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多元进化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3、情报学细胞 情报学细胞就是指情报学中的知识细胞,
知识细胞是知识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结构。它 是由知识基因构成若干条知识DNA链组合而 成,即由多个定理、学说与理论以及适用条 件有面结合起来,形成关于知识某一方面相 对独立的基本原理。比如,文献计量就是由 普赖斯定律洛特卡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齐 夫定律等与它们的硬性适用规定相结合而形 成情报学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2、中国大陆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
1980年,洪传科以科技情报为研究基点,提 出了“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分类体系。 1987年,华勋基以情报交流为研究基点,提出了 “理论—应用—技术”层次型体系。刘植惠以知 识有序化为研究基点,提出“宏观—中观—微观” 体系。1988年,卢绍君将情报置于人类知识当中, 提出了“表层—中层—深层”体系。卢太宏以情 报过程为研究起点,建立了“SCU”规范,文岳雄 以情报过程为研究,提出了“情报流螺旋环”型 体系 。刘东维以分层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三维 空间结构”体系。……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如果用库恩的科学史观和凯德洛夫等人 提出的“独立学科的四原则”来衡量,情报 学迄今仍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主要表 现在:“情报理论研究落后于情报实践,情 报理论研究薄弱;情报学的某些原则和观点, 相互竞争、相互矛盾,尚无公认的范式;情 报学方法多半从其它学科借用、移植而来, 没有形成学科自身的特色”。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情报学多元论
如果以1943年布拉德福,S.C发表著 名的布拉德福定律和1938年成立情报学家的 国际联盟—国际文献联合会(FID)这两 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事件为起点,情报学 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半个多世纪的 历程中,情报学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四个里程 碑:文献规律的研究和文献加工;机器自动 查找情报;情报系统的建立和数据库的出现; 信息管理的结构转变。在其发展过程中,情 报学理论、情报技术和情报事业活动构成这 个领域发展中的三大基本内容”。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由此可见,情报学还处在理论体系建树 的前期阶段,处在米哈依洛夫教授称之的 “建制阶段”,处在王崇德教授称之的“前 科学(PreScience)时期”。
此时,情报学处于“多重态”的状态。 换句话讲,现时的情报学,其科学存在的形 式乃是“多元化”的。而“多元化”的重要 特征是诸学峰起,百家争鸣,处于学派发展 的时期。这一时期,表象理论纷纷提出,诸 家学派并存,但统一规范尚未形成。有待形 成更统一的概念,更公认的学科内核,更完 备的理论和更科学的方法。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由于大量的知识基因在大脑内记忆与贮 存,人们便有可能进行逻辑思维活动,将一 些相关的知识基因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并按 一定的思路合成知识DNA。比如,布鲁克斯 将K(S)(原有知识结构)、△I(情报增 量)与K(S+△S)(新的知识结构)三个 知识基因从大脑中提取出来,数学合成了情 报学的基本方程K(S)+△I=K(S+△S) 这一知识DNA。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知识遗传与变异就是指知识的继承与 发展。遗传的实质表现为知识的继承,变异 的实质表现为知识的发展,两者之间是对立 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多元进化是人类知 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情报学是一 门以人类的情报活动和社会的情报现象作为 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情报的产生、表述、 组织、传播和使用等智能过程和社会过程的 原理和普遍规律的科学。作为人类知识体系 的一部分,多元进化同样是情报学发展的普 遍规律和必然趋势。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虽然情报学学派不是正规机构,但是它 起到由共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向统一起来 的“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学科繁荣的内存 动力,对于基础研究领域来讲,则取决于学 派的形成与发展。尊重学派,学说是科学研 究的基本要求。情报学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不同情报学学派的产生以及相互间的争鸣, 对于情报学的发展、学术昌盛有着巨大的推 动作用。情报学一旦失去“多重态”形式, 达到了统一的认识,或者达到了只有两者共 处的局面,前科学时期就结束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1、 国外情报学学派
情报学是一门历史十分短暂的新兴跨 专业学科,其真正发展却始于七十年代。情 报学者张新华对情报学学派进行了深入系统 的研究。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范围、对 相关学科的借鉴、研究方法、应用目标五个 维度出发,对情报学理论研究概貌作了剖析, 将情报学学派划分为以下六大学派 :
情报学多元进化理论研究
