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的效果观察及SAS、SDS评分影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下肢骨折
术后的效果观察及 SAS、 SDS评分影响
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干预下肢骨折病患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疗效及SAS、SDS评分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下肢骨折病患进行临床研究,将84例病患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使用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病患临床疗效及SAS、SDS评分。
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80.95%),经临床治疗后,研究组病患SAS、SDS评分数值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临床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应用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下肢骨折病患,能有效提升病患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全面保障病患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中医情志护理;下肢骨折
下肢骨折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该症状是指病患软骨组织或骨组织受外力作用下,导致非完整性中断现象[1]。
临床上治疗骨伤病患多采用手术治疗,病患经临床治疗后需要较长的康复期,由于自身行动不便等原因,极易导致二次骨折或其他并发症状,因此,术后干预对病患康复极为重要。
我院选取84例下肢骨折病患进行临床研究,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模式,分析出临床治疗有效率及SAS、SDS评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84例下肢骨折病患,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4~44岁,平均年龄(34.03±3.11)岁,研究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5.46±3.45)岁,对比两组病患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病患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给予病患相应的指导与帮助,时刻关注病患临床症状。
研究组病患应用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进行临床干预,穴位按摩:医护人员指导病患取仰卧位,将病患膝盖处放薄垫撑起,取病患下肢足三里、环跳、血海、曲泉等穴位,经揉、按、点等手法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60秒,同时配合掌心对周围组织进行揉按,待病患皮肤温度升高时停止按摩;中医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详细观察病患临床精神状态,并依照病患特点进行语言疏导,通过病患病症相关知识及临床治疗成功率,缓解病患内心紧张、焦虑、抑郁、惶恐等情绪,每日于病患睡前半小时为其播放多媒体、音乐等舒缓类型的资源转移病患注意力。
1.3评价指标
护理人员每日密切关注病患临床生命体征,依照我院自制SAS、SDS评分量表对病患进行检测,得分越低则表示病患内心越健康。
临床护理有效率=(较为有效+十分有效+显著有效)/小组病患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4.0)的统计学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资料时使用均(
±s)表示,应用t,X2检测临床数据;计数资料时使用(%)表示,如果(P<0.05)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患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病患护理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患护理有效率(80.95%),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为两组病患护理有效率对比[n(%),例]
组别n十分
有效
显著
有效
较为
有效
基本
无效
总有
效率
研究组42161510197.6
2
对照组4212139880.9
5
X2值 6.09
78
P值0.01
35
2.2两组病患干预后SAS、SDS评分数值对比
研究组病患SAS、SDS评分数值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临床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2.
表2为两组病患SAS、SDS评分数值对比[(±s),分]
组别n焦虑程度(SAS)致郁程度(SDS)研究
42 2.16±0.47 2.33±0.17
组
42 4.53±1.25 5.31±1.38
对照
组
t值11.501313.8896
P值0.00000.0000 3讨论
骨折多由运动、工作、交通等生活中发生的意外而导致的,骨折症状发生后,病患骨折位置多伴随严重疼痛、淤血、肿胀等表现。
对病患的日常生活质量及内心情绪照成严重影响。
临床治疗骨折症状时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侵入性手术治疗普遍导致病患临床所受创伤较大,病患术后恢复时间缓慢,且期间病患行为不便,极易造成二次骨折,或其影响预后的行为,因此需要辅以合理的干预模式,对病患临床康复期进行有效护理[2]。
研究组病患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护理有效率(80.95%),且经临床护理后研究组病患SAS、SD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干预下肢骨折病患应用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降低病患内心负面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参考文献:
[1]罗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0):189-192.
[2]吴喆.舒适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03):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