原材料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特殊的薄膜,如OPS收缩膜、PET收缩膜、涂布膜等,国内生产厂家在技术上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主要依赖进口。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的相关企业普遍意识到了危机和巨大的市场机遇,正在积极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这些材料进行研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像广东华业集团引进国外的设备和技术,通过内部的技术革新,生产出的OPS收缩膜的某些性能甚至超过了日本同类产品,成为国内第一家生产OPS收缩膜的企业,打破了日本产OPS薄膜在中国的垄断地位,其意义
远远不只是产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6.软包装企业的技术水平
在我国,软包装的发展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尤其是近十年来通过大规模地引进原材料生产设备、印刷设备、复合设备及印后加工设备,软包装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地发展。

但由于行业起步晚,技术人员匮乏,致使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与日本和欧美企业相比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结构设计方面的能力。

产品研发方面主要是被动研发,缺乏主动研发的能力和环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产品甚少。

同时,作为理论知识的主要来源地,虽然国内各大工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内包装行业的需求,纷纷设立包装工程专业和印刷专业,但由于缺乏适合的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再加上专业教师的实际经验不足,缺乏对包装材料性能及生产工艺的理解,使高校的理论教育远远跟不上包装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学生毕业后根本无法胜任具体的工作要求,必须要到车间重新锻炼学习。

而许多包装生产企业的管理者有时候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往往不愿花时间和财力去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更愿意挖掘同行业中成熟的技术人才。

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导致行业内人才流动不正常;另一方面也导致整个行业技术人才的断层,使整个行业后继无人。

笔者作为一名包装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7.软包装企业的管理水平
与快速发展的包装行业相比,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前几年由于整个行业的利润较高,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市场的要求相对简单,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掩盖了管理水平上的落后。

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要求的提高、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攀升,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度压缩。

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使各企业在内部管理上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如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内部损耗和费用开支,以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成为了每个企业管理者急需考虑的问题。

8.软包装的市场需求
在国内的软包装市场应用中,主要以食品包装为主,大约占整个市场需求的60%左右;其次是医药和化工行业,大约占30%;最后是工业及其他行业用
包装。

受自身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各行业(尤其是食品行业)对包装成本的控制越来越严,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

这些包装产品真正成为了包装企业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虽无利润可言,但考虑到市场形象,各企业仍无法放弃这些客户。

笔者个人认为,这种现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体现,而且随着行业内竞争的加剧,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

作为为她人做嫁衣的包装行业,只有通过不断地降低内部运作成本、提升自身的技术开发水平来快速地适应来自于市场的考验。

软包装的发展趋势
1.应用领域更广泛
软包装耗用原料少、成本低、携带方便,这些独特的优点决定了软包装在包装行业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软包装在包装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65%,而在我国目前仅占6%~9%。

随着功能性薄膜的不断完善,软包装涉足的领域将会不断扩大,使以前一直沿用瓶类容器包装的产品如酒、农药、有机溶剂等逐渐被软包装取代。

2.绿色包装
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包装物及其加工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包装材料能够循环再利用或回收。

随着各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包装的呼声也随之高涨。

包装的绿色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1)包装材料的绿色化。

无苯油墨、醇溶型油墨以及水性油墨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含苯油墨。

无溶剂型黏合剂、醇溶型黏合剂和水性黏合剂的市场份额将迅速增加。

(2)生产工艺绿色化,无溶剂复合和挤出复合将会更多地被采用。

目前国内的无溶剂复合设备大概60台左右,使用状况普遍都不好。

开机率能够达到60%以上的不超过5台,大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

随着软包装出口产品的增加,以及国家针对溶剂残留量强制性标准的出台,无溶剂复合和挤出复合将会被更多地采用。

同时,多层共挤功能性薄膜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3.医药包装将成为软包装的新增长点
根据美国软包装协会的报道,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医药包装将成为软包装的第二大经济增长点。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医药行业新法规标准的不断出台,医药产品包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目前,全球制药百强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独资或合资工厂,他们的入驻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新药品种,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医药包装理念和产品。

4.中西部地区的崛起
目前,中国南方地区的包装行业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今后的发展步伐也相应会放缓,而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包装企业的数量增长会更快,新建立的企业起点也会比较高。

5.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由于同时受上游产业(原材料)、同行业竞争以及下游企业(客户)三个层面的影响,包装行业的利润进一步受到挤压,逐步走向微利时代。

6.兼并重组,优胜劣汰
由于包装行业门槛较低,加之前几年行业利润较高,因此产业扩张迅速,每年都以超过5%的速率在增加。

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政府指导和干预,存在很多的盲目引入、重复建设。

比如河北省的东光县和雄县,两县大大小小的软包装企业超过了500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企
业。

随着利润空间的进一步压缩以及行业规范的加强,这些经济实力薄弱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包装企业之间将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力。

其实,这种兼并重组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如成都宝柏的成立,连云港中金、佛塑集团在四川建厂,江苏双良建设双良工业园,紫江产业园区的建立等,这一切都证实了行业的兼并重组时代的到来。

7.技术型销售方式的建立
软包装作为一种应用技术,在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因素。

包装生产商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将成为包装使用者在选择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也将会被放在与价格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8.功能性包装材料成为开发热点
高性能、低成本的产品开发是未来市场需求的方向。

如PVDC薄膜、高阻隔共挤尼龙膜、EVOH膜、高阻隔镀铝膜、无机氧化物蒸镀膜以及改性PV A涂布膜等,它们对内容物起到了保质、保鲜、保香以及延长货架寿命的作用。

总而言之,“安全、健康、环保”是未来包装的发展方向。

如何更好地围绕这个宗旨来发展包装业,是各企业急需考虑的问题,偏离这个方向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