——情报学理论流派简介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序言
知识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对所获得的感性认 识和经验资料的总结和升化。是以语言、文字、 图象等作为纪录表达的信息手段,因而可以被人 们所掌握和继承。然而,人类通过实践所表现的 认识是多样性的,人类知识总是随着人类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处在不断 积累、不断涌动、不断发展的状态中,使知识汇集 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保证了知识世界源远流长。 而知识的发展与生物的进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处。尤其是当代知识的发展与生物的杂交,DNA 的重组更是不谋而合,“人类知识的发展主要体 现为知识的遗传与变异”。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6)系统理论派 该派将整个情报过程本身看作是一个系
统。从人本系统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系统角 度研究情报过程。借用技术系统的研究方法, 对人的情报过程进行研究。该派的主要代表 人物有兰洛依斯、列哥梅尼德斯、斯特朗、 布莱克等。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1976年,英国学者道金斯根据遗传学的原理提 出:“人类思想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移植、扩 展、再现,就象生物体一样,有其基本单位,这就 是‘思想基因’”(IdeaGene)。“‘思想基因’ 是科学思想的基本单位,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 播者” 。1981年,印度学者斯科·森在道金斯提出 的“思想基因”的基础上,首创了“情报基因 (Information Gene)概念。认为有机体通过群体 遗传基因、自然选择、复制精确度、变异来实现进 化。而情报则通过情报基因遗传,试错检验、社会 形态制约以及变异思想逐渐稳定来实现增长的。并 建议从基本概念开始,按思想基因进化图谱重建分 类体系,从而对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2)社会传播派 首先,该派把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
目标看作是情报的传播过程,把情报传播过 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其次,在从社 会角度研究情报传播的同时,此派学者都把 研究的着眼点放在控制情报传播过程以及与 过程有关的情报系统的原理。该派的主要代 表人物有萨拉塞维克、哥夫曼、维克里等。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一、 情报学进化理论研究回顾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所谓生物进化 是指生物种永远在变化,一个物种可以繁衍 出不同后裔的自然过程。而生物进化是通过 遗传基因的不变性与变异来实现的。美国实 验胚胎学家摩尔根认为,基因是主要的遗传 单位,具有稳定性。在世代传递中表现规律 性,并决定遗传性状。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一、情报学学派的形成
情报学学派是情报学多元化的重要标志。 情报学的研究客观上存在不同的学派,有各不 相同的立足点、方法论和研究范畴。事实上, 情报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劳动,由于情报 学家在探索情报世界时的条件不同,掌握的情 报资料不同,观察角度不同以及研究方法不同。 在研究这门学科时,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形成不同的思路。而一些有着共同的看法,共 同的工作方法,彼此合作的情报学家,就自然 而然地形成某一独特的情报学学派。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1986年,我国学者刘植惠将斯·科森的 “情报基因”概念置换为“知识基因 (Knowledge Gene )概念,“知识基因” 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 概念,是知识进化的功能单位。随后在其力 作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1988年, 卢晓宾在文献中提出了“情报学基因”、 “情报学DNA”、“情报学细胞”等重要术 语。1989年,卢晓君在文献中对情报学体 系进化了系统研究。1990年,许志强对知 识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性、结构要素等进行了 研究。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3)智能过程派 该派十分推崇意像改变理论,将布尔丁
关于人的意像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并由于外界 信息的输入而不断改变的观点作为从智能过 程角度研究情报现象的依据。重视主观反省 法,其目的是探讨人类利用情报的机制以及 情报参与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该派的主要 代表人物有:勃拉特、霍肖夫斯基、马萨、 法拉丹、戴彭斯等。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二、情报学进化之结构要素
1、情报学基因 “情报学基因”就是粒子形态的情报学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想方式,是情报学进化 的基石。情报学基因就是指情报学中的“知 识基因”,即我国科学学者赵红州所称的 “知识单元”。“知识基因”具有稳定性、 再现性和逐渐演变的变异性,是人类文化的 继承者和传递者,比如“情报”、“情报 谱”、“相关性”等概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情报学进化论
