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车专业师生和谐关系构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车专业师生和谐关系构建研究
赖雅丽 毛卫秀 刘沛月 罗媛 余正隆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
摘 要: 当今时代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步伐,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培养、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是实现培养“德技”双高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必然之路,因而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更加凸显。
本文笔者研究发现当下我省较多高校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实际调研研究提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车专业教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新时代 师生关系
国家的发展强大、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永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需要大量的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奋斗者。
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不断优化完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然由建国初期的少数精英人才发展为普通大众的广泛培养教育,学生数量迅猛增长,与之相比教师数量的增长较为缓慢,随着数量差距的不断增大,高校师生的关系也不断的疏远淡漠化,师生关系的不利走向极大的制约高校培养国家急需紧缺的人才[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AI智能技术的发展、全民自媒体给知识的承载、传播、传承带来了重大的改变,当下学习环境极大改善、知识资源极为丰富、知识来源途径极为广泛,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老师于讲台上面授给学生知识。
深入分析本学院实际情况:2018年本学院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之一。
学院与黔东南州汽车产业联合会及区域汽车销售服务集团支柱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充分利用地方行业、企业资源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9
年学院成为首批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制度
试点单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成为首
批认证试点专业,学院积极探索将职业技能
等级标准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课证融
通探索实践,将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融
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进一步促进和完善现代
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
成效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深入研究
和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条件。
现代学徒制
的核心是校企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
养是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够紧
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解决企业因为
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带来的,高素质技术技
能型人才需求问题。
良好的校企合作、产教
融合模式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
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
师资队伍
建设也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落地实施
的核心要素和重要保障。
现代学徒制是由学
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也是改革
我国高职育人的有力抓手,这种新模式具有
招生和就业对接、“工学交替”、“双元”
育人、“双重”身份、考核方式多元化等特征,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对思政课教师、专业教
师、企业导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教、学、做
“一体化”新挑战。
深入分析在现代学徒制
试点过程中,学校、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中
诸如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企业导师思政理
论不深、校企合作浅层化、双导师责任不强、
数量不足、监督体系不健全、评价体系形同
虚设、机制制度不到位等问题。
形成以学校、
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对落实立
德树人责任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和落实制定
课程思政机制与制度的理论依据,构建师生
和谐关系。
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高职院
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师生
关系的不和谐走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全面发展,无法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达不
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严重性,笔者提出强化校
企深入合作、打破师生沟通壁垒、培养学院
导师及企业师傅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强化学生课堂利益等途径,探索改善现代学
徒制背景下汽车专业师生关系的建议措施[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 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utomobile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Apprentice
Lai Yali Mao Weixiu Liu Peiyue Luo Yuan Yu Zhenglong
Abstract: T oday, with the progress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reform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he methods of training and educating students are also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The training method has also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ethod is the inevitable way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teachers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has found that many college teachers in our province have many problems in handl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Based on actual research, this article proposes how automobile teachers should handl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era,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68AUTO TIME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
时代汽车
1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分析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来源时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中职毕业生,没有经过高中教育教学,另一部分的学生为在高考成绩中排名较为靠后的学生。
