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光合作用每课一练30(浙科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在滤纸条上会出现四条色素带,这四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为()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
C.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D.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2.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D.超过9.0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此时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3.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
该植物在2000 lx光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毫升)是( )
A.17 B.12 C.23 D.18
4.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与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发现该植物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停止光照B.升高CO2浓度
C.降低CO2浓度 D.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
5.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
A.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
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D.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6.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 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变为(甲+乙)<(丙+丁)
C.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7.下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
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D.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蒸馏水中(不含NaHCO3) 的烧杯中
8.下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
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影响D.为使对照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蒸馏水中(不含NaHCO3) 的烧杯中
9.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 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0.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A. 红光的投影区域内
B. 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 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D. 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11.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12.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过程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过程⑤⑥均需要NADP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D.①③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过程⑧仅在线粒体中进行
13.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没有探索的问题是( )
A.叶绿体色素的种类
B.叶绿体色素的颜色
C.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方法
D.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14.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是 ( )
A.色素提取液中色素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不同色素彼此分开
C.丙酮有使色素溶解并彼此分离的特性
D.各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15.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C.都有基质和基粒
D.都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16.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小球藻后的60 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
发现7 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 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是( )
A.五碳化合物
B.ATP
C.三碳化合物
D.葡萄糖
二、填空题
17.图中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__________阶段,B表示_________阶段。
(2)写出图中①----⑤所示物质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3)C和D的化学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Mikael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
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
实验开始前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
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
实验结果: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
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控制变量:。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植株。
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吗?。
为什么?。
(3)在这一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
(4)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
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
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出建议。
光合作用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A
2.解析:超过9.0 klx 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主要是外界CO 2浓度。
答案:D
3.C
4.解析:选C 。
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反应式为:CO 2+C 5―→2C 3――→[H]ATP
C 6H 12O 6+C 5,若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光反应提供的ATP 和[H]突然增多(光照突然增强引起),二是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的CO 2降低。
5.C
6.B
7.C
8.C
9.D
10.C
11.解析:光照强度为a 时,曲线Ⅱ、Ⅲ的温度又相同,但CO 2浓度不同,故光合作用强度差异主要取决于CO 2浓度,光照强度为b 时,曲线Ⅰ、Ⅱ仅温度有差异,故光合作用强度差异主要取决于温度。
由曲线Ⅰ、Ⅱ可知光照强度为a ~b 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
光照强度为a ~c 时,曲线Ⅲ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变化。
答案:D
12.解析: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④为有氧呼吸的
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⑤为CO 2的固定,不需要ATP 和NADPH 提供能量;⑦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⑧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或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①过程中产生的[H]是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的。
答案:A
13.D
14.D
15.B
16.解析:CO 2被固定后最初形成的是三碳化合物,因此5 s 内放射性大多集中在三碳化合物中。
答案:C
二、填空题
17.
18.(1)光照强度温度(或开始时的CO2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不好不同株植物株高、叶片数虽相似,但叶面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作为对照
(4)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10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