纵观情报学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情 报学和情报学思想是在“自然选择”(只有 适宜环境的情报学思想才能得以延续和发 展),“生存斗争”(只符合客观真理的情 报学思想才得以保存和进化)以及“突变” (在许多重大历史时期情报学思想出现飞跃) 中进化的。因此,情报学发展史就是情报学 进化的历史。由于情报学的发展与生物的杂 交、DNA的重型组、生物进化有着惊人的相 似之处,就为情报学应用基因理论提供了条 件,为情报学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1) 古典信息理论派 古典信息论是关于情报学感兴趣的基本
现象—情报的第一个综合性理论。提出的处 理信号传递的信息论在“情报”这个术语的 使用十分普遍的领域内受到了极大的注意。 信息论可能为此领域超出技术的限界而发展 成为一门科学提供了动力,此派的主要代表 人物是香农与维弗。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பைடு நூலகம்
(4)属性结构派 该派认为情报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文献
的一种物质属性,并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存在 于文献之中。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克 斯、贝尔金等。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5)情报决策派 该派在理论基础上将情报看做是决策中
有价值的资料。通过对人类决策的分析,建 立起以情报处理为核心的相关模型。该派代 表人物是美国俄亥州立大学的约维茨。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2、情报学DNA 虽然“知识基因”是知识进化的功能单位。但
是,它在实践中不能独立地直接发挥作用,必须通 过知识基因之间的有机结合,构成一条有形结构的 定理、学说、理论等大分子。“情报学DNA就是指 情报学中的知识DNA。知识DNA这种大分子,它即 可以复制出相同的定理,学说与理论,保证知识性 顺利地遗传下去,又可以在原有定理、学说与理论 的基础上,使知识发展变异。由基因片断组成的载 有遗传信息知识DNA,是知识遗传与变异的执行机 构。即赵红州所称的“知识纤维”。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二、情报学学派(理论体系)研究
在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由于从各个学科来的人 员的共同努力,由于对各个学科的借鉴和创新。目前 情报学已经逐步形成了明朗的学科边界,开始出现了 自己特有研究领域和基础理论及原理,并已组合成了 不同的理论学派(学说、学术思想)。正确认识与科 学划分情报学学派,不仅有助于探讨情报本身发展的 规律,而且有助于人们认识情报领域更深层次与更复 杂的现象。然而,要对如此含混而离散的情报学学派 进行概括和划分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为了从纷 繁的情报学学派中寻找到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划分标 准。我们不防作如下规定:我们所讲的情报学学派是 以情报学学派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建立情报学理论体 系的论述。
3、情报学细胞 情报学细胞就是指情报学中的知识细胞,
知识细胞是知识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结构。它 是由知识基因构成若干条知识DNA链组合而 成,即由多个定理、学说与理论以及适用条 件有面结合起来,形成关于知识某一方面相 对独立的基本原理。比如,文献计量就是由 普赖斯定律洛特卡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齐 夫定律等与它们的硬性适用规定相结合而形 成情报学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2、中国大陆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
1980年,洪传科以科技情报为研究基点,提 出了“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分类体系。 1987年,华勋基以情报交流为研究基点,提出了 “理论—应用—技术”层次型体系。刘植惠以知 识有序化为研究基点,提出“宏观—中观—微观” 体系。1988年,卢绍君将情报置于人类知识当中, 提出了“表层—中层—深层”体系。卢太宏以情 报过程为研究起点,建立了“SCU”规范,文岳雄 以情报过程为研究,提出了“情报流螺旋环”型 体系 。刘东维以分层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三维 空间结构”体系。……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如果用库恩的科学史观和凯德洛夫等人 提出的“独立学科的四原则”来衡量,情报 学迄今仍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主要表 现在:“情报理论研究落后于情报实践,情 报理论研究薄弱;情报学的某些原则和观点, 相互竞争、相互矛盾,尚无公认的范式;情 报学方法多半从其它学科借用、移植而来, 没有形成学科自身的特色”。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情报学多元论
如果以1943年布拉德福,S.C发表著 名的布拉德福定律和1938年成立情报学家的 国际联盟—国际文献联合会(FID)这两 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事件为起点,情报学 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半个多世纪的 历程中,情报学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四个里程 碑:文献规律的研究和文献加工;机器自动 查找情报;情报系统的建立和数据库的出现; 信息管理的结构转变。在其发展过程中,情 报学理论、情报技术和情报事业活动构成这 个领域发展中的三大基本内容”。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由此可见,情报学还处在理论体系建树 的前期阶段,处在米哈依洛夫教授称之的 “建制阶段”,处在王崇德教授称之的“前 科学(PreScience)时期”。
