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比比眼力同桌互动
1、请你很快说出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学生在计算
前教师应明确要求,同桌注意对查)
第一组:2.5×10= 2.5×100= 2.5×1000=
2.51÷10=
第二组:7.2×10= 0.72÷10= 7.24×100=
0.72÷100=
要求:同桌两人其中一人先说第一组,另一人进行评价;两人互换角色进行
第二组题。
2、计算下面各题。
2 . 4
3 . 6
× 0. 6 × 0. 8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信息: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
乳动物,它
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2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的2.15倍。
1、出问题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1)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多少米?
①列出算式:2.2×2.15=
②学生独立估计每分大约爬行多少米?并说出估计的方法,然后再全班交流
③探索计算方法
a. 独立列竖式计算
b. 小组交流 .重点交流以下内容:
(1)独立计算时遇到的问题(2)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3)竖式的书
写格式
c. 一人板演并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积为什么有三位的小数?
d.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4.73米
(2) 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式:2 .2×60=
2、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进行交流。
3、独立列竖式计算,同时一人板演。
4、由学生评价,并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检查得数是否在估计的范围内,得出:三趾蛞蝓在地面上
每时大约爬行132米。
3.从以上未解决的问题中选择一个用小数乘法解决的问题,并列竖式计算出来。
三、巩固提高总结反思
1.课本47页练一练
第2题时教师明确,老师的书是空白的,但老师能一下说出应填的符号,你能不能?如果不能让学生先计算填入,然后发现有没有规律可循,谁能和老师较量一下。
学生上台拿教师书进行展示,发现学生有很多错,还没有找到规律。
这时教师进行展示,学生都惊讶不已,直瞪瞪的期待老师的揭密。
这时,我说:“这就像刘谦的魔术,是有方法的,而我使用的可不是障眼法。
”这时再给学生讲解就不用费尽整纪
律,呵斥认真听了。
2、第3-5题练习。
教学反思: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的教学过程中,将情境与体验结合起来,特别注重学生的入情入境,亲自尝试,强调学生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感悟小数乘法的意义、估算及计算方法。
其次学生独立尝试小数乘法
的估算,从估算到计算,让学生独立体验了整个探索过程,从而以学生的主体行为实践了整个学习活动。
从师生交流活动中体现了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获得了大丰收。