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摘要:仔猪水肿病,又称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是由于仔猪小肠的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

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控制,极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多年来对该病的诊治经验,现对该病的发病原因作如下探讨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防治措施
莲城镇地处广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1个村委会(社区)312个村小组15754户农户。

通过积争取畜牧业项目扶持和技术人员热情服务,目前发展了各种大小规模场养殖、合作社55户。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增多,一些疾病严重困扰着该镇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仔猪水肿病发病率虽低,但死亡率较高,极易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发病率较低,而死亡率较高。

发病仔猪多数营养良好、体格健壮,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

2.临床症状
本病多突然发生,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偶有个别的猪只体温上升。

随之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行走不稳,摇摆或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触摸时反应敏感、惊叫,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

3.治疗方法
仔猪水肿病是由于产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在宿主肠道内大量增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的疾病。

为控制或抑制肠道内大肠埃希氏菌的数量,防止产生大量毒素而导致发病,可选用磺胺嘧啶钠、恩诺沙星、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进行治疗。

配合磺胺类片剂、维生素E口服可获得满意效果。

此外,还可用适量盐类缓泻剂通便,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1 卡那霉素25万IU/ml的2ml, 25%葡萄糖40ml。

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

同时腹腔注射10%磺胺嘧啶10ml,10%维生素C针5ml,地塞米松5mg,将芒硝20克、土霉素片50mg/kg体重同时灌服,一日一次。

3.2 10%安那咖注射液2~4ml一次皮下注射。

3.3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5%葡萄糖注射液60~80ml,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2~3天。

3.4 2.5%恩诺沙星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10ml,肌注,每天2次,连用2~3天。

病重者用5%葡萄糖盐水300~500ml,维生素C10ml,一次静注。

3.5 硫酸钠或硫酸镁按每公斤体重1克,大黄末6克,拌料喂服;同时按每公斤体重用土霉素40毫克,口服,每天1次,连用3天。

3.6 中药治疗:茯苓、白术、厚朴、青皮、生姜各20克,陈皮、大枣各30克,泽泻、甘草各15克,乌梅3个。

用于15千克重仔猪,煮水分2次内服;茯苓皮、牵牛子、木通各15克,石斛、苍术各20克,大腹皮、朱苓、陈皮、红花各10,煮水后加雄黄粉30克,分2次内服;大腹皮、陈皮、茯苓皮、桑白皮、
生姜皮各20克,淡豆豉、香菇、杏仁、紫苏、车前草各15克,厚朴、通草各10克,煮水服,少则1剂、多则3剂可愈;麻黄、白术、陈皮、白芍、木通、附片各20克,知母、泽泻、茯苓、车前子、麦芽各15克,细辛5克,桂枝、生姜各10,煮水服,少则1剂,多则3剂可愈。

4.预防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平时应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合理搭配,保证母体膘情良好,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提高仔猪的自身抗病力;适时断奶,一般在22~35日龄为宜;饲料更换要逐渐过渡,不能突然改变,同时避免其它应激刺激。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建立定期的灭菌消毒工作机制。

4.2减少仔猪饲料蛋白质,增加纤维素含量,同时在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硒、维生素E。

4.3在仔猪断奶前后1 -2周,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每周1次,每次2mL;或在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3周内,每日内服磺胺二甲基嘧啶1.5g。

或在发病高峰季节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拌料饲喂。

4.4免疫接种可明显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率。

可紧急接种仔猪水肿病油乳剂三价灭活苗2~4ml,能够有效的防治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5.发病原因分析
5.1 刚断奶的仔猪,由于消化机能不健全,消化酶活性低,胃酸分泌少,消化功能容易失调,导致肠道内菌群失去平衡,继而导致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水肿病。

5.2 日粮中蛋白质成分过高,部分养殖场追求高蛋白质、高产出的精饲料,致使饲料中蛋白质成分过高。

而早期断奶仔猪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较多的饲料蛋白质进入肠道后发生腐败,使肠道绒毛缩短,消化酶活性下降,肠黏膜的吸收功能降低,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

肠道内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或未被吸收的氨基酸不仅会造成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失调,也给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创造了良好的增殖环境,其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吸收,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5.3 应激反应断奶、环境改变、接种疫苗、气候突变、运输、冷热刺激、饲养管理及饲料突变等应激原刺激机体,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继而血液中的皮质酮升高,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进而淋巴系统功能退化,淋巴细胞减少,对病原菌抵抗力减弱,致使肠道正常菌失调,导致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大量而引起水肿病。

5.4主要饲料玉米中的硒和维生素E含量不足。

硒和维生素E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机能,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

机体缺乏硒和维生素E时,免疫器官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免疫功能降低,肝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消化功能失调,肠道正常pH值和菌群体系发生变化,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创了条件,继而引起水肿病。

6.典型病例
2014年10月24日,据星光养殖场负责人称该场近几天已有12头仔猪不明原因突然死亡,特请求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协助处理。

进场后,工作人员认真对场内188头生猪的免疫程序、疾病死亡情况、饲养管理、卫生条件、饲料配比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全面检查和了解,并将2头病死仔猪尸体进行解剖,检查尸体病理变化。

可见病死猪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以胃壁大弯部水肿最为严重。

切开胃壁可见切面增厚呈现胶冻状,流出清亮或茶
色液体,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淋巴结水肿、出血,心包和胸腔、腹腔有较多
积液。

工作组人员通过检查和会诊,诊断为急性仔猪水肿病。

并对该场提出六点
处理措施:
6.1 该场立即进行紧急免疫防控;
6.2 是病死猪尸体作无害化处理;
6.3 场内两天消毒一次,持续1个月,酸、碱消毒药物交替使用;
6.4 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添加青绿饲料,增加抵抗力;
6.5 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供给多种饲料,防止饲料单一;
6.6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5%葡萄
糖注射液60~80ml,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天。

该猪场46头仔猪共发病27头,采取以上综合措施一周后,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再发现仔猪水肿病病例。

7.总结
仔猪水肿病多见于春季和秋季,发病与环境、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
有关。

要严格控制仔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维生素丰富的饲料;改善饲养
管理,出生后7天,即应开始使用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在吸乳的同时,让其尽
早适应人工饲料。

所用饲料要求新鲜,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添喂,促进胃肠功能。

病初投服适量缓泻盐类泻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以便排出肠内容物,常
用的抗菌药物也可应用。

对水肿病治疗原则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即抗菌消炎,强心、解毒、利尿。

因缺硒会加剧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应补硒进行辅
助治疗,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兽医科技.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毕可东、宋春阳等. 2000,(5): 35— 36
2.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仔猪水肿病的防治研究进展[J]. 于书敏,宁章勇,刘闻菊等. 2003,20(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