此时,情报学处于“多重态”的状态。 换句话讲,现时的情报学,其科学存在的形 式乃是“多元化”的。而“多元化”的重要 特征是诸学峰起,百家争鸣,处于学派发展 的时期。这一时期,表象理论纷纷提出,诸 家学派并存,但统一规范尚未形成。有待形 成更统一的概念,更公认的学科内核,更完 备的理论和更科学的方法。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由于大量的知识基因在大脑内记忆与贮 存,人们便有可能进行逻辑思维活动,将一 些相关的知识基因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并按 一定的思路合成知识DNA。比如,布鲁克斯 将K(S)(原有知识结构)、△I(情报增 量)与K(S+△S)(新的知识结构)三个 知识基因从大脑中提取出来,数学合成了情 报学的基本方程K(S)+△I=K(S+△S) 这一知识DNA。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知识遗传与变异就是指知识的继承与 发展。遗传的实质表现为知识的继承,变异 的实质表现为知识的发展,两者之间是对立 统一的辩证关系。因此,多元进化是人类知 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情报学是一 门以人类的情报活动和社会的情报现象作为 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情报的产生、表述、 组织、传播和使用等智能过程和社会过程的 原理和普遍规律的科学。作为人类知识体系 的一部分,多元进化同样是情报学发展的普 遍规律和必然趋势。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虽然情报学学派不是正规机构,但是它 起到由共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向统一起来 的“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学科繁荣的内存 动力,对于基础研究领域来讲,则取决于学 派的形成与发展。尊重学派,学说是科学研 究的基本要求。情报学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不同情报学学派的产生以及相互间的争鸣, 对于情报学的发展、学术昌盛有着巨大的推 动作用。情报学一旦失去“多重态”形式, 达到了统一的认识,或者达到了只有两者共 处的局面,前科学时期就结束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1、 国外情报学学派
情报学是一门历史十分短暂的新兴跨 专业学科,其真正发展却始于七十年代。情 报学者张新华对情报学学派进行了深入系统 的研究。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范围、对 相关学科的借鉴、研究方法、应用目标五个 维度出发,对情报学理论研究概貌作了剖析, 将情报学学派划分为以下六大学派 :
情报学多元进化理论研究
——情报学理论流派简介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序言
知识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对所获得的感性认 识和经验资料的总结和升化。是以语言、文字、 图象等作为纪录表达的信息手段,因而可以被人 们所掌握和继承。然而,人类通过实践所表现的 认识是多样性的,人类知识总是随着人类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处在不断 积累、不断涌动、不断发展的状态中,使知识汇集 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保证了知识世界源远流长。 而知识的发展与生物的进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处。尤其是当代知识的发展与生物的杂交,DNA 的重组更是不谋而合,“人类知识的发展主要体 现为知识的遗传与变异”。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6)系统理论派 该派将整个情报过程本身看作是一个系
统。从人本系统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系统角 度研究情报过程。借用技术系统的研究方法, 对人的情报过程进行研究。该派的主要代表 人物有兰洛依斯、列哥梅尼德斯、斯特朗、 布莱克等。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1976年,英国学者道金斯根据遗传学的原理提 出:“人类思想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移植、扩 展、再现,就象生物体一样,有其基本单位,这就 是‘思想基因’”(IdeaGene)。“‘思想基因’ 是科学思想的基本单位,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 播者” 。1981年,印度学者斯科·森在道金斯提出 的“思想基因”的基础上,首创了“情报基因 (Information Gene)概念。认为有机体通过群体 遗传基因、自然选择、复制精确度、变异来实现进 化。而情报则通过情报基因遗传,试错检验、社会 形态制约以及变异思想逐渐稳定来实现增长的。并 建议从基本概念开始,按思想基因进化图谱重建分 类体系,从而对情报学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2)社会传播派 首先,该派把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
目标看作是情报的传播过程,把情报传播过 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其次,在从社 会角度研究情报传播的同时,此派学者都把 研究的着眼点放在控制情报传播过程以及与 过程有关的情报系统的原理。该派的主要代 表人物有萨拉塞维克、哥夫曼、维克里等。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一、 情报学进化理论研究回顾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所谓生物进化 是指生物种永远在变化,一个物种可以繁衍 出不同后裔的自然过程。而生物进化是通过 遗传基因的不变性与变异来实现的。美国实 验胚胎学家摩尔根认为,基因是主要的遗传 单位,具有稳定性。在世代传递中表现规律 性,并决定遗传性状。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一、情报学学派的形成
