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推进技术创新攻坚方案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推进技术创新攻坚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技术合同
【发文字号】洛政办[2017]75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8.09
【实施日期】2017.08.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推进技术创新攻坚方案的通知
(洛政办〔2017〕7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洛阳市推进技术创新攻坚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7年8月9日
洛阳市推进技术创新攻坚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实施方案》总体部署,为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攻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深入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赋予洛阳的新的战略定位,以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为主线,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为牵引,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着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着力建设创新引领型平台,着力组建创新引领型机构,着力引进培养创新引领型人才(团队),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机构、人才在产业转型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打赢转型发展攻坚战,建成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技术创新攻坚年度目标
--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家;新培育创新龙头企业5家,创新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3家;力争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覆盖面达到60%以上;引进创新引领型人才(团队)10个,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队伍50支。

--2018年,全市研究与开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2.2%,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3.9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0家;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3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比例达到80%以上;累计引进培养创新引领型人才(团队)达到20支,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队伍200支。

--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4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0家;累计引进创新引领型人才(团队)50个,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队伍300支。

二、重点任务
(一)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
1. 时间节点: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家;新培育5家创新龙头企业,全市创新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3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20家。

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0家。

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

2. 攻坚重点:
(1)加快培育创新龙头企业。

综合分析企业规模、综合实力、行业引领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创新投入等诸多因素,优先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内遴选,培育一批创新发展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创新龙头企业。

支持经认定的创新龙头企业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技术集聚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争创国家创新企业百强工程试点企业。

做大做强创新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大幅度提升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引领带动全市相关产业创新转型发展。

(2)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围绕“565”现代产业体系,以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为依托,建立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

市县联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流程服务体系,定期组织召开多层次、多方式、常态化培训活动。

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对入库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给予一定资金补贴,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对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择优重点培育,推动其成长为创新引领型企业。

强化目标考核导向,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目标考核机制,将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纳入各县(市、区)现代创新体系年度考核指标和自创区建设考核指标,引导各县(市、区)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

(3)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质量大幅提升。

围绕我市“565”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龙头企业集聚创新发展,培育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提升,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企业集群。

推动“洛阳市科技大市场”等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创业融资等服务。

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