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缺乏良好的、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综合素质、理想报复、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习惯、上进心等多个方面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发展。
较多的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对思想引导存在逆反心理、抗拒行为。
而大学阶段正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较多的学生远离出生地,脱离了家庭的教育、父母的监管,加之学生本就无心学习,上进之心较为薄弱,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不断降低,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上吃喝玩乐、随波逐流,不主动、甚至抗拒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2)教师教学能力良莠不齐。
学生喜欢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熟知网络流行语言的、与学生有共同话题的教师,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成长成才。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知识学识、仁爱之心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
(3)当下高职院校,教师的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极大的被限制在九十分钟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之上,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之人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教授学生知识文化,双方师生的沟通交流内容被限制在学术的探讨,双方缺乏交流的对等性和广泛性,教师无法从与学生对话之中获得较多的反馈信息,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学生在知识、心理等各个方面成长、提高较为缓慢,导致学生进一步丧失学习兴趣、上进心。
(4)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金钱思想的影响下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学生队伍出现一些追求利益的教育教学的不正之风。
少部分人存在利益管理的现象,却极大地败坏了校园风气,严重损害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发展。
(5)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学生在校为学生身份、在企业为员工加学徒双重身份,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尤其是企业师傅在学徒思想教育的自觉性较为缺乏,但汽车后市场尤其是汽车维修企业对职业素养要求越高,企业师傅带教的同时严格管理要求学徒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实施效果欠佳。
2 建议举措
2.1 打破师生沟通壁垒
教师发挥主体能动性,高效利用课间、
课下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积极参与学生的
校园文化活动,自动使自己融入学生的大学
生活,同时从分发挥教师之身的知识、技能、
经验、学识指导、引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各种平台如:微信、QQ、
微博、抖音等其他APP软件,缩短教师与学
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强化了思想的沟通。
基
于这些平台和沟通交流软件教师既可以与学
生探讨学术知识、心得体会又可以分享学生
生活中遇到的趣事,解决学生遇到的烦恼、
困惑等,潜移默化之中引领学生走向成长。
2.2 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躁动的社会之
中,在灯红酒绿浮华享乐的影响之下,越来
越多的教师感到迷茫和仿徨,丢失理想信念,
迷失自我。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面对教书育人
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必然需要坚定树立理想
信念,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下走向人生的
阳光大道,推动个人教育事业的进步,迈上
更高的台阶。
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师融入
学生群体之中,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努力奋斗。
高职汽车制造类专业一门面向企业岗位需求
的人才培养专业,结合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企业岗位技能需求,教学目标与能力目标再
次不在赘述。
学院导师、专职思政教师、企
业师傅三方协作紧密结合学徒实际需求充分
将爱党爱国情怀、地方优秀文化、企业文化
精髓等德育核心内容融入其中。
在课堂教学
进程中、企业岗位实践中,采用网络教学平
台倡导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融入,以任务
驱动、自主学习、德育氛围熏陶引导学生达
成预期学习目标,课后多于学生沟通交流。
教学进程中参照评价体系全过程全体系收集
学生评价反馈,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开展课
程教学进程中自我诊改,更好的提高学徒预
期学习成果质量,提升学徒培养质量,培育
符合企业需求、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三观正、
技能强、爱党爱国的新时代建设人才。
2.3 强化学生课堂利益
制定完善的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尤其
需要关注中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式的衔接及
延续性。
由于高职院校的班级学生由经过
高考进入的和中职升入的两部分组成,为
此教师上课前需进行课前学生基础知识掌
握摸底,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及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授
课为学生主动求知。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符合行业、
企业需求的职业化人才必由之路。
当前在国
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部门大力推动下当前
共计410所高职院校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
作,通过校企协同、专职教师与企业技师联
合培养学徒,及夯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提
高了岗位实践技能水平,但是在学徒制培养
进程中,培养对象具有学生与企业学徒双重
身份切不断转换,教学时间、教学地点不断
变化,以至师生情感沟通交流难存在壁垒且
效果不佳。
但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招生受校企
合作“招生及招工”的限制,规模有限,人
数稳定。
以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每年汽车专业学徒制招生大约在50人左右,
与普通院校每年招生800人相比在学生管理、
培养、组织等方面具备明显教育优势。
学校
+企业双元化教育主体保障了学院教师、企
业师傅与学徒沟通交流互动的时间更多。
本
文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的
突出问题,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
出新时代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教师
必须时刻树立做“四有好老师的”的理想追求,
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带领好、引领好、教育好
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贵州电子信息
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校企合作高职现代
学徒制课程思政育人研究与实践》项目阶段
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宫俐.以法为规,切实提升教师法治素养[J].
法制博览,2019(26):131+133.
[2]张浩,王珊珊.浅析高校辅导员工作对高
等教育法规普及的促进[J].才智,2019(25):
27.
作者简介
赖雅丽: (1994—),贵州黔东南人,贵州电子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思
政教育。
AUTO TIME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