情报学学派是情报学多元化的重要标志。 情报学的研究客观上存在不同的学派,有各不 相同的立足点、方法论和研究范畴。事实上, 情报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劳动,由于情报 学家在探索情报世界时的条件不同,掌握的情 报资料不同,观察角度不同以及研究方法不同。 在研究这门学科时,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形成不同的思路。而一些有着共同的看法,共 同的工作方法,彼此合作的情报学家,就自然 而然地形成某一独特的情报学学派。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1986年,我国学者刘植惠将斯·科森的 “情报基因”概念置换为“知识基因 (Knowledge Gene )概念,“知识基因” 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 概念,是知识进化的功能单位。随后在其力 作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1988年, 卢晓宾在文献中提出了“情报学基因”、 “情报学DNA”、“情报学细胞”等重要术 语。1989年,卢晓君在文献中对情报学体 系进化了系统研究。1990年,许志强对知 识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性、结构要素等进行了 研究。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3)智能过程派 该派十分推崇意像改变理论,将布尔丁
关于人的意像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并由于外界 信息的输入而不断改变的观点作为从智能过 程角度研究情报现象的依据。重视主观反省 法,其目的是探讨人类利用情报的机制以及 情报参与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该派的主要 代表人物有:勃拉特、霍肖夫斯基、马萨、 法拉丹、戴彭斯等。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二、情报学进化之结构要素
1、情报学基因 “情报学基因”就是粒子形态的情报学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想方式,是情报学进化 的基石。情报学基因就是指情报学中的“知 识基因”,即我国科学学者赵红州所称的 “知识单元”。“知识基因”具有稳定性、 再现性和逐渐演变的变异性,是人类文化的 继承者和传递者,比如“情报”、“情报 谱”、“相关性”等概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情报学进化论
纵观情报学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情 报学和情报学思想是在“自然选择”(只有 适宜环境的情报学思想才能得以延续和发 展),“生存斗争”(只符合客观真理的情 报学思想才得以保存和进化)以及“突变” (在许多重大历史时期情报学思想出现飞跃) 中进化的。因此,情报学发展史就是情报学 进化的历史。由于情报学的发展与生物的杂 交、DNA的重型组、生物进化有着惊人的相 似之处,就为情报学应用基因理论提供了条 件,为情报学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1) 古典信息理论派 古典信息论是关于情报学感兴趣的基本
现象—情报的第一个综合性理论。提出的处 理信号传递的信息论在“情报”这个术语的 使用十分普遍的领域内受到了极大的注意。 信息论可能为此领域超出技术的限界而发展 成为一门科学提供了动力,此派的主要代表 人物是香农与维弗。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பைடு நூலகம்
(4)属性结构派 该派认为情报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文献
的一种物质属性,并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存在 于文献之中。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克 斯、贝尔金等。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5)情报决策派 该派在理论基础上将情报看做是决策中
有价值的资料。通过对人类决策的分析,建 立起以情报处理为核心的相关模型。该派代 表人物是美国俄亥州立大学的约维茨。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2、情报学DNA 虽然“知识基因”是知识进化的功能单位。但
是,它在实践中不能独立地直接发挥作用,必须通 过知识基因之间的有机结合,构成一条有形结构的 定理、学说、理论等大分子。“情报学DNA就是指 情报学中的知识DNA。知识DNA这种大分子,它即 可以复制出相同的定理,学说与理论,保证知识性 顺利地遗传下去,又可以在原有定理、学说与理论 的基础上,使知识发展变异。由基因片断组成的载 有遗传信息知识DNA,是知识遗传与变异的执行机 构。即赵红州所称的“知识纤维”。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五十七分。
二、情报学学派(理论体系)研究
在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由于从各个学科来的人 员的共同努力,由于对各个学科的借鉴和创新。目前 情报学已经逐步形成了明朗的学科边界,开始出现了 自己特有研究领域和基础理论及原理,并已组合成了 不同的理论学派(学说、学术思想)。正确认识与科 学划分情报学学派,不仅有助于探讨情报本身发展的 规律,而且有助于人们认识情报领域更深层次与更复 杂的现象。然而,要对如此含混而离散的情报学学派 进行概括和划分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为了从纷 繁的情报学学派中寻找到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划分标 准。我们不防作如下规定:我们所讲的情报学学派是 以情报学学派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建立情报学理